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案例剖析 > 正文
 

中小企业天方夜谭:送人技术如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0:39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拥有专利技术的人,往往抱着这样一种心理:你来投资吧,把我的技术变成财富。可问题是:投资方的利益谁来保障呢?这一次,我们改变讲故事的方法,看看国际上的巨头是怎么做的。

  无论是飞利浦的总裁,还是巴斯夫的董事长,谁都知道到中国去投资意味着技术流失。这些天,中国即将试车自己的磁悬浮,这在德国引起了轰动。可是,西方企业仍然涌向中
国,这是为什么呢?

  德国《世界报》指出:中国某些工厂伪造鳄鱼牌衬衣、罗莱克斯手表,他们造出无论前面还是后面看上去都跟奥迪一模一样的汽车,一种仿西门子有轨电车车辆已在中国马路上行驶。德国企业咨询公司Accenture对200多家化工企业作了个民意测验,这些企业把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视为跟中国做生意中最大的问题,第二和第三位的才是当地的官僚主义和基础设施不好。

  德国企业认为,“我们给中国送去高科技,然后他们就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涌往中国呢?答案很简单:那里有13亿消费者,有近10%的持续经济增长率,扮演着亚洲经济中心的角色。2002年来,中国是德国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非欧盟出口方向国,去年头9个月德国对中国出口了225亿美元的商品,是中国第五大的进口来源国。从1998年来,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能源
化工
巨头RAG董事长维尔纳·穆勒尔说:“不到那里去显然是个错误。”该集团下的德古萨公司在上海化工区里有着自己的工厂。巴斯夫在南京投资29亿美元,跟中石化合建了一个工厂,这笔投资创造了该集团投资史上的最高纪录。该合资厂的德方总裁布鲁门贝格说:“下一个工厂我们要做得更好。”空中客车要在中国建一个造短程飞机A320的工厂。该公司的上级EADS总裁恩德里斯早已认识到,中国人早晚将建造自己的客机。他认为,拒绝提供技术,无论对空中客车还是中国都没有好处。

  飞利浦公司表示,他们看到了中国在法律意识方面的“巨大进步”,困难的是落实已有的法律,但用抱怨来对立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跟中国政府合作,而不是跟他们对着干。”

  药业的情况同样如此。伟哥生产者、美国辉瑞公司说,他们在中国同样遭遇到“拷贝”,但情况在改善中。现在受专利保护的药品也进入了中国去生产,这在不久前还是药界所不敢做的事。一个企业咨询公司说,西方药业在中国挣了很多钱。

  《世界报》的结论是“总而言之:光研发创造性的产品是不够的,最终还是得让它们进入市场。比如磁悬浮。”

   (撰稿:陶灼)

  发达秘笈

  ●研发的目的在于生产,无法物化的专利分文不值;

  ●只要能赚钱,做些牺牲又何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