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加息后的房贷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07:25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为了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今年以来,央行三次提高了存贷款基准利率。虽然每次加息幅度都不大,但累积起来,也使贷款购房者的还款压力有所增加。这些“房贷族”的真实生活状态究竟如何?他们有哪些得失体会、经验建议?该怎样积极应对不断增加的还款压力?本报今天刊登一组报道,希望有关方面都来关心这些“房贷族”,也希望“房贷族”平和心态、积极面对 ——编 者 与其叹息,不如出击 本报记者 谢卫群 一年内几次加息,贷款买房的人们慌不慌? “着急有啥用呢?只有想办法让现有的钱增加收益才是最好的出路。”这是记者在上海采访,听到的最多的回答。 盘活现有资金,化解还款压力 在上海镇宁路上的一家中国银行网点,记者采访了市民黄先生。“你看这大厅,本以为加息后会有很多人来转存,可人并不多。”他总结说:“靠利息生钱或保值不现实,必须找更好的理财之道,来消化因为贷款利息上升而增加的还款压力。” 黄先生是一位律师,两年半前,在上海市中心买了一套房子,贷款100多万元。他告诉记者,当时贷20年期,每月还6000多元,觉得可以负担。可此后连续几次加息,让他感觉到了压力。前几次加息后,他把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还了一部分贷款。此次加息,他太太又催促“快还快还”。他倒是不急:“进行投资,不是会有更多的回报吗?” 于是,他把手中的30多万元买成了基金,两个月下来,净赚4万多元,收入不菲。“比起存款,收益已相当不错。如果当初都还贷了,就不可能让钱生出这么多的钱。”他对自己的决定挺满意。 多种渠道理财,追求更稳定的收益 说到加息,李女士不以为然,而且笑道:“这能加多少钱?” 身为保险经纪人的李女士也在想方设法使钱增值。不过,与黄先生不同,她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选择了多种理财途径。 她的房贷不多,所以不急着提前还清,而是按照合同一直每月付3000多元。虽然几次加息成本有所增加,但她胸有成竹:一部分钱存入了银行,用她的话说“这是留着应急用的,不是靠它增值的,多点少点利息并不要紧”;另一部分钱,她用来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它的收益率比银行的利息更高;还有一部分钱,她用来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有的还是QDII产品,“这纯粹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她解释道。 以房养贷,买房出租添资产 一些刚工作不久、收入不高、积蓄不多的青年白领也有应对加息的办法。 小高进入上海一家展览公司工作才3年,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一直在上海租房住。房价一天天上涨,他和家人越来越担心今后在上海买不起房,于是,父母替他首付,自己贷款几十万,在市中心买了一套二手房。 不过,小高自己并没有入住,而是出租出去。“这套房子在市中心,每月可租3000元左右,足以还每月的贷款,我还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每月只付1000多元。我什么也没改变,却多了一套自己的产权房,而且这套房子还不断升值。几年后,我结婚时可以重新装修一下,当作新房也很合算啊。”他笑着说。 巧用土地差价,让资本升值 何小姐的应对之策与小高相似,只是采用了相反的方向——由市中心到郊区。 几年前,她在市中心买了一套70多平米的房子,结婚生孩子之后,觉得房子不够住,又在上海与江苏交界的郊区,买了一套面积更大的。“现在孩子读书,不能去住,但那套房子只要40多万元,首付了一部分,每月只需还贷1000多元。”她介绍。 简单装修后,何小姐把那套郊外的房子出租,“房租与月还贷额相当,基本没有负担。我还与银行签订了固定利率贷款,即使再加息,风险也是银行担着。”她说等孩子大了,全家再住到郊区,然后把城里的房子出租或出售,变现后添点钱在城里买套更大的。 何小姐感叹:“只要能让现有的钱不断增值,加息对大家就不构成负担;如果不理财不投资,即使不加息也有风险。” 家的感觉有点贵 本报记者 陆娅楠 从此,饭局泡吧逃跑,逛街旅游取消,最怕朋友说要结婚,因为要掏红包 在不断加息时贷款买房是否划算,还贷会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初次置业应考虑这些 7月20日,央行宣布加息,贷款利率达到了7.38%。周一,小袁刚走进办公室就被同事调侃:“大富翁,又一个0.27耶!” 小袁嘿嘿一笑,“没事儿,没事儿。”这是贷款基准利率年内第三次上调,小袁早已没有了年初刚听说加息时的紧张劲儿。“债多了不愁吧!” 去年博士毕业后,28岁的小袁在北京一家IT企业工作。和女友交往了7年,小袁很想给她一个安定舒适的家,然后再把安徽老家的父母也接到北京来安度晚年。于是,去年10月,他选中了东四环路与广渠路交界处的沿海赛洛城。 “这套89平米的房子是精装修,每平米9200元。” 小袁的月薪4000多元,对于房价而言,可谓杯水车薪,但快速攀升的房价还是迫使他决定尽快贷款买房,“现在这周围的房价都将近1.2万元了,还不见得买得着呢!” 同事得知他买了新房,把他的外号从“青年才俊”改为“豪宅富翁”。