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对话科特勒(7)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5:20 CCTV《对话》

  主持人:那我们也想请教一下我们台下的中国专家,因为当在国际上通行的这个理论来到中国的时候会不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挑战。

  彭剑锋:实际上从营销的本原和原则来讲,那肯定全球都差不多,但实质上来讲,营销它毕竟面对的是独特的我们说目标市场,独特的这种客户。中国的实质上一定要关注就是我们的消费者的这种独特性,需求的背后,它一定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剧变。

  主持人:孙先生觉得刚才我们探讨的这个问题,比如说世界通行的理论来到中国,需要遇到什么挑战,可能会遇到什么挑战中国的实践又会给这个理论。在哪些方面有一些丰富,您怎么看?

  孙路宏:我觉得科特勒理论,到中国惟一受到的挑战,就是我们所有的中国在学它的时候,是不是全学透了,是不是真正学懂了。我觉得学懂了这是最大的挑战,我觉得贡献是什么,我觉得中国的市场是世界上没有的市场,就是它是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和

信息化文明共存的,那么对于农业文明,那么大多数人来说他怎么认识品牌的,和城市里认识品牌的又不一样。我觉得可以贡献的就是这种大范围的,是世界上没有这种大范围的,市场细分和品牌建立,怎么可以有效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完成。我觉得这是可以贡献的。

  主持人:确实两位曾经多次来到过中国,而且也说未来的工作中心,是会放在中国的。所以今天这样的一次对话,我不知道对两位是不是有特别的启示。因为面对了来自中国的企业家和学者,如果说有的话,这种谈话的启示究竟是什么呢?

  米尔顿:非常好,非常好,我想表示鼓掌。

  菲利浦:让我说一下,我们刚才进行是一个焦点小组的讨论,焦点小组这种谈论方法是很好的,我们能够探讨不同的观点。关于西方理论和其他理论之间的差异,我对新的理论表示欢迎。也许在4P之外,我们需要更多的补充,说明需要包装、人、政治,所以你们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中国的制造商或零售商,也许会有12P的理论,远远超过4P的理论。我很欢迎这些新的补充如果你能够使原来的理论过时,那么请提出你的观点。

  米尔顿:我同意他刚才说的观点。

  菲利浦:我其实我想如果在早几年,像科特勒兄弟这样的大师来到我们中国的时候,大家更多的可能会用崇拜的目光或者请教的口吻来面对他们。但正像两位所说的,他们的理论其实也是在市场,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过程当中丰富和成熟起来的。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我们今天的对话更像是一种探讨和碰撞。那么我想今天中国市场上丰富的变化和出现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事实上也是需要我们中外营销专家共同来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也只有这样的探讨和碰撞才能够让我们大家,一块儿携起手来共同面对。

  好了,今天的对话就到这儿,让我们谢谢科特勒兄弟,做客我们的《对话》。谢谢大家 下周再见。

  菲利浦、米尔顿:谢谢你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