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1995-2005中国期刊十年(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13:11 新浪财经

  十年,弹指一挥间,沉沉浮浮,过往云烟;

  十年,刊业大变局,起起落落,历历在目。

  十年过去了,回首中国刊业来时路,我们百感交集。大浪淘沙,期刊业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面对市场化、产业化、全球化的趋势,有些刊物沉寂了,曾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发行量的辉煌风光不再,如文学期刊;有些刊物消失了,背靠行业优势、独享部门特权的日子告一段落,如机关刊物。在多数传统刊物日渐式微的同时,我{门也领略了现代期刊媒体崛起的喜悦,时尚刊物如山,财经刊物如潮,时政刊物后来居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见中国的《VOGUE》,中国的《FORTUNE》、《FORBES》,中国的《TIME》、《PEOPLE》——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总是无法逾越外部环境的变迁,十年来,国家针对期刊发展制定的相关

政策法规成为刊业发展主要的助推力。期刊业经历了一场洗牌,新的格局基本形成,刊业有了自己的明星企业,如时尚、瑞丽、读者、家庭、知音;同时也构建了基本的细分市场,如女性、财经、IT、家居、旅游。它极大地满足了处在现代资讯社会人们的“欲望”,它让我们的阅读视野宽泛了、多元了,它更成为一些新兴社会群体休闲的主要指南。

  十年过去了,我们审视期刊业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不无感慨。期刊业早已改变了过去以发行为主的单一收入模式,早已淘汰了以邮局为主的单一发行手段。4A媒介购买公司兴盛,民营经销商崛起,第三方发行机构初露端倪,似乎一切都在为中国刊业屹立世界做好准备。十年前,期刊对刊登广告曾是那样的不屑一顾和陌生,十年后,我们不得不沿着期刊广告化的趋势前行,广告成了支撑许多刊物存在的根本。广告时代,我们坚信未来的媒体广告成长空间巨大,期刊业当分得满满一杯羹。

  十年了,我们无法忽视期刊异彩纷呈的封面带给我们眼球的愉悦享受,我们告别了黑白时代,步入了全彩时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服务的跟进,纸张的日渐优质,设计的逐渐丰富,这让期刊真正成为融合文字之美、艺术之美的灵感之作。

  十年来,有多少国际名刊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有多少本土刊物与海外成功媒体联了姻?我们如数家珍。我们在感叹中国似乎已经成为国际时尚工业跑马圈的同时,也看到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为中国刊业带来的洗练和有利刺激。十年来,大量业外资本进入期刊业,为其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得以开拓更广的发展空间。十年—的刊业发展,大陆、台港地区华文期刊市场同呼吸、共命运,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尽管这是一个英雄缺失的时代,但我们还是推出了中国刊业的幕后英雄。十年来,中国刊业让我们记住的人很多,吴泓、刘江、赵济清、彭

长城、何承伟、封新城、李栓科等等,他们形成了中国刊业当前的中流砥柱。或许他们并没有做出多少丰功伟绩,但是,面对期刊业发展前无经验范本,外来压力滚滚的环境中,他们摸索前进,虚心学习并勇于挑战,卫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十年的发展经验足以让我们有勇气展望中国期刊业的未来。相信,今后的期刊业将努力发挥本土化优势,打造我们自己的期刊品牌。 时代精神是期刊与读者分享的核心价值,更是期刊永续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的期刊发展势必要紧密切合时代精神的变化。可以断言,我们正处在中国期刊迅速崛起的前夜。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