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管理专栏_新华信正略钧策 > 正文
 

创造汽车中国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16:37 新浪财经

  杨洋

  在经历了2004年的风云突变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在2005年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没有了两年前的“井喷”景象,但10%左右的产销增长率仍然体现出国内汽车市场的旺盛生命力。当汽车的数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之后,汽车的质量自然就成为业内业外人士关注的重点。“汽车+自主”,这个在google上拥有214万余条信息的组合,已成为2005年中国汽车
行业的关键词。而与整车相关的零部件行业也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焦点。

  离不开的中国“芯”

  谈到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更多人会把焦点集中在整车行业。无论是老三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按部就班地开展着自主研发的各项工作,还是奇瑞、吉利这些新兴的汽车企业打着“民族品牌”驰骋在国内外汽车市场,这些企业都在以一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走出了一条属于国人的“自主”之路。但是,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整车企业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他们更多时候充当着“组装车间”的作用。中国汽车工业要想在“自主”之路上走得更远,就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其中最关键的环节,莫过于汽车的“芯”——发动机。

  作为汽车零部件中的一个关键组成,发动机的性能状况将对整车的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正是这个原因,国际汽车巨头对发动机行业给予了相当多的专注。无论是自行设计生产,还是采用强强联合的形式,各家企业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力求在发动机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仅从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看,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位居高端的产品大多都被国外合资厂商所占据。而这些车型所使用的发动机基本上是国外在华的独资或者合资配套企业生产制造的,还有一部分更是从国外直接进口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国外发动机行业的整体水平已经在较大程度上领先于国内发动机行业。我们不得不承认:没有世界一流的发动机,就不会有世界一流的汽车。

  面对如此的市场背景,中国汽车工业要在第十一个五年中实现新的突破更是离不开“芯”的腾飞。在国内几个主要汽车大省的“十一五”规划中,发动机的自主研发也已被提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因此,“自主”建设将成为下一个阶段国内发动机行业的重点工作。

  两颗“芯”的两条路

  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早期“重商用轻民用”的发展思路造成如今国内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市场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也意味着两个不同类型的产品将迈向不同的发展道路。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在卡车、客车等商用车领域投入较大,在柴油发动机领域拥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也形成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商用车市场。目前,国内卡车、客车市场的主流产品基本上被纳入到内资品牌的版图之中。而作为内资品牌的“芯”,也是伴随国内整车企业发展了数十年的内资发动机企业。因此,在柴油发动机领域,国内企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实力,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中低端市场的扩张,尤其是抢占国外市场,建立强大的中国商用车海外军团。同时,柴油发动机企业还需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技术水平,逐渐向高端市场看齐。毕竟,无论是重型卡车还是大型客车,真正的高端产品仍然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而这些外资企业手中的王牌,就是他们所拥有的高性能的发动机。因此,冲击高端市场也将成为柴油“芯”的另一条发展道路。

  在汽车发动机第一梯队中,除了以长安、东安为代表的为微型客车和微型轿车配套的内资发动机企业之外,其余的企业大多拥有着合资背景,也大多为其相对应的整车厂商提供配套。由于本土汽车工业在乘用车领域处于相对弱势,也就造成了本土发动机企业在汽油发动机领域的弱势状态。不过,伴随民族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本土汽车企业将在中低端轿车市场占据重要位置,这也意味着国内汽油发动机企业将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本土乘用车企业共同成长,在低成本优势的前提下,不断丰富技术积累,将是汽油“芯”的前进方向。

  无论是柴油“芯”还是汽油“芯”,国内发动机行业的发展都与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息息相关。因此,发动机行业的“自主”建设,将不仅仅局限在业内,而更应得到国家主管部门、上游零部件企业,下游整车企业,以及周边相关利益群体的关注、支持与配合。

  全保障的“芯”工业

  伴随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内发动机行业的造“芯”之路也将充满曙光。不过,前途虽然是光明的,道路却依然充满荆棘。纵向来看,和国际领先的发动机技术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横向来看,国外发动机巨头在国内已搭建好各自的桥头堡,对国内市场虎视眈眈。要想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芯”实力,国内发动机行业必须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资源保障体系。

  第一,产品保障。对于整个汽车工业而言,没有什么比产品更为重要的。整车如此,发动机亦如此。一方面,通过和整车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甚至是合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研制发动机,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性能产品的诞生,更有助于带动发动机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借鉴航天航空等高科技技术优势,提升我国发动机技术水平,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当然,除了产品的设计研发之外,通过上述途径提升我国发动机生产制造的工艺水平,也是产品保障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二,人才保障。企业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对于我国发动机行业而言,三类人才至关重要。经营决策人才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指引者,是重大项目的领导者。经过近年来市场化的发展,国内发动机行业内已经培养出本土的经营人才。通过适度的放权机制以及长短结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团队的能量,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管理执行人才是企业重大决策的执行者,是企业良性运转的核心。伴随国外汽车企业的进入和民营汽车企业的兴起,国内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批人才。利用这些中坚力量,带动企业整个系统内每一个小单元的成长,将推动企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远。技术开发人才也是企业产品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优秀的研发氛围,已经为国内

汽车行业培养了大量的研发人才。对于发动机企业而言,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搭建一个让其发挥才智的舞台。

  第三,资金保障。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人、财、物缺一不可。充足的资金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伴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发动机企业的生存环境将面临巨大考验。而对于立志创建“芯”技术的中国发动机企业,用于研发的资金需求压力更加明显。能否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将决定企业“自主”之路的远近以及企业前进的速度。在清晰的发展目标指导下,明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融资战略,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和渠道,将让企业在“芯”道路上得到充足的干粮。

  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国内发动机行业将进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年代。创造一个贴有中国标签获得世界认可的“芯”,将是中国汽车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发动机企业,不但需要全面整合内部的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更需要利用产业链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芯”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走过这样的征程,汽车中国“芯”的诞生将不再是梦想,必将和“神六”一样,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

  (作者系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顾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