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日本靠新经济复苏 高枕无忧尚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 18:35 国际先驱导报

  此番日本大选,小泉大打以邮政改革为代表的经济改革牌。那么,经济改革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刘军红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9月26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做政策宣示时,用一个双重否
定表达了他的经济改革决心:“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小泉此语源自此次大选前后日本经济的诸多利好:日本内阁上调4~6月的经济增长率;央行宣称经济已经走出“漫步舞池”;日经股指接连攀升,呈现4年来最高行情。

  美国模式已见成效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新经济”盛况,日本经济则演绎了“十年衰退”的悲情。这种反差体现出冷战后美日经济模式的“时差”。在全球大竞争和资金大移动的背景下,美国经济的新模式又成日本经济改革的新样板,日本经济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

  1997年,桥本政权拉响“日本版金融大爆炸”,到2001年,众多名牌银行消失,形成资产规模跃居世界前列的四大金融集团。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还通过修改商法,推动企业相互“减持”等措施,改变了战后日本企业相互持股的股本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式经营模式”。

  金融制度与结构的完善使日本的资本市场规模扩大、厚度加深。1999年2月,日本央行实施“零利率”,2001年后,又搞基础货币总量放宽政策,使金融环境极度宽松,从而使扩张财政的做法淡出宏观调控舞台,为民间因素主导经济增长,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政策环境。

  2002年,为实现全国均衡发展,日本政府推行“地方特区试点”,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各自特点搞特色改革。中央政府只给政策,不给财政援助,以“无财政投资型”特区,开启被政策封存的内需,促进民间资本流入市场。

  在美国经济衰退,迫使日本企业加速对亚洲投资,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腾出空间发展新型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这不仅带动了设备和零部件出口,加快国内研发等“软产业”发展,也使日本企业通过亚洲生产基地,绕开贸易壁垒将产品输入美国市场,通过“伪装国际收支失衡”使日本获利不少。

  复苏带有“新经济”特征

  在改革背景下,此番日本经济的扩张带有“新经济”特征。

  首先,此番扩张表现为以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为主导的自律性复苏。第一季度内需占总增长因素的2/3,第二季度更高达75%,外需仅占25%。今年第一季度,日本个人消费增长1.2%,出现自1997年以来时隔8年的最高增长。

  其次,企业利润率明显提高。在这次扩张中,

股票市场呈现了积极的景气风向标作用,先于景气率先上扬,增强了市场信心,同时,也反过来刺激企业扩张投资。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新兴产业群形成,产业竞争力增强。以无线网络为主的IT产业及软件产业,以及以电子预警、通信系统、战机研发系统等为核心的现代军工产业迅速上升;以石油开采及其设备生产等能源、环保产业强劲扩张;以三大汽车巨头为代表的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突出;以面向亚洲市场的运输、物流业蓬勃发展;以地方特区为特征的国内产业群,如教育、出版、信息服务、市场调研、医疗卫生等新兴服务业成长迅速。

  高枕无忧尚早

  尽管当前日本经济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态势,但并非“一派莺歌燕舞”,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日本经济的第一大风险就是巨额财政赤字。迄今,日本政府负债约为GDP的1.5倍,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财政支出巨大。小泉上台后虽然强力抑制新增赤字国债,但并未根本解决问题,庞大的政府机构每年蚕食巨额税收。2006年以后,日本将进入人口绝对减少时代。

  此外,在石油等国际资源价格上涨背景下,日本经济潜伏通胀风险,金融政策面临严峻考验。尽管,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企业间物价上涨,有利于缓解通货紧缩困境,但在利率政策僵化、基础资金总量不断升高,骑虎难下的形势下,一旦进口价格和国内服务价格下降的因素被吸收,原材料价格全面向下游产业以及最终消费转嫁,潜在的通胀将可能浮出水面。特别是,近期,日本的主要城市地价、

房价开始回涨,而外资和不动产基金热浪不减,一旦与世界性
房地产
泡沫相合流,其僵化的金融政策如何应对,已令日本政策当局备感危机,恐怕难以高枕无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