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MBO与国企改革 > 正文
 

体制与环境截然不同 国企引高管不能仅靠市场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11:54 上海国资

  本刊实习记者 杜昕

  导语:国企与民企、外企在体制、运作上的诸多不同,预示着其人才市场化进程存在不可避免的磨合过程

  近年来,国企面向海内外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频率与力度加大,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
得以凸显,因此,我国国企人才市场化问题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加以观察和探索。

  上海英特杰高级人才顾问有限公司资深猎头党新华在接受本刊记者访问时,就此发表了他的一些看法。

  人才为何不敢去国企

  从一名职业猎头的角度看,党新华认为,很多外企、民营的高级管理人才确实在考虑中国国企的机会,但他们普遍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不敢在现阶段轻易尝试。

  “从表象上看,主要是薪酬问题,但如果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分析,其根本症结还是在体制上,也就是国企能否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一个市场化的环境。”

  外部人才进入国企并不困难,但由于国企在机制上与民企、外企有很大不同,所以外来人才面临着能否“存活”的问题。尤其是外籍高级管理人才,他们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成熟起来,此时如果要进入中国国企,不可能不慎重考虑让自己施展能力的舞台有多大,这个舞台有没有最大可能地接近市场化的运作体制。

  党新华指出,这里谈到的国企体制改变,主要是指组织结构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应该是从业务的角度出发,而非采用行政机构的思路。“但是,现在国企套用过去政府机构架构的现象非常普遍,”党新华说,“要市场化,就必须按市场运作的规律办事。”

  组织结构调整后,内部如何运行,会计帐务是否符合国际标准,怎样继续走市场化道路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高级外籍人才考虑的因素。如果国企还是老一套体制,他们是不愿意冒这个风险的。

  “实际上国资委这方面的要求很多,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国资委在选人时要对职工负责,首先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但部分国企还没有转变思想观念,也就没能很好地贯彻这些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党新华的建议是既要看现象,也要看本质;既要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也要配备市场化的薪酬。做到这两点,才有可能真正将外来人才吸引到国企。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

  开开实业原总经理携款潜逃

  《上海国资》2005封面秀

  《上海国资》封面系列文章:

  张晨是谁?

  求贤亦需防狼 开开事件本是不该发生的故事

  求解开开现象

  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 国企高管是培养还是引进

  职业经理人短缺成为发展瓶颈 国企改革难解之痒

  大型国企全球招聘第一人贝希伦履新的这一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企高管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