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友: 丛斌
中国股市现在怎么了?一提国有股减持,股市就暴跌,大盘跌了约40%,整个股市跌去了大约1.5万亿元市值,身边很多普通股民的资金已经只剩下原来投资的一半了,有的只剩下原来投资的30%——40%了,可是还是没有止跌。国有股减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从某个角度看,股市和社会保障基金其实就像同一个父母的两个孩子,社会保障基 金的孩子要奶喝,现在的问题是股市里的孩子也快饿疯了、要断气了,国家还指望孩子们刺激内需,刺激消费呢,现在有能力消费的孩子也倒下了,父母该怎么办?
现在最应该谈的问题该是如何挽救中国股市了!!!(有相同想法的,请与congbinwhy@263.net联系)
首要的当然是看看问题出在那里?很显然,国有股减持是要现在持有流通股股民做出一定牺牲的,谁也不想掏钱做牺牲,所以股市就陷入了为逃避牺牲的不断抛售的恶性循环。为什么非要减持国有股呢?为了填补社会保障基金的1000多亿的亏空,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减持国有股,却使股市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缩水了1.5万亿元市值,谁都能看出来,这绝不是一笔好的交换。
我认为国有股减持是违反市场经济基本交易规律的,如果没有违反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市场是不会进行报复的。
市场经济的基本交易规律是等价交换。近几年,专家们在解释中国股市的高市赢率时,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有道理,但几乎没有人在当时就把股市的高市赢率与占总股本2/3的非流通股联系起来,这两者有没有联系呢?我想在国有股减持的让股民心惊肉跳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原来股市的高市赢率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现有的流通股数量少,只占总股本的1/3。举个例子,一家企业总股本3亿,流通股本1亿,每股收益0.4元,市场上的平均每次申购资金1000亿,按照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理,当只上市1亿流通股本时,股民们愿意付的申购价格是10元,发行市赢率是25倍,上市企业由此得到了每股9元的溢价,可以实现筹资9亿元。而如果3亿股本一次性全部上市时,由于申购资金还是1000亿不变,而股票供给量较原来增大了3倍,按照等价交换的基本规律,股民们愿意付的申购价格就不会超过4元了,发行市赢率降为10倍,上市企业最多能得到每股3元的溢价,最多筹资也是9亿元。
所以从等价交换原理与市场上某一时间点资金供给量固定不变的两个前提看,发行1亿股的市赢率等于发行3亿股的市赢率大约3倍,发行1亿股所能筹集的资金与发行3亿股所能筹集的资金大约相同,都为9亿元。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只上市流通股是股市高市赢率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高市赢率反过来又导致了发行价过高,从而只发行1亿股的流通股就能筹到在同样资金供给下3亿总股本上市才能筹到的9亿元资金。所以,从这个论证可以看出,在市场等价交换条件下,虽然只上市了流通股,筹资总量和全部股本上市能实现的筹资总量却不会出现多少差别。
那么,剩下的2亿元的非流通股是否还有价值呢?当然有,只不过提前变现了,即:在发行1亿元流通股时,由于当时股票的供给远小于购买需求,2亿元的非流通股尽管没有上市,却提前实现了看不见的变现。而能够提前变现的全部前提就是,购买股票者都预期国有股或法人股在国有企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为了达到控股的目的永远不会被上市交易,如果没有这种市场预期的存在,流通股的发行是不可能取得如此高的发行价和高市赢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非流通股其实早就通过高市赢率的发行隐性上市了,所以,当今天重新研究国有股减持时,人们没有认为股票的总股本没有发生变化就等同于股票的总供给没有增加,相反,人们的预期是股票的供给量在每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实实在在的扩大了3倍,于是,股票原来的市赢率显然是太高了,如果非流通股全部上市的话,市赢率必然要降低为现在市赢率的1/3,基于这种预期,股市开始了谁也不愿看到的暴跌。这决不只是某些专家所说的挤泡末,那是表面现象,这在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起作用。说白了,市场在面临要为已经提前隐蔽性“付过一次费”的国有股重复付费时,即对国有股进行二次收费时,这种恐慌就会变成暴跌。
我不敢想象真要违背市场经济基本规律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重后果,我想请问吴敬琏先生,您作为呼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是否想到了国有股减持本身就可能违背了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了呢?您认为我以上的分析是否有道理呢?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