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学不能只有财富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03: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财经新闻图片 

    ⊙胡晓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所

  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西部考察偶记

  近日,笔者参加了在甘肃、青海等边远、贫困地区为期一周的调研。当我亲眼目睹了那些在书斋里根本无法想象的恶劣生存环境,面对面接触那些依旧固守在贫瘠故土而努力拼搏的人群时,触动心灵的感动、超越预期的震撼和令人振奋的鼓舞时不时涌上心头。其实,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成人而言,或许早已习惯并接受了恶劣的生态和贫困的生活环境。但当我们看到那些天真的孩童时,一种难以表达的复杂感情便油然而生。我们都知道,儿童是未来的希望,但他们的前途却因为贫困而显得渺茫。生态贫困加剧了经济贫困,经济贫困导致了教育的贫困,教育的贫困引发了观念的贫困,进而加剧了经济的贫困。我们无法去揣度他们的贫困程度到底有多深,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如何切实地使大多数贫困人群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贫穷似乎总是与痛苦密切联系在一起。正如一句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广为流传的流行语说的那样,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别没钱。从传统的经济学角度来看,这句流行语所表达的观点是具有合理性的。因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快乐就是效用的满足程度,而达成效用满足的手段只能是货币。此时,谁拥有足够的货币数量,谁就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这就是快乐。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种经济学的观点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推断。

  当我们从理论的世界返回到现实的世界时,尤其是当我们去切身感受那些西部地区贫困群体的生活态度时,我们对穷人也会有快乐的认知是最深切的。当你亲眼目睹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因为小小的收获而开怀大笑时,当你为他们恶劣的生存状态感慨可他们却处置坦然时,或许才会明白快乐的真谛。原来它并不代表着物质的丰足程度,而更多体现为一种精神的愉悦,一种勇于拼搏、努力奋斗的生活态度。

  在甘肃靖远县附近一个山区的小村中,连续6年的干旱并没有压垮那里的村民,他们依旧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与自然生态抗争着。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我们的印象里,村里的孩子们非常懂事。在一户农家中,看到我们的到来,腼腆而早熟的小女孩默默地敲打着桑树树枝,颗颗撒落的桑葚恐怕是她所能够招待我们的最好礼物吧。据当地人介绍,这个家庭是村里生活最为困难的一户,但这家的父亲却通过常年在外打工顽强支撑子女们的学业,而且这家的大儿子在今年高考中考出了优异成绩。看着那位因多年操劳而外貌远远超出实际年龄的母亲,目睹因刻苦努力而高度近视的大儿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种精神,一种犹如松柏那样顽强不屈的坚韧精神。

  如果说,那种恶劣生态环境和贫穷的生存状态给人一种震撼的话,那么,听他们诉说人与自然、与命运顽强的抗争就是一种感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那里还看到了令人振奋的希望。在那个贫瘠的山村中,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环境何其恶劣,但他们却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果敢的勇气切实地在为老百姓办实事。那些自费兴办义学的老师们,即使得不到任何的官方资助,即使收入微乎其微,仍然坚守着用自己的双手为山里的孩子擎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恐怕那里的就学环境几乎没有哪一点能让人满意,或许那里的老师也不如大都市中的老师那样专业,但你不能不承认,他们是我们社会中最令人感动和值得尊敬的群体之一。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爱、生命和欢笑在告诉孩子们: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奋斗的精神!正是在多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看到了那些失学儿童和贫穷家长发自内心的欢笑,他们的快乐并不是因为得到了钱和物的资助,而是因为看到了希望。

  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或许会毫无避讳地说:他们穷是因为观念太落后,谁叫他们不迁移出去呢?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也并不需要所有的现象和事物都非要探究出其原因的,原因的探询无非在为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找到一个说法。正是原因挖掘的太多,所以令人感动的东西就太少了,似乎很多责任和义务就与己无关了。正是立足在这一基点之上,我认为新古典经济学那种全面剔除伦理、道德、哲学,却把物理和数学原理拉到经济学原理中的做法是令人生厌的,缺乏伦理、道德、哲学内涵的经济学,其实就等同于失去了应有的根基。

  当财富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时,我们不总感觉是否还缺少点什么吗?对,那就是感恩的心,心怀济世的利他心。当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我们还在为生活琐事而纠缠不休时,还在为工作中的烦恼而忿忿不平之时,是不是该时时静下来想想:就在我们身边,还有着一大批人身处逆境却正乐观地为生存而奋斗着。或许我们无力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但我们却应该用我们的心和灵魂去感知他们的快乐与痛苦。

  笔者坚信:数目庞大的弱势群体在新一轮的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发展理念中必将分享到更多的机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