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宏观因素不明引发基金撤离 撼动工业品牛市氛围(4)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 09:32 首创期货
图13:上海华通现铜价格及升贴水变动
4、中国因素:第四季度市场期冀中国进口需求的回复 首先,第四季度中国调控政策将逐步显露效果,宏观气氛仍将压制市场。 4月中旬,因中国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在GDP增长率、货币供应、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都显现了过热的气氛,政府继而展开了一系列密集的政策调控,并将抑制货币信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作为重点。货币供应方面,继4月28日调节贷款基准利率、5、6月份两次发行央行定向票据以来,第二季度整体经济走向并未出现明显放缓,投资过热仍然严重。据统计,中国二季度GDP增长率高达11.3%,为12年以来最快的官方增长数据。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第三季度政府采取了更为有力的调控措施。7月5日,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8月15日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8月19日,央行又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6.12%;并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2.52%。如此密度的利率上调充分显示了政府抑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货币借贷过热的决心。政府还将有可能针对经济“降温”的效果,酝酿新的、更为具体的行业管制措施。 目前来看,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低于分析师预估的16.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5%,虽然该值仍处于偏快增长的区间,但相较于1-8月累计增长29.1%的速度来说,7、8月的增长速度已经出现放缓。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款利率以及两次上调准备金率所带来的政策效果还将继续显现。 尽管从基数上看今年1-8月累计的巨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仍将在一段时间里对需求起到支撑作用。从长期看,笔者也对此番调控持乐观态度,认为其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向好注入更大的能量而不是对经济增长构成致命威胁。发改委在报告中也指出,今年GDP增长率将有望达到10.2%,这与IMF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对中国经济持两位数增长做出的良好预期相吻合。但紧缩效应的逐步显现将减缓中国对大宗工业品以及基本金属需求的增长率。因此,中期来看,今年力度紧凑的调控政策,以及面对经济过热还将采取的一系列新政策,将可能对基本金属价格产生压制。反应在市场人气上,虽然紧缩氛围在国内充斥较久,投资者们在心理上也对调控力度抱有承受预期,但市场仍将对宏观环境的变化保持较高的敏锐度。 图14: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图15: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率
其次,中国铜产量继续维持高位增长,精铜进口依旧低迷,表观消费增长迟滞。 整体来看,中国第三季度的铜供应形势依然延续了“高产量,低进口”的格局,表观消费增长迟滞。数据显示,中国1-8月铜产量为191万吨,同比增长22.9%;而国内同期‘精铜净进口状况未有好转仅为32.11万吨,这与去年同期86.16万吨的净进口量相比大幅下滑了62%!其中,7月表观消费量在季节性供求双重走软的打压下,滑至04年9月以来低点。但8月回升明显,暂达年内高点,这与去年1-8月相比同比下滑8.96%。 就产量分析,7月精铜产率放缓曾被认为是中国铜冶炼小组因TC/RC精炼加工费下滑,采取的限产行动所致。早在今年6月中旬便传出电解铜产量占全国总量66.7%的八家大型冶炼厂,将拟联合减产10%,抑制海外供应商低报价的消息。甚至要求商务部将价格底限规定在不得低于每吨100美元与每磅10分的基准上。但从中国精炼铜产量月数据分析,7月产量的降低很可能与正常的季节性因素有关。冶炼商们常在需求较软的夏季进行设备维修,令产量通常在七月份降低,八月份再度回升。数据上看,今年并不例外。 而铜陵有色刚刚达成的73.5美元/7.35美分的TC/RC精炼加工费,远低于冶炼商们设定的门槛,令早先计划的减产行动难以落实。预计在精炼加工费下滑的情势下,中国冶炼厂的利润将出现缩水:一方面,小型企业难以为继,引发行业内部整合优化;另一方面,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将趁此机会扩大产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他们会从稳定原材料供给的角度上引发激烈竞争。以江西铜业为例至2007年他们计划将现有的45万吨产能提高到70万吨,并准备以原材料的供给决定产量。笔者认为,尽管行业利润缩减,将损失一部分特别是被淘汰的小企业的产量,但2006年中国国际铜业论坛指出,当前中国铜矿山及冶炼项目的投资仍处于快速增长的通道中,伴随着整体产能的扩张,精炼铜产量还将保持增长态势。CRU预测今年中国精炼铜产量将较去年同比增长12.4%,达290.8万吨。这与安泰科预测的295万吨的产量相差不远,并且安泰科同样对2007年的产量增长持乐观态度,认为其会上升8.5%至320万吨。 图16:中国精铜月产量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