新浪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汇率不是贸易顺差扩大的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 10:51 21世纪经济报道

  虽然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的贸易顺差高达146.1亿美元,创造了新的记录,但8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却大跌203个基点,报1美元兑7.9928元人民币,创下单日最大波幅。在贸易顺差创记录之后,人民币却大幅贬值——显示央行向市场传递了明确信号,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会逐渐增强,但不会为平衡贸易的目标而单向升值。

  当贸易顺差逐月扩大、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声音自然就越强烈。不过,央行已经在近日的《二○○六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清楚地表明:通过扩大消费需求、降低储蓄率等多种途径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而不是单纯依靠汇率升值来实现。汇率浮动只是平衡贸易的手段之一,其他途径同样重要。

  主张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其言下之意是刚性的

人民币汇率妨碍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调整,致使出口因为低价而大增,进口增长却因为高价而减速。增强弹性当然是汇率改革的目标,但是,在汇率弹性不足的情况下,进出口贸易就不能有弹性地调整吗?实际上,即使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贸易仍然具有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一国贸易顺差增大时,经济增长比较快,对国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进口的增长会使贸易趋于平衡;另外,顺差使外汇增加,央行为维持汇率而大量购买外汇,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信贷扩张,通货膨胀于是形成,名义汇率虽然不变,但实际汇率上升,起到抑制出口、扩大进口的作用。这是基本的经济学理论。不过,在平衡贸易方面,浮动汇率制并不必然优于固定汇率制。因此,中国不能单纯为平衡贸易而进行汇率改革。

  现实中,上述两种贸易平衡过程都没有完整地在中国发生。首先,顺差增加没有立即带来进口的增长:因为净出口的贡献,中国GDP近年经历了10%左右的高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也大幅增长,但进口的增长率却在2005年有所下降。有一种意见认为,2005年中国进口增长率下降,是因为宏观调控压缩投资,导致对外需求减少。但实际情况却是,200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达25.7%,宏观调控并没有使投资压缩。其次,外汇占款增加也没有造成通货膨胀:因为外汇占款的增加,造成流动性过剩,信贷迅速扩张,但并没有形成高通胀的局面,实际汇率没有上升。

  以上两个平衡贸易的过程在现实中没有能够完整地发生,这就说明汇率调整也难以起到平衡贸易的作用,所以,汇率政策并不是贸易顺差扩大的主要原因。那么,贸易顺差为什么会持续扩大呢?在2005年之前,贸易顺差并不是特别惊人,2005年经历了超常规的增长,比上年增长217.4%,使得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1018.8亿美元。而2005年顺差大增的原因是进口增长率大幅下降,从2004年的36%减少为17.6%。分析主要进口商品在2005年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导致当年进口大幅下降的两个原因。

  一是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涨,导致这类商品的进口增长率较2004年大幅下降,比如原油、铁矿砂、铜材等。二是国内的一些产品形成了进口替代,比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汽车零件等,这是因为国内的生产水平提高,能够起到替代作用;而且,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外资直接将工厂建在中国,部分行业减少了进口。从进口的金额看,第二个是主要原因并且它是长期性的,第一个原因则有重要而短期的影响,它使2005年贸易顺差的增加变得异常突出。

人民币升值可以部分抵消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但不能改变某些产业中进口替代的趋势,因此不能从根本上缩小贸易顺差。

  2005年进口需求增长率下降,主要原因是部分产业进口替代,而不是宏观调控压缩了投资。进口替代是一种结构性的转变,它既然发生,那么贸易顺差就会维持在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不能指望它会缩小到以前的水平;当然,结构转变趋于完成之后,出口和进口的增长都将比较平稳,贸易顺差也不会再像2005年那样出现超常规的增长。所以,我们需要适应每年顺差高达1000多亿美元的局面,以此为前提规划

外汇储备以及货币政策,而不是通过政策使顺差再缩减为几百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