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投资 > 正文
 

理财产品营销大摆迷魂阵 专家揭密背后的真相(7)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8:23 《理财周刊》

  令人心动的承诺

  委托理财好象总是和诱人的收益率联系在一起。

  顾立明就在自己小区隔壁的银行里遇到了委托理财的“推销员”。这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是银行的常客,时间久了也就和银行的职员混了个脸熟。某天,顾立明刚进银行,便被
理财柜台的职员拉到一边。“有个很好的产品,收益率一年7%,你要不要。”银行职员的声音很低,不过对顾立明而言却显得格外动听。这位工作人员推荐的委托理财产品由某证券公司发行。他是这么告诉顾立明的,如果买10万元该委托理财产品,10万元将全部用来购买国债。购买者可以立即收到提前支付的收益4000元--先让你尝点甜头,一年期满之后,证券公司将按照10.3万元的价格回购国债,这样算起来,收益率就是一年7%。顾立明顿觉机会来临,立即买了20万元的委托理财,而且先期拿到了8000元的收益。

  高收益背后藏玄机

  可是,如何能达到如此高的收益却是一个问号。

  就拿顾立明买下的委托理财为例,年收益如何能达到7%呢?在某个介绍项目的网站上,记者看到此类委托理财的内容介绍。“资金方在券商处开立保证金账户(不开通证券交易功能)。然后资金方转入理财资金,券商支付贴息款给资金方,当天完成交割。资金方在收到贴息款后,写一份承诺书交给券商,承诺一年内不提前支取保证金。一年到期日,资金方从保证金账户转走本金,交易结束。年收益率7%到10%。”

  而对于此类委托理财的安全性,其中是这样描述的,“根据证券法,券商不得挪用客户保证金,券商破产,客户保证金由人民银行保证兑付。发生任何纠纷券商都承担到期还回本金的责任。券商有两种方式获取收益,一是悄悄挪用账户保证金,二是利用所有保证金头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可以这样推理,如果要得到7%到10%的收益率,光靠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券商必然会挪用账户保证金用作炒股或者其他投资。而券商之所以能保证资金安全性,其潜台词就是说,即使券商挪用保证金的事情败露,券商破产,人民银行还是会保证兑付客户保证金,所以投资者的投资是安全的。

  触目惊心!明知挪用保证金违规而暗中为之,此其一。其二,关于人民银行兑付客户保证金也属歪曲事实。保证金赔付制度有明文规定,关于委托理财的账户资金只能打折赔付,非全额赔付,而且在未来投资者保护制度建立完善之后,人民银行将不再赔付保证金。--这就是漂亮的推销说辞背后的实质,但是推销员绝对不会愚蠢到老老实实告诉你其中的玄机。倘若你明察秋毫,你还敢买吗?

  手法升级 吊人胃口

  和顾立明比起来,王老伯遇到的推销员更是“巧舌如簧”。这位某证券公司的推销员打电话给王老伯,“我们这里有一个委托理财产品,年收益率达到19%,你要不要?”19%?难道是听错了?现在的股市行情竟然能有19%的理财产品令王老伯觉得不可思议。稍有金融知识的王老伯再三追问19%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这位推销员解释说,买了股票的话大盘一年会下跌15%,该理财产品的绝对收益率能达到4%,所以实际的年收益率是19%。照此说法,如果什么都不买,岂不是能坐享其成15%的收益率了?

  委托理财一直处于政策法规的灰色地带。“委托理财在标准的制定和监管上存在不少盲区,这也直接造成这个市场相对而言比较混乱的格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正因为此,各类营销术也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登场了。最简单的“钓鱼”方法就是极力夸大高收益的可靠性,口头承诺保底。而事实上这个“底”不过是完弄数字游戏罢了。

  “火眼金睛”小贴士:

  任何保底承诺不仅违规,而且不可信。

  没有写进合同的任何动人的许诺都是空话。到了不能兑现时,谁也不会承认曾经有过这样的许诺。

  只要掌握足够的理财知识,你的投资完全可以比“专家”更成功,因此不必迷信他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理财产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