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助力疏通复工产业资金流“堵点”

保险业助力疏通复工产业资金流“堵点”
2020年04月12日 18:00 金融街15号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来,ETC纠纷、信用卡盗刷、银行征信、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困扰着金融消费者,投诉多石沉大海、维权更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戴梦希) 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国蔓延,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国内产业链也深陷其中。国内企业复工复产既有利于巩固我国产业链优势,也有利于稳定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因如此,以产业链带动复工复产成为当务之急,助力加快产业协同复工复产的金融服务更是“刚需”。

近日,金融驰援企业复工复产又迎精准施策,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产业链复工复产的背后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流,金融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要疏通资金流“堵点”。保险业要做的,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获取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并进一步拓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适当降低费率。

资金短缺风险有待缓解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产业链风险正在加大。产业链中存在着大量上下游企业的相互价值交换以及产品或服务输送,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阻滞,都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崩盘”。目前,我国产业链上下游连接着的众多中小微企业已在有序复工复产,它们解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但却面临着资金流短缺问题。3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增信的商业保险产品。

在4月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困难,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链紧张。“我们急企业之所急,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通知》明确指出了保险业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即鼓励保险机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大保险及担保服务支持力度。具体包括,鼓励保险机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获取融资提供增信服务。鼓励保险机构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的风险特征,提供抵质押、纯信用等多种形式的保证保险业务,进一步加大贸易信用保险的承保覆盖面,拓宽企业融资的增信方式。人身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适度延长保单质押贷款期限,提升贷款额度,帮助客户缓解短期资金压力,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过往实际情况表明,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足值的抵押物、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不足、贷款审批时间过长等。而保险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具有专业优势。比如,保险公司现承保较多的保证保险普遍通过“保险+银行+政府”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增信,使其获得无抵押贷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业应该创新保险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财产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发展一些具有融资增信功能的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虽然在实践中,保险公司风控压力非常大,但还是值得探索的。”

保险业驰援中小企业复产

从监管政策来看,“银行保险机构强化金融稳外贸的作用,完善跨境金融服务链条,与境外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为稳定全球产业链提供信用支持和融资服务”是金融业加快产业协同复工复产的重点工作之一,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方面,中国信保表示,将实施更加积极的承保政策,进一步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其中,重点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地区出口企业支持力度,以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承接国际订单的支持力度。支持行业龙头、自主品牌企业巩固扩大在手订单规模。优先支持垂直型龙头电商和资质良好的跨境电商企业自营出口业务,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

据《金融时报》记者观察,保险业对科技领域企业的支持力度可圈可点,支持方式包括保险公司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通过科技力量使企业顺利得到保险服务,以及通过科技力量为其他企业赋能。

比如,太保产险利用其金融和科技能力推出了帮助中小企业主获得金融机构无抵押贷款的个人贷款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太享贷”。投保人向公司申请投保并获得审批通过后,即可凭保单向合作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无需任何抵押、担保手续。截至2月底,太保产险采用全线上流程已累计承保“太享贷”4000余单,为客户融资特别是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些在沪保险机构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短期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支持放款银行对企业进行无还本续贷。除太保财险外,大地财险和太平财险等保险机构也为上海市“科技履约贷”项目开辟了绿色通道,并对疫情期间到期续保企业保险费率下调25%,恒康保险代理、中金保险经纪等保险中介机构还将中介手续费下调了25%。

记者还了解到,在涉农贷款保证保险方面,人保财险通过“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帮助地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解决春耕资金筹集问题。在对申请企业和个人进行风险评估后,与合作银行沟通对接,开出涉农贷款保证保险保单,为农户提供增信担保,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户春耕生产的影响,助力涉农企业复工复产。

信贷保险服务需要创新

虽然银保监会对保险业如何疏通产业链资金流提出了加强融资增信服务的框架性建议,但也强调,这类保险服务必须要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分析上市险企2019年年报中的保证保险业务数据不难发现,近两年该项业务规模增速较快,但风险也在攀升。人保财险去年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大增96.7%,太保财险保证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0%。但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该险种的综合成本率也上升较多,人保财险还遭遇了承保利润亏损,亏损主因正是融资类信用保证险。由于社会信用风险上行,导致该保险的赔付增长过快。平安财险的保证保险业务增速放缓,原因是公司主动加强风险管理,调整和优化客群结构,聚焦保险费率更低的低风险优质客群。

从各家公司对保证保险业务的风险诠释以及业内专家的观点中都可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类信用保险的风控问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确实较难把握。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做好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增信服务,仍是保险公司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课题。

“在信用保证保险领域发展要有敬畏之心。客观来讲,金融工具都是中性的,做的好与不好更多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用工具。” 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敏坦言。据该公司金融风控中心负责人沈超然介绍,信用保证保险风险管理流程,包括保前的反欺诈技术、大数据来评估信用风险;保中包括风险预警和监测,以及动态客户额度管理;在保后要引入智能硬件、软件设备,对高危人群进行准确识别,及时调整策略。

中再集团董事长袁临江在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投资端影响比较大,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境内、境外投资都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这对信用类产品包括小额信贷保险产品会产生一定影响,接下来,将加大排查力度。

人保财险副总裁沈东同样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全年宏观经济产生冲击,部分企业、居民人群的财务状况将受到较大影响,偿债能力受到削弱,融资类信用保证险风险管控压力将持续加大。

“针对不确定风险,一方面,要匹配相应的风险准备金;另一方面,要根据监管政策,发展与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的业务,保险公司可重点探索与民生消费、医疗药品、物流运输、生活服务等行业流量方合作。同时,加大科技投入,通过远程面签、远程审核、大数据风控、智能催收系统等科技手段提升信保业务全流程风险管控能力。” 沈东说。

编辑 韩业清

保险业 保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6 贵州三力 603439 --
  • 04-15 万泰生物 603392 --
  • 04-15 财富趋势 688318 --
  • 04-15 湘佳股份 002982 --
  • 04-13 金丹科技 300829 22.5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