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业周刊》5月11日当期封面:就业市场新动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 13:53  新浪财经
《商业周刊》5月11日当期封面:就业市场新动向
图为《商业周刊》5月11日当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本期《商业周刊》披露了美国当今就业市场中的问题。除了经济转型造成的员工工作能力与新工作内容的错配外,房市危机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僵化问题也带来不小影响。这对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力度究竟要达到何种程度也是一个考验。

  令人不安的统计数据显示,数十年间首次出现的有着1300万人失业的最糟衰退中,美企业却有约300万个工作岗位空缺,虽企业努力寻找,但至今仍无合适人选。如此空缺规模相当于密西西比州人口总数。

  这一现象表明美国经济正经历着结构性调整,造成劳工与企业主间的需求与供给间的严重错配。脱离了像建筑、金融等行业的失业者,缺乏像在教育、会计、医疗保健等行业工作所需技能。同时,近数十年来最糟的房市泡沫的破裂,让失业者因他们无法卖掉自己的住房而难以迁徙他处找工作。正是因衰退让损失掉的工作机会恐怕再也回不来了,人们可了解到错配情形有多严重。

  这种错配在经济开始好转会带来更大问题。首先,因许多想找工作的人不具有合格的资质,失业率可能仍会维持在令人压抑的高位。其次,若企业被迫以高价争夺少数合格者,通胀将会比人们预期出现的更早。再次,若失业率一直停留在高位,这将给国会与政府带来额外政治压力,并导致长期令事情更糟的政府干预措施,如将失业救济政策更优惠,使得失业者失去继续工作的愿望。

  此情形的危险是,美国劳动力市场会在欧洲劳动力市场最终没有弹性时,也变得不具有弹性。为避免这样一幕出现,企业与政府都应加快对员工的培训。同时,员工与企业主两方面必须正视现实新情况,即接受新职业时的低工资,同时接受资格不太完美的求职者。

  经济在过去数年所发生巨大快速变化,似乎造成了劳动群体难以接受如此变化。最明显的证据来自联邦劳工统计局的每月职位空缺和劳工周转调查报告(JobOpenings & Labor Turnover Survey)。其中一项称之为职位空缺率的统计指标,在2月最后一个工作昨日时达2.2%,共计约300万人职位空缺。大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Board)在线公告,3月共计有320万空缺职位招聘的广告也得到印证。

  本刊为真实反映劳动力市场情况而设置了“就业苦恼指数(jobs miseryindex)”。它是将失业率与职位空缺率两项统计指标相加。该指数在以往稳定在8%,其中也包括2001年的衰退期。但从去年春季起,该指数急剧升至10%以上。

  导致该指数达空前高位的原因之一是,住房市场泡沫的破裂让美国人丧失了机动性。据联邦人口调查局4月22日的报告,近年人口迁徙比例已达到自1948年有纪录史来的最低位。它还发现,仅五分之一的住房拥有者可能会像租房者那样迁徙。结果是一些地区失业严重,而另一些地区则因人手严重不足而关闭服务点,或者迫使员工超时工作,以弥补人手不足问题。还有一些在较好都市地区的住房拥有者,尽管已失业数月,但仍不愿意去那些地理位置较差的地区工作。他们宁可选择等待。

  有劳工组织代言人并不认同美国在遭受劳工短缺折磨的说法。他们认为这是因企业不愿支付足以吸引员工的工资。美劳联产联官员称,一旦企业主想让劳工更易被控制时,他们就宣称劳动力短缺。

  美国的这种工作机会无人问津,而高失业率持续存在的现象,可能表明它处于变为像欧洲那样刚性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政府的刺激计划无疑改善了失业者的救济待遇。虽然从人道角度看这样颇合理,但它也让他们再就业的意愿下降。同时,房市泡沫破裂也制约了人口流动性。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家认为,仅仅是衰退所延续的时间,就足以让美国人变得更懒惰和工作能力下降。

  麻省理工学院的劳工经济学教授认为,这些失业者在新工作岗位上重新工作后会技不如人,他们必须做好低于他人的心理准备;也有金融业人士认为,从华尔街撤出的金融工程师们会难以接受,因他们新工作的收入恐怕只是以前的零头。他们必须有新的生活方式。

  同样,当企业根本找不到符合新工作要求的合格员工时应该屈就。这如人力资源内专家所称,企业聘用的是员工潜能,应该为新人提供培训。虽然,工作与员工能力的错配绝非好事,但将企业主和求职者们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最终降低这样破坏性局势的影响力才是明智之举。(皖东)

  往期回顾:

  《商业周刊》5月4日当期封面:缺德的商业行为

  商业周刊4月27日当期封面:精英如何体现价值

  《商业周刊》4月20日当期封面:墨西哥的另一面

  《商业周刊》4月20日当期封面:墨西哥的另一面

  《商业周刊》4月13日当期封面:房市初显活力

  《商业周刊》4月6日封面:50强企业排名榜

  《商业周刊》3月29日封面:困境中的新思维

  《商业周刊》3月16日当期封面:何日牛市再现

  《商业周刊》3月9日当期封面:欧洲危机肆虐

  《商业周刊》3月2日当期封面:危机中的客服

  《商业周刊》2月23日当期封面:银行不救购房者

  《商业周刊》2月16日当期封面:危险就在前方

  商业周刊2月9日当期封面:汽车业发展新模式

  《商业周刊》1月26日当期封面:经济难题

  《商业周刊》1月19日当期封面:鏖战困境之术

  商业周刊1月12日当期封面:硅谷创新不振之谜

  《商业周刊》1月5日当期封面:灾后再生机会

  《商业周刊》12月22日封面:有理由感到恐慌吗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