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关注我国铁矿石谈判 > 正文
 

深圳商报:争夺国际定价权是一场必打的大硬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11:00 深圳商报

  “贸易大国”不应是“价格侏儒”。获取铁矿石的国际定价权,中国企业又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眼下的青岛,45家国内钢铁企业抱团应对世界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尽管2006年度的最终价格要到明年春季才会尘埃落定,但中国企业的“叫板”无疑会影响未来的价格。毕竟,在国外企业一锤定音的定价体系中,已经出现不容小视的中国力量。中国企业努力尝试着运
用“市场牌”,来获得应有的定价话语权,这是一场必打的硬仗。

  谈判桌的对面是巴西的淡水河谷、

澳大利亚的力拓以及必和必拓公司,他们控制了全世界80%的
铁矿石
生产量。尽管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采购国,有着世界“吸铁石”之称的中国企业并不是底气十足。在今年4月的2005年度价格谈判中,随着日本“轻易”签下上涨71.5%的长期合同,中国钢铁企业无奈地咽下了苦果。

  是大买家,是大卖家,第三大贸易大国的中国却不是大赢家。

  被动的价格接受者,中国企业处境难堪。铁矿石如此,石油、铜、大豆等等都是如此。“中国要买什么,什么就涨”,这种现象一直在国际市场反复上演。中国已是全球的加工生产中心,获得了生产的主导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贸易的主导权。究其根本,只能说我们已经拥有获取资源的全球视野,但我们并不具备强大的获取能力。

  缺少定价权,我们为“买”不得不多付钱;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同样在“卖”上面屡屡出现“肥水外流”。

  稀土便是最好的例子。“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说了很多年。石油眼下成了“黑金”,稀土却只卖了个“土”价钱。2004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量是1990年的9倍,而平均价格却是降幅高达46%。要知道,17种金属元素统称的稀土可是

航天飞机的原材料。我们还可以举出珍珠。中国淡水珍珠年产量占全球95%,收入却不足10%。经营主体过多,争相低价竞销,其实是中国企业的内耗让定价权从手中流走。

  无论是买还是卖,资源集中的一方都掌握着定价的主动权,高度分散的一方只能被动地接受。在国际贸易的大舞台上,中国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就铁矿石定价而言,我们可以说中国企业在进步,抱团肯定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市场牌”的威力。此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经出面组织,钢铁企业不仅达成了“四季度减产5%”等共识,而且还有意识地增加印度铁矿石的进口,以此增强在谈判桌上的砝码。

  对外开放必须两条腿走路,外贸有进有出,投资也要有进有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铁矿石而言,日本企业就给我们上了一课。前来谈判的是三大巨头,但他们身上都带着日资色彩。几乎所有澳大利亚铁矿都有日本企业参与开采,巴西的主要铁矿同样如此。正是这种全球战略投资,铁矿石涨价对日本企业的影响并不太,因为矿山的投资回报已经实现弥补。

  作者:本报评论员 钱飞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