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业周刊》3月16日当期封面:何日牛市再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10:49  新浪财经
《商业周刊》3月16日当期封面:何日牛市再现
《商业周刊》3月16日当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本周《商业周刊》封面文章将历史上道指暴跌与此次股灾背后的原因进行对比和分析。文章认为这次暴跌与大萧条的原因有多个不同,而最大不同是政府未办蠢事。以下为文章概述:

  道琼斯工业指数自2007年10月下跌53%,据称10万多亿美元的股市财富被毁,对金融安全的信心荡然无存。这短短的17个月好似让人感到还只是事件的序曲。人们必然要问如此漫漫熊市何日是头?道指还将跌倒何处?投资者何时能收回投资?

  历史虽并不能完全为今日市场方向提供线索,因大多数熊市是按照工商业周期规律出现。但此次发端于烂掉的金融系统的熊市更像100年来熊市中的1929-1932年间的股灾。此次最令人震惊的是市场下跌速之快和涉及范围之广。有工商界人士认为,未来6-9个月还会出现再一波的企业偿债危机、丧失抵押住房赎回权、银行破产和失业高峰,让股市更焦虑。

  正因此次股灾非同寻常,使得最基本的判断与衡量市场的手段,市盈率也失效。史上包括牛熊市况的整个市场平均P/E在15倍,从最糟熊市的8倍到更牛市况的25倍。今年初的整个市场P/E在11倍,意味着股票进入投资价位,且不太会继续下跌。但出人意料的是,标普指数1月再跌19%,创下以往历年首月市况最糟记录。导致这一幕的原因是企业冲销一次性亏损与费用支出之大,令其未来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使得分母E变得更小,反映出股价更贵。正像业内人士所言,在自由落体式的经济中,E是毫无意义的。

  信贷市场的灾难也使最可靠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指标失灵。其调整基准利率是二战以来市场的最可靠风向标。美联储在经济放慢后的第二次降息,一般都视为场外资金入市的信号。但此次美联储从2007年8月起已降息10次,利率基本为零,市场非但不涨反而继续下跌。究其原因是根本无人想再借钱,以及太多银行也缺少开展贷款业务的资本金和勇气。

  以前业内曾认为股票大量抛售(capitulation)是股市见底信号之一,但此次情形也与以往完全相反。去年9月的抛售已发出买入信号,11月更强劲抛售后的买入信号更强烈。但市场经短暂反弹后继续下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抛售来自大量借款的对冲基金。以往熊市中从未出现此现象。

  关注货币市场和银行储备货币的现金数量也是以往判断市场的重要指标。这是因退出市场的投资者在持币观望。与整个股市价值相比的现金量越多,入市后对市场的影响就越大。据观察,该指标1月份达到自1984年以来的最高位,但因投资者担忧未来收入而对入市无动于衷。有明智业者认为,在就业和住房市况如此低迷之际,想要资金入市的机会难以出现。

  从1929年至1932年7月,暴跌了89%的道琼斯指数直到1954年才恢复至暴跌前的高位。出现如此恶劣市况的原因还因华府的重大政策错误,如设立贸易壁垒、在不保护存款者存款的前提下让太多银行倒闭等。但政府此次未出现像以往那样的重大失误。这次熊市虽不会像大萧条时那样惨烈。但因银行危机产生的熊市的杀伤力却不可小视。学界最近公开的对全球21个这类熊市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市场以缓慢下跌形式折磨投资者,平均延续3.4年才到底部。以最好市场情形看也需6年或更长才恢复至前期高位。如日本,日经指数1989年达到38900点,而现在仍徘徊在7200点附近。

  企业债市是观察股市最初回升迹象的最合逻辑点。此时新的偿债违约数量逐步下降,坏账减少,或在金融重组与破产清算中购销。此外,还需关注的是银行系统的财务健康状况。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净资产。有学界人士认为,此项要转为健康状态约需6年。

  政府的政策决定影响到银行复苏的快慢,并继而影响股市。专业分析人士现更注重分析华府的经济政策。他们特别关注政府允许质地不佳银行进行整合的速度究竟可快到什麽程度。这一过程对股市是如此重要,投资大佬们不间断地跟踪金融业进行整合的每个标志性阶段。其中最显著的是政府消除并出售那些经营不良银行,而不是买入并支持这些银行的程度。

  因工商界领袖是真正了解经济中出现新情况的人,故值得密切关注。有关现象是企业回购自己的股票,并开始收购其他企业。这表明他们已恢复了信心。然而,熊市退缩的时间最终还依赖于不可估量的伟大造市者:投资者的心理。市场流行的股谚是,市场底部就出现在无人认为它会出现之时。新的正面消息将刺激那些离场的投资者再次回头。(皖东)

  往期回顾:

  《商业周刊》3月9日当期封面:欧洲危机肆虐

  《商业周刊》3月2日当期封面:危机中的客服

  《商业周刊》2月23日当期封面:银行不救购房者

  《商业周刊》2月16日当期封面:危险就在前方

  商业周刊2月9日当期封面:汽车业发展新模式

  《商业周刊》1月26日当期封面:经济难题

  《商业周刊》1月19日当期封面:鏖战困境之术

  商业周刊1月12日当期封面:硅谷创新不振之谜

  《商业周刊》1月5日当期封面:灾后再生机会

  《商业周刊》12月22日封面:有理由感到恐慌吗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