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中国能造出好车 只是过分媚外失去了自信

吴松:中国能造出好车 只是过分媚外失去了自信
2018年01月13日 16:15 新浪财经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松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松

  新浪财经讯 由佛山市总商会主办,《财经》杂志、《财经》智库承办的“2018中国制造论坛”于1月13-14日在广州佛山举办,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松出席并发言。

  吴松一手带领了广汽传祺的产品研发到最后的上市,这十几年自主创新的艰难过程让他清晰认识到,中国能造出好车,只是合资太久,过分媚外失去了自信。

  他回忆道,曾经广汽找他负责自主品牌工作组的组长时,他是拒绝的。吴松认为这个东西搞不成,压力挺大,但组织任命,之前他已经离开了钢铁,这次不好意思再走。

  一开始,当时有一个合作伙伴说提供技术,他们忙活了半年,最后那边又说没有力量提供,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们当时能够借鉴的就是合资制造的体系,和管理的一些手法,而研究院只有50个人,而且还有一些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工厂都得重新策划。

  “当时不是掉头发,说实在话,跳江跳海的想法都有了,就是拉不下面子。”吴松表示,当时亚运会要交车,这个时候有些大专家就跟他讲,“他说吴总,在国外买三千台车,底下加点东西,挂个广州牌,先把亚运会躲过去,我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亚运会我是应付了,但后面这帮被我忽悠过来的员工生存怎么办?我们还是有些这方面的考虑。”

  吴松坦言:“我们合资、合作太久了,过分的媚外的时候失去了自信,包括我本人在内。”

  但好在经过了多年的培训,也有一些精力,把全国的自主品牌看了一遍,发现还有机会。紧接着,吴松花了接近三四个月,最后回头来总结了几条,从2007年开始谋划,2011年开始投放第一款产品,完了之后做了三点。

  第一是统一思想,首先提出国企的平台,民企的效率,合资的流程。不管是哪个企业来的员工,要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这是必须要做的,“解决企业的思想,解决企业的统一意志问题。”

  第二是构建了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吴松称,“我们跟本田、丰田合资,还跟北汽合资,经过九年努力的结果,日系体系在我这里面只有15%,国内优秀的供应商有50%,欧美有35%,全新的全球化的先进的供应链体系,保障了你的产品开发的品质、质量和周期。”

  第三是构建了全球研发网,研究院迅速联合全球的研发机构,第一代产品通过引进消化再吸收,第二代产品全部重新构建的架构和体系,一款车现在是四个平台,两个架构,这样一款车可以解决多个车型问题,实现成本比较低,品质比较好,开发周期比较短,另外很多的车型零部件可以实现共享,把这几个基础经过一些努力得以完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竞争,“品质是相对的,我认为品质的第一要务是满足顾客需要,顾客喜欢就是品质,顾客不需要就是浪费。”在这个角度上,我们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走出属于你的产品。

  在策略上,当时看了一下国内的自主品牌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设计的产品再去跟他竞争,陷入自主品牌混战,很难突破。吴松指出, 凭借他们的研发实力方面,定位了合资一线品牌来进行开发,但是争夺的市场是二线品牌。“说得白一点就是针对现代,曾经本来想针对一下日产的,后来一想我们跟本田、丰田合作,如果一针对日产,一误伤,把供应我们资金来源的企业打了,所以不能误伤。”

  “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结果,如果我知道今天这个结果,我当初会高高兴兴,也不会掉头发,带着幸福感从事自主品牌。”吴松坦言,当时广汽传祺的待遇只有合资企业的80%左右,在合资企业招人的时候,所有好的干部见着他就躲,他们对员工说,“你不听话我就把你派到广汽那里去。”

  但是现在不但跟他们持平,奖金还要高百分之十几,甚至更多一点。广汽传祺2011年投放卖1.7万,2016年卖37万,去年卖50万,“我们在2016年已经是广汽集团里面自主品牌盈利最大的品牌,广汽自主品牌去年的净利润基本上接近广汽集团的一半。”

  以下为吴松发言实录:

  吴松:首先要非常感谢主办首次中国论坛这个论坛,而且最近我也注意到无论是十九大的报告,还是各个地方政府的报告,特别开始重视制造业,干制造业是一个辛苦的事,掉头发那是最基本的要求,还有劳神劳力。

  二是我要特别感谢佛山的这些企业,刚才讲了,有将近200多家,包括也包括一些外资企业给广汽的合资品牌、自主品牌配套,一是你们提供了品质的零部件,同时成本也有竞争力,希望今后更有竞争力,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广汽去年还不错,增长百分之二十几,首次产销都突破200万,销售收入3500亿。

  我们把轴线往前拉长一点,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一次看到我们课间插了一段视频,就是讲访日见闻,当时是邓小平同志访日的时候参观了丰田的工厂,我当时想都不敢想我毕业以后会有机会到这样一个工厂去工作,所以我当时毕业之后很本份,填了一个志愿,我学的是机械,跟汽车相关,却干的是钢铁16年,人比较专注,16年当了一个总经理,领导上万人,太年轻了,所以又重新想着下海,为老百姓做做事,最后搞了一下农业,搞了一下高科技,回过头来发现对制造业余情未了,也可能是缘分,又在15年前到了广州,在广汽。

