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加快开放吸引外资持续净流入

资本市场加快开放吸引外资持续净流入
2018年10月11日 10:16 新浪财经综合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来源:金融时报 

  “2018年上半年,我国推出多项改革措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证券投资项下总体呈现净流入状态。”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中证券投资项目由上年同期逆差195亿美元,转为顺差713亿美元。

  证券投资差额由逆转顺的背后,是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步伐的持续加速。

  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上市,到A股被纳入MSCI指数,从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提高,到积极推动“沪伦通”……全方位开放带来的巨大变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持续净流入我国资本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未来扩大对外开放步伐的持续加速以及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价值洼地的显现,境外投资者持有我国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资产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

  证券投资差额由逆转顺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自主平衡格局。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进一步扩大,上半年顺差1288亿美元,同比增长90%。从主要项目看,直接投资顺差798亿美元,同比增长4.7倍;证券投资顺差71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逆差195亿美元;其他投资逆差203亿美元。

  证券投资差额由上年的同期逆差转为顺差,引发各方关注。2018年上半年,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各项开放举措吸引着境外投资者加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证券投资项下总体呈现净流入状态。

  具体来看,首先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更加便利。为进一步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我国取消了QFII资金汇出比例要求和QFII/RQFII锁定期要求,允许QFII/RQFII开展外汇套期保值。数据显示,2018年1至6月份,共有3家QFII机构获批33亿美元额度,5家RQFII机构获批182.1亿元人民币额度。

  其次,沪(深)港通项下资金大幅净流入。香港联合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至6月份,沪港通下“沪股通”和深港通下“深股通”累计净买入金额1602.02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累计净买入金额949.27亿港币。2018年上半年,沪(深)港通项下资金净流入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再次,境外投资者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兴趣浓厚。境外投资者通过直接投资和债券通等新渠道积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境外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量总计约1.3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超过0.3万亿元人民币。

  最后,境外投资者积极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市场。2018年上半年,我国原油期货和铁矿石期货成功引入境外投资者,境外投资者累计净汇入资金超过1亿美元。

  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速

  证券投资差额由逆转顺,正是得益于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速。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开放举措相继落地,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从股票市场看,2018年6月份,A股纳入MSCI指数正式生效。这是我国A股市场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首批200余只个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我国股票市场迎来了最强有力和最持续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参与。此后不久,证监会发布相关规定,进一步放开符合规定的外国人开立A股证券账户的权限。

  继纳入MSCI之后,A股国际化此后再度迈出重要一步。9月27日,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分类为次级新兴市场,将于2019年6月开始实施。富时罗素官网公布的文件还显示,富时罗素就全球固定收益基准的新国家分类框架进行了咨询,其中,中国政府债券将被列入观察名单。

  对此,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A股成功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符合各方期待,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有利于进一步引入境外长期资金、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国际化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

  在股票市场加速国际化的同时,我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一直在衔枚疾进。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这是中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与此同时,原油期货国际化的经验开始拓展到其他期货品种。2018年5月份,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开启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为期货市场现有品种的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外,外资证券机构、私募机构也在对外开放的大潮中纷至沓来。继去年富达利泰投资成为首家在我国备案的外资私募机构后,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资管公司贝莱德在中国发行了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全球最赚钱的对冲基金公司之一桥水基金也正式成为境内私募管理人。过去一年多来,已经有10余家知名外资机构成为境内私募管理人,并发行了十几只境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同时,多家国际知名投行相继申请合资券商牌照。

  业内人士表示,越来越多的外资私募与知名投行逐步进驻中国市场,其背后是国际巨头对中国市场潜力的看好。特别是市场普遍认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处于价值洼地,中长期投资的外资机构已经提前开展投资和业务布局。

  未来开放举措值得期待

  尽管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资金规模不断增加,但从整体看,我国股市、债市、期市等市场的外资比例依然较低。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空间依然较大。

  从股票市场看,A股纳入MSCI指数比例的提高以及明年6月份开始纳入富时罗素指数,都将进一步增加外资持有A股的比例。申万宏源证券的一份研究显示,据测算,A股初步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将带来的潜在增量资金约千亿元,在不考虑额度限制条件下,潜在增量资金可达到3500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继沪(深)港通之后,中国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新举措——“沪伦通”也渐行渐近。此前不久,证监会就《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完成意见反馈,“沪伦通”业务正式规则发布在即。证监会方面也多次表示,“沪伦通”争取年底开通。

  对于当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方星海此前明确表示,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并强调“下一步,PTA期货也将引入境外交易者,股指期货对外开放也要抓紧推进”。

  债券市场开放方面,除了引人关注的债券通外,彭博在年初已经宣布,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国债券纳入指数将从2019年4月开始。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的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一系列金融业继续扩大开放的举措,是对改革开放40年最好的纪念。随着各项举措相继落地实施,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到来,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也将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郭建

资本市场 净流入 外资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7 长城证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09-27 蠡湖股份 300694 9.89
  • 09-27 迈瑞医疗 300760 48.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