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要向大寨学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00:38 金时网·金融时报

  李力

  中国人对于大寨的记忆实在是太丰富了。大寨的知名度高过中国任何一个自然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村在陈永贵等同志带领下,劈山造田,向荒山野岭要粮,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创造奇迹,成为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而今,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大寨又提早迈入小康的行列:连续几年经济总收入突破亿元,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寨始终吸引着全国人民的目光。“全国文明建设先进村”、“红色旅游基地”等众多称号,使大寨依然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

  要向大寨学什么?综观大寨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从金融业的角度,我认为,大寨村的做法有三个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是以优势求发展。大寨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大寨人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特点,进行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特色旅游,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以优势求发展的战略对于我国银行业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目前,银行产品趋同化问题十分突出,千篇一律的产品对于客户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如果各家金融机构都能多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结合自身优势开发特色产品进行业务创新,必能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姿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大寨村紧紧把握国家推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和政策倾斜,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开发“大寨”系列产品,赢得了市场,创造了效益。而即将到来的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对于银行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家银行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适时适当地调整经营战略,抓紧锻炼队伍,尽快提高员工素质,在开放时限到来前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以最佳面目迎接挑战。

  三是面向未来,谋求长远发展。过去,大寨为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开山造田、砍树种粮。今日大寨,本着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积极建设绿色大寨。这种做法是以牺牲眼前利益为代价的,而未来发展的确需要有这种长远的发展眼光。金融业莫不如此。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股份制改造,无论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还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均意在长远,着眼点在于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

  说到底,大寨精神都不过时。大寨的过去和现在体现为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