  我到丰田当时筹备的时候,在丰田发动机工作了三年多,我一看到它的体系,一看到它的制造,一看到它对员工、对人的控制,对成本的控制,它控制成本,是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减少过程的浪费,提高效率,减少不良。

  在我过去的概念里面,我认为提高质量就是增加成本,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对的,达到一定的时候,提高质量、相对质量,不一定增加成本,你要从体系,从各个环节方面来进行全方位,所以我在丰田工作的那段时间,我自己定了,我说有机会好好把丰田生产方式总结一下,如果提前退休,在大学里面当当老师,我也为中国自主品牌做了准备,当时我在发动机工厂,就考虑培养几套班子,万一广汽要搞自主品牌,我给他推荐一点人去。

  没想到搞自主品牌,七搞八搞叫我过去负责,搞了一个工作组组长,领导一找我谈,我就拒绝,大家知道学机械制造的逻辑还是蛮严密的,这个东西搞不成,压力挺大,但组织任命的,我说我以前离开了钢铁,这次我不好意思再走,一去了之后,当时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说提供技术,忙活了半年,最后他说没有力量提供,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能够借鉴的就是合资制造的体系,和管理的一些手法,当时研究院只有50个人,而且还有一些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工厂重新策划。当时不是掉头发,说实在话,经过党多年培训,我已经具有很强的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当时亚运会要交车,这个时候有些大专家就跟我讲,他说吴总,在国外买几千台车身,增加附件,挂个广州牌,先完成亚运会的任务,我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亚运会我是应付了,但后面这帮被我忽悠过来的员工生存怎么办?我们还是有些这方面的考虑。

  好在经过了多年的培训,也有一些精力,把全国的自主品牌看了一遍,发现还有机会,我们合资、合作太久了,搞得我们自己有时候都去了自信,包括我本人在内,我花了接近三四个月,最后回头来总结了几条,大家都清楚广汽起步是比较晚的,我们从2007年开始谋划,2011年开始投放第一款产品,完了之后,我们做了三点,第一是统一思想,我们提出国企的平台,民企的效率,合资的流程。至于股权改革这些东西都是高层次的,我们一个二级企业,没有这个能力,不管是哪个企业来的员工,要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解决企业的思想,解决企业的统一意志问题,因为是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你这个清晰了就好办一点。

  我早期的骨干从哪里来,广本来一部分,广丰来一部分,大部分是社会来的,来了以后怎么样很快地把它整合,花了九年时间,逐步把大家整合,我们的整车全部是按照广汽本田的搞法,发动机按丰田的搞法,搞了几年,大家彼此都认识了,我们就提出了广汽的生产方式,统一思想,因为这两个企业都完全不一样,制造的手法、方式和对待人的方式都不一样,中国人的创造力非常强,只要你静下心来集中。

  第二是我们构建了全球的供应链体系,按道理,我们跟本田、丰田合资,还跟菲亚特合资,我的供应链体系应该很多,我今天可以讲,经过九年努力的结果,日系体系在我这里面只有15%,之前也是15%,国内优秀的供应商有50%,欧美有35%,全新的全球化的先进的供应链体系,保障了你的产品开发的品质、质量和周期。

  第三是构建了全球研发网,那么一点人怎么办,思想又不统一,所以以我们以研究院为中心,联合全球的研发机构,第一代产品通过引进消化再吸收,第二代产品全部重新构建的架构和体系,一款车现在是四个平台,两个架构,这样一款车可以解决多个车型问题,实现成本比较低,品质比较好,开发周期比较短,另外很多的车型零部件可以实现共享,把这几个基础经过一些努力得以完善。

  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你天天坐在家里面造车,别人不要,你说你的东西很好,品质是相对的,我认为品质的第一要务是满足顾客需要,顾客喜欢就是品质,顾客不需要就是浪费,你浪费了东西叫什么品质呢?这叫广义的品质,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走出属于你的产品。

  在策略上,我们当时看了一下国内的自主品牌已经有些企业销售的非常不错了,如果我们设计的产品再去跟他竞争,陷入自主品牌混战,很难突破,凭借我们的研发实力方面,我们定位了合资一线品牌来进行开发,但是争夺的市场是二线品牌,说得白一点就是针对二线合资品牌。

  现在不是我们造不出好车,完全造得出好车,因为所有在中国来的企业,他都是按中国的标准,因为中国正在发展,他没有按本国的标准和全球标准,这样给我们留下了空隙,我们用全球标准,提高了标准,来对付你,修改了标准,今天谈到标准,下一步中国也要出高标准,因为汽车是一个跟生命、安全相关的东西,在一定的速度上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我说我就是这个品牌不成功,也要为中国汽车方面做一点贡献,做一个奠基石,我们探一探路,企业是要挣钱的,也没有太多的钱,所以我们在第一阶段也是滚动、小批量发展,严格控制投入,我们整个工厂建到35万规模的时候,投资没有超过60个亿,含发动机,我们产品方面的投入到目前为止累积投了150亿,作为广汽来讲是非常大的投入,但是作为一个汽车企业,这么多的车型是不太多的。

