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企全球招聘第一人贝希伦履新的这一年(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12:02 上海国资 | |||||||||
“我不是白求恩” 由于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贝希伦有时候甚至连午餐都顾不上吃,是什么让一个老外在一个中国的国有企业里如此地努力和敬业呢?难道他真的像当年的白求恩一样,是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自愿义务地来做贡献吗?
贝希伦说,我不是白求恩。 那么他是为了什么呢? “我很享受工作的感觉,我乐在其中,我喜欢在锦江工作,我很钦佩锦江集团的想要达成的目标,如果我能够尽职尽责地为此做些什么的话,那将是我的荣幸。而且,工作就是工作,就应该努力去把他做好。在锦江,我们做着很多不同的事情,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其中的感觉很好,这些都让我兴奋不已,这很能够刺激出我的工作热情,我也愿意不遗余力地为做好这项工作而努力,我为中国能够拥有像锦江这样优秀的服务业公司而感到自豪。我认为锦江也应该为它自己而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在做着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身为顶级职业经理人的贝希伦如此表述。 看来,锦江吸引贝希伦的不仅仅是它作为中国酒店第一家的地位,更是它远大的目标和身在其中工作所能得到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这些都是他奋斗的动力源(资讯 行情 论坛)泉,能给他带来工作的快感。 然而,有了动力就会把事情做好吗?任何远大的抱负,任何高昂的斗志都要经历实际工作的严格检验。在国内企业引进国外人才的时候,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就是,他们能否融入中国的文化,能否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因为外籍管理人员离开国内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不能解决文化差异和沟通问题。 文化差异就像茶叶 让记者惊讶的是,作为一个外国人,贝希伦并不担心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会对他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因为贝希伦对文化差异有着独到的理解,而它本身的经历也赋予他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独特方式。 来锦江任职以前,贝希伦曾经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作过,其中包括泰国、文莱、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也曾经去韩国、菲律宾、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考察过。在过去的20年里他一直在同亚洲文化打交道,可以说在这方面基本已经很适应。 “我是在夏威夷长大的,我自己心中感觉,比起西方人我其实更像亚洲人,尽管中国的很多人觉得我可能非常西式的。总体来说,我在文化方面的问题并不多,我更关注不同文化下进行商业运作方式的不同。” 贝希伦三句话不离本行,“中国的酒店业相对西方来说还是比较年轻的,我对酒店业的理解和体会同中国目前对酒店业的理解和体会之间还有差距,这就是观念的差异。这个观念的差异并不是说我的观点和中国目前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也不是说我们的观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同。” 为了进一步阐释这个问题,贝希伦拿起来身边的茶杯,“就拿这个茶杯来说吧,我们都同样认为它是个茶杯,但我们也许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异是,茶杯中装什么。在美国 ,大部分的茶叶是装小袋然后放到茶杯里的,但是在中国,大部分的茶叶是散装的,直接散放进茶杯里,都是茶叶,但区别是你如何包装它,如何冲泡。” 贝希伦个人认为在处理文化差异的时候应该多着眼于肯定的、积极的方面,而不是否定的、消极的方面。如果总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和看待一件事物,那么会发现几乎处处有问题,因为那样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但如果你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寻求解决的方案,那么就会找到做成事情的方法。 谈到沟通,贝希伦喜欢放慢节奏,为了正确恰当地理解别人对他说的话,明白透彻地理解别人讲的话,他经常问更多的具体的问题,因为需要完全地了解对方的意图,“所以我一般不会马上接受第一件事,因为如果我接受了第一件事,也许我听得不是很明确清晰,因此那样我作出的回应也不会是合适的,因此我与人交流的风格是‘具体、明了’,我认为这样就能够尽量减少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 看来,对这个老外与中国员工的沟通问题的担心是多余的。
相关专题: 《上海国资》封面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