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志
去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以上市开盘价20.35美元计算,持有6800万股无锡尚德股权的施正荣身价13.838亿美元,当日即跻身中国百富榜前五名。之后一路走高,施先生很快成为中国首富。2月14日,股市交易价34.4亿元,施正荣身价更是高达23亿美元。首富,创业四年,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营企业,太阳
能行业……这些字眼聚在一起成了尚德奇迹和尚德之谜,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启示。
启示一:“首富神话”打破新能源产业创富悖论
环保节能产业需要政府大力补贴和扶持,是不会赚钱的,长久以来在国人心中对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印象。而尚德以太阳能产业造就的首富神话,则让人们大跌眼镜:却原来环保节能产业是可以赚钱的,却原来节能环保产业是可以赚大钱的。一个束缚人们许久的悖论被打破了。
尚德赚钱首在产品与市场,尚德以高科技含量的太阳能光电产品迎合了需求很大的国外市场。这说明赚钱与环保无关,只要你找准了市场需求就行,有受众的利益点和市场的需求点是完全可以赚钱的;尚德赚钱二在资本运营,先是技术入股融资国企财团获得规模起步,继而上市在资本市场取得回报;尚德赚钱三在抓住历史和世界机遇,空间上世界性的新一轮能源紧张,时间上中国太阳能产业蓄势十年在资本市场的火山口一触即发,国外光电产品大量需求,尤其是国外资本市场寻寻觅觅中国太阳能题材心急火燎。这个时候尚德迎势而出,不中头彩都不行。
尚德太阳能可以赚钱,当然其它太阳能和新能源也可以赚钱。“首富神话”打破创富悖论,尚德为新能源行业带来了盈利的信心。节能环保行业,赚钱、赚大钱不是不可能。悖论打破,我们拭目更多的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创富神话。
启示二:“清华阳光”本应成为“太阳第一股”
无锡尚德成立仅仅四年,成为“中国太阳第一股”,这多少让人们感到意外。意外之余,不禁为更多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太阳第一股”的太阳能企业感到惋惜。中国太阳能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二十几年的时间,快速发展也有十年时间。产业基础夯实了,产业的社会环境良好了,国际可再生能源行业看好了,大发展箭在弦上了,可是偏偏是尚德踩着时代的鼓点儿披着状元红花授带走来了。这第一班车,中国最早的太阳能企业桑普没有赶上,开创中国太阳真空集热管产业化的清华阳光没有赶上,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皇明没有赶上,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力诺(“力诺太阳”只是借壳而已,毕竟不是堂堂正正地真“太阳”)也没有赶上。这其中,最为可惜的是今日的“清华阳光”,昔日的清华大学太阳能电子厂。
殷志强教授当年作为悉尼大学的访问学者,归来开创了中国太阳真空集热管的产业化,使当时的清华大学太阳能电子厂成为最大和最早的真空集热管生产企业。可惜的是清华大学太阳能电子厂没有固守核心竞争力,而在太阳能热水器开始迅猛发展的1998年上马太阳能热水器,结果使自己成为真空管和太阳热水器一担挑的企业。虽赚得了眼前利润,却失去了真空管的绝对地位和不少的市场份额。可以设想,如果当初他们坚守核心产品,到现在即使只占有国内一半份额的话,也有十几亿、二十几亿元的销售额。技术含量、产量均为龙头老大,不仅中国而为世界。加之殷教授和施博士相似的身份,以这样的题材上市,同样会受到国外资本市场追捧,完全更有资格成为“中国太阳第一股”。可叹的是因为当初对市场之贪而偏离了主航道,没有了资本运营的手法,只能与“第一股”失之交臂。同样和殷教授、施正荣博士一样从澳大利亚归来进入皇明的章其初先生,其实也是完全可以策划和造就一个漂亮的上市题材的。
它给我们的启发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要耐得住当前的寂寞和诱惑,做自己最有竞争力的部分,不是不报时候一到自有回报,有大舍自有大得,有大贪亦必有大失。企业如何做多元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怎么做也不要离开主业,只有主业,只有核心力的主业做大做强,才有规模发展和最终辉煌。
启示三:警惕中国太阳能产业的泡沫