小袁心知肚明:“哪是大富翁啊,我是刚出校门就负债的‘大负翁’!”房子总价约81万,父母帮他掏了16万的首付,小袁则在银行办了25年的按揭贷款,“我是等额本息还款,每月还款4100多元,一共要还银行124万,名符其实的‘百万负翁’。” 从此,小袁和女友的日子开始“改头换面”:饭局泡吧逃跑,逛街旅游取消,最怕朋友打电话说要结婚,因为要掏红包。“我们俩月收入7000多元,除去还贷、生活费和给父母的钱,每月仅剩几百元,”小袁的女友颇感无奈,“这做‘房奴’的日子还有20多年,看到女同事又买新衣服的时候,心里可痒痒啦!好在我们年轻人提薪很快,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 8月8日,央行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全国商业性购房贷款余额2.6 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比1月末和一季度末分别提高4.8个和4.6个百分点,呈逐月加快的趋势。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小袁在不断加入“房贷族”大军。 也有一些人,主动放弃了“供楼”的梦想,比如小袁的朋友曹宁夫妇。 曹宁夫妇俩2005年初在北京东四环的国美第一城买了一套130多平米的房子,首付20万元,贷款50多万元,分20年还清。“当时每个月还3600多元,谁想到贷款后,一下子加了6次息。”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的小曹,账算得很明白,“一开始每个月多交几十元,现在每月多交近300元。加息就像温水煮青蛙,我可耗不过银行!” 今年6月,曹宁夫妇的房子已经从当初的5000多元/平米涨到了8000多元/平米,小曹索性把房子卖了,自己还挣了近10万元。“我们收入并不低,但还是觉得初次置业应当考虑全面一些,比如在不断加息时贷款买房是否划算,还贷会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等等。租房子住的感觉也不错,比当‘房奴’幸福多了!” 1997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200亿元,到今年初,这一数字已经增加了近百倍。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这条红线,不但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而且有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小袁笑称自己是半个“啃老族”。“二老掏首付的时候,我心里特别难受,这是他们苦了一辈子攒的钱,本该用来安享晚年的。”小袁朋友中买房的人都是依靠父母掏的首付,有的人连还贷也向父母伸手,有的人家还会为了房子发生口角。“买了‘豪宅’,成了‘负翁’。我、女友,还有爸妈,我们都把青春献给了这房子了,这有家的感觉还真是有点贵呢!” 加息后巧选房贷 直客式房贷 个人先找银行贷款然后再去买房。不用经过开发商担保,贷款额度、占总房款比例、期限及还款方式等,都可根据购房者的需求决定。目前,中行、建行、民生银行都已推出了这项业务。 固定利率房贷 在贷款期限内,不论银行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按照合同签订的固定利率支付利息,不因利率变化而改变还款数额。建行、招行、农行、光大银行都已推出这项业务。 入住还款法 客户在办理一手房住房贷款业务时可与银行约定一个时间段仅偿还贷款利息,无需偿还贷款本金,约定期满后再开始采用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可有效降低购房者交房初期的经济压力。 充分用公积金贷款 据理财师计算,利率调整后,以10年期15万元的房贷为例,公积金房贷每月比商业房贷少交98.63元。如果是20万元20年按揭贷款,使用公积金贷款会比商业贷款节省3万多元的利息支出。 等额本金更划算 理财专家提醒,在不断加息的情况下,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比等额本息更划算。一笔10年期的20万元贷款,以目前最新优惠利率6.273%计算,采用等额本息还款,10年支付的利息总额为69751元。而采用等额本金方式,10年可节省5000多元。 房贷新品有哪些 气球贷 深圳发展银行推出,现有3年、5年和10年期三种还款期限设置,允许留下一部分本金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性归还,只有部分本金在贷款期限内分期偿还。 分段贷 北京银行推出,借款人可以根据家庭收入的变化情况,分阶段调整月供,增加月供则减少利息支出。 “随借随还”贷 招商银行推出,有综合理财功能,急需用钱时可通过招行网上银行或电话银行把已还贷款再借出来解决燃眉之急,而贷款利率还可按房贷合同签订时的利率执行。 “房贷还款假日计划” 农业银行推出,贷款人可为自己的房贷还款放个假。就是在约定假期内(单次假期最长为24个月),借款人只需按期支付贷款利息,而暂时不用归还贷款本金,等假日结束之后再按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归还贷款本息。 “固定+浮动”贷 光大银行推出,贷款人可以自由选择前几年使用固定利率,后多少年选择浮动利率。 (甄 多) 相关报道: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