  针对这些开发的产品,针对市场,我们要打造明星产品,我们推出了GS4,全方位的性能,它在这个领域非常优秀,所以它投放市场,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卖了70多万,我们接着往高走,推出了GS8,现在一个月1万台左右,在它的细分市场里面排名第一,供不应求,我离开传祺的时候,把2020年的所有产品规划全部进行了规划,所以群众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国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看你站在哪一个着眼点,经过了这些努力,当然时间太短,不多讲了。

  最后的结果,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结果,如果我知道今天这个结果,我当初会高高兴兴,也不会掉头发,带着幸福感从事自主品牌。我记得在合资企业招人的时候,所有好的干部见着我就躲,他说你不听话我就把你派到传祺那里去,那段时间广汽的合资企业也增长不错,现在相反了,领导不要说话,他自己都愿意去了。当时我们的待遇只有合资企业的80%左右,现在不但跟他们持平,奖金还要高百分之十几,甚至更多一点。

  当然现在传祺给广汽的贡献也不错,我讲几个数据,2011年投放卖1.7万,2016年卖37万,去年卖50万,我们2016年,自主品牌已经是广汽集团里面盈利最大的,而且是净利润,我们去年的净利润基本上接近广汽集团的一半,就是自主品牌这块,而且现在刺激了合资企业也在发展,自主品牌都搞成这样,现在我又兼了丰田的董事长,日本人就想不通,日本人也在努力,最近日本也推出了一些丰田非常有震撼力、有影响的产品,包括凯美瑞,没有做广告的嫌疑。

  所以我们在制造领域里面,现在处于一个全新阶段,而佛山的基础又这么好,国家提出的是2025,是考虑整个中国而提的,是不平衡的,当时我想在珠三角,尤其是在佛山,我们估计现有的可能大多数企业的水平都在3.0以上,我们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在新的智能网联合作方面,我们彼此有更多的机会,也希望把我们的优势变成世界的优势。谢谢!

  现场讨论

  王延春:下面有请吴先生再讲一下,因为你很多年前就在研究丰田的产品制造模式以及质量提升的经验,能否对佛山企业提一些建议,下一步我们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还需要补哪些课?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吴松:我们不能看着今天的丰田,他经过了将近60多年的努力,当年丰田产品出口到日本的时候,质量相当差,当时它的定价,只有那些国家企业价钱的一半,因为它的制造能力和员工各方面的水平没有达到,后来它的提升非常快,现在我感觉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从普通员工到高层,都贯注了对顾客重视的思想,减少浪费。

  具体质量方面,往往来源于最基层。我为什么搞广汽生产方式,广汽生产方式核心以丰田生产方式为基础,结合了本田的经济管理,还加上岭南,岭南做工精细,能沉下心来,所以如果各位能到广汽传祺看一下,跟丰田没有太大差别,如果说有差别,就是对未来目标的设定,我们下一个阶段需要努力的。质量标准是辩证的,不能统一的,我讲两个具体的,传祺一开始的时候,产品就提出标准和要求都要高一些,当初我的代价非常高,如果我们套丰田,传祺就出不来了,比如丰田的零件不良率,我第一年对供应商确定的标准是多少?百万分之八百,我们要看到丰田发展的历史。第二年我提出百万分之三百,我离开那一年才提出百万分之三十,当年实现了百万分之二十二,去年说达到了百万分之十,这样成本就低了。

  吴松:接下来我们会投资450亿,3700亩,打造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弯道超车,首款产品明年会投放,今年已经出了一个前期产品,希望我们有识之士,佛山的企业,广佛一体化,希望可以参与到我们这个新的事业当中来。谢谢各位。

  现场提问

  提问:吴总做事业做到头发掉了,我头发也白了,我也是广汽丰田的供应商,我的问题是,整个中国制造的质量标准,我们作为中国企业,做汽车时间很短,我的竞争对手,像丰田是二级供应商,它是控股的,我现在也能拿到它一点点订单,但是我觉得这有一点不公平,因为我感觉在广汽丰田,设计权在日方。是否请吴董事长在未来给佛山像我这样的汽车供应链企业一点机会,公平就好,不要考虑血缘关系,因为我已经是日产丰田、本田供应商了,在质量标准上我没有任何问题,我们输的是血缘和品牌,既然广汽丰田,广汽排前面,您又是董事长,我希望您给我们更多的机会。

  吴松:你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因为我们刚才提供了一个智联新能源产业园,这个美好事业会带来更多的美好希望。丰田给你练练兵,练兵后就知道自己的主战场在哪里。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7X24小时

夏斌 夏斌 谭浩俊:步入深水区的楼市将如何调控把握好“稳中求进”和“防控风险”两个底线。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