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袜子到石化 恒逸的“逆袭”很励志

从袜子到石化 恒逸的“逆袭”很励志
2018年11月09日 01:20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孙森林

  历数恒逸的发展史,你会发现,这是一部励志片。

  1974年,恒逸集团的前身——萧山县衙前公社针织厂成立。当时,厂里最大的资产是杭州袜厂赠送的几台手工袜机。

  1991年,素有“扭亏厂长”之称的邱建林出任厂长。当年,公司总资产260万元,其中200万元是银行贷款,净资产只有60万元。

  1994年,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浙江首批省级企业集团。

  1996年,恒逸集团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规划”。自此,恒逸开始了“开挂”般的发展。

  2011年,恒逸石化实现借壳上市,踏进资本市场。

  从纺织进入化纤行业,再进入石化行业,最后进军最上游的炼油行业,恒逸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向上游发展,走了一条“逆袭”之路。

  邱建林回忆起恒逸石化的发展之路,有几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令他难忘。

  一是在1992年至1993年间,受邓小平“南巡讲话”鼓舞,浙江大有“全民经商”之势,经济活力迅速提高,政府政策也大幅放松,恒逸抓住这个机会,大胆拓展经营领域,由纺织行业进入化纤行业。二是1997年,恒逸进行企业改制,管理层持股,有了经营和投资决策自主权,生产力大幅解放。三是2001年,借中国加入世贸(WTO)的大好机会,恒逸继续往化纤上游走,产值实现了10亿元大关到百亿元大关的突破。

  “逆袭”完成之后,恒逸石化未来的想象空间在哪?

  一是均衡的产业链布局。恒逸产业链向上走的同时,没有忽略原有产业的发展,采取的是一种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均衡布局的策略。恒逸石化以“涤纶+锦纶”为核心业务,以石化金融、石化贸易为成长业务,以化纤产业大数据、智能制造为新兴业务,形成了“石化+”的闭环产业链。由于具有较长的产业链,且布局均衡,恒逸石化具有较好熨平行业周期的能力,保证了经营的稳定性。

  二是海外项目或将再造一个恒逸石化。文莱大摩拉岛(PMB)炼化项目,是恒逸石化未来的最大看点。这个项目总投资34.5亿美元,设计产能800万吨,是文莱迄今最大的实业投资,也是中国第一批“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目前一期工程进展顺利,二期工程的规划也已启动。项目投产后,恒逸整个产业链将完全打通。这个项目,不仅保障了中下游原料的供应,也有利于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对恒逸来说意义重大。

  三是人才激励政策到位,管理团队干劲十足。邱建林是恒逸最大的功臣,也是绝对的精神领袖,但他坚决主张干部年青化、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为了淡化个人风格,他辞去了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职务,只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在上市公司层面,自2015年起,恒逸石化累计实施了两期股权激励计划和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凝聚力大大增强,一大批专业人才被吸引到了恒逸。有这样一群优秀的人助力,恒逸石化“稳了”。

责任编辑:吴化章

石化 恒逸 恒逸石化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贝通信 603220 7.85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3.34
  • 10-31 迈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