尚德成功上市,施正荣先生成为首富,是一件美谈。更是让人们对太阳能和新能源行业刮目相看,也使财团等投资者对太阳能趋之若鹜。但是在这里还是警示大家,不要被尚德成功上市的美丽烟花迷住双眼,尚德的成功上市毕竟只是个案,与施正荣先生的独特道路息息相关,而大环境仍需大家认真考察。此处的大环境,一是国外太阳能产业的市场环境,一是中国太阳能产业基础的产业环境。一定要警惕中国太阳能产业的两种泡沫。
需警惕的第一种泡沫是中国太阳能光电产业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和市场在外。没有原料没有国内市场,我们自己对企业发展的掌控能力受制于人。另外我们很多的光电灯质量差没有品牌意识,在国外只是低端产品。国际市场接受尚德,但不会接受大量的低端中国光电产品。所以我们的光电企业一定要向中国光热企业一样开创中国光电市场,国内光电市场起来了,我们的国际依赖性降低了,我们的企业风险程度也就随之降低了。需警惕的第二种泡沫是中国太阳能产业正式起步才十多年时间,设备、工艺、技术、市场、科普、营销、人才等产业基础还很薄弱,号称世界最大的中国太阳能光热市场也不过区区130亿元人民币。家电业一个品牌动辙上百亿元几百亿元,而且在国内环境中成长了近三十年,相比中国太阳能产业还很稚嫩。大的投资资本进来,市场一下子起不来,就会造成设备、投资等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不仅不利于国家,而且也会挫伤投资者、从业者对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的积极性。虽然《中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颁布实施,国家也在鼓励节约型社会建设,但对新能源的投资一定要从长期考量,眼前介入规模要适可而止,切不可被施先生首富的光环所诱导,而一哄而上正是国内产业的弊病。
国外如美国,国内如烟台地区,都曾出现过太阳能发展的泡沫,结果是反而阻碍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中国太阳能产业开局良好,如果不保守亦不大跃进,当是中国节能环保的幸运。
启示四:“尚德”载物:急需文化的发动机
企业上市表面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升级,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企业整体水平的升级。创业仅四年就获得空前的上市成功,喜乎?忧乎?笔者认为尚德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尚德今日之成功很大程度上仰仗大环境——国内十多年的产业基础和国外市场。成功也仅为资本运营的一次成功而非企业成功和长远成功。尚德的整体水平提升空间还很大,尚德未来的路还很长。一次抓住机遇获得发展,如果不及时补足短板还照样会下滑。厚德载物,尚德也须载物,何以载物,唯有文化的发动机,唯有高水平的管理。有文化有管理才有可持续,才有尚德更远地前行。笔者倒是建议,四岁的尚德不妨从无锡国有企业里整合资源,植根于深厚的本土国企大厦的基石之上。机制不受其所累,管理、人才、文化等资源得其给养,当是近水解近渴之举。切不可成为无根的浮萍,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毕竟尚德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不是一个“外资企业”之名就能了的。上市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尚德更需寻找百年的基因。
启示五:以市场手法经营城市的政企新像
随着“无锡尚德”的上市成功,“无锡尚德”高频率地出现报刊网络传媒中,无锡成就了尚德,给了尚德生存的土壤,给了尚德政府资源和首次融资渠道,而尚德也回报无锡城市以极大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无锡品牌短时间内随着尚德飞进了人们的视线中,无锡的投资经商环境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这些,无锡是得到了宝贵的无形资产,无锡市政府以事实向投资者做了一次广告。过去讲政府干部要懂经济,而现在则要懂市场,不仅要懂市场还要懂资本运营和企业管理,这样才能把服务职能做深做透。无锡市政府以市场的行家里手服务企业、经营城市的政企新像给各地政府做了一个表率。无锡本身是个有名的城市,尚德对无锡的品牌反哺可能不那么明显,倘尚德在一个不太有名的中小城市,其对地方政府和城市品牌带动将是一日千里的,可能“AA尚德”的点击率会是“AA”的几千倍几万倍都不止。此点,各地政府领导不妨深思。
(供稿:博锐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