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6月5日会场上午实录(7)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 23:27  新浪财经

  我上次谈的是VC的产业价值,这个价值在过去一年有什么体会,今天我花很短的时间和各位做一个分享。首先报告的是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海啸当中,我们建银国际业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30%,我们投资企业平均的IPO回报是29%,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在海啸当中能够壮大,我们是业绩投资第一名的投资银行,我们有几个体会:

  产业链依然是我们需要培育,完善的产业链对项目的筛选、储备以及谈判的质量,以及对项目的执行或者退出的质量和效益,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完善的产业链不仅包括资金、人才、项目、市场和机构等战略的客观因素,还包括了战略、策略、政策以及机制等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负荷起来,造成了我们从项目筛选到资金退出的完整产业链。

  作为全球第二家市值全资的投行,依靠的是国内建行14000个网点形成的联动机制,和近5万亿贷款和数百万客户的项目基础,这是我们抵御海啸、成功运作提供了基础,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国内和香港子公司的范围,从VIPO到IPO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是客观上完善产业链的方面。从主观上看,过去一年当中我们在前十月份,几乎没有对外进行大的投资,当然这也是以我们对市场判断所采取的策略。

  从去年开始,我们加大了对中国区的直接投资和投资力度,尤其在产业链条当中,我们选择可进可退的环节,事实证明我们从完整的产业链条中选取一个进行突破是成功的,我们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3%,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完整的产业链条对于应对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投资策略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我们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环境的变化,国内的PE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中典型的是PE投资是两头在外,所谓的资金在外,退出在外。随着国内流动性的不断充盈,还有A股估值的不断走高,两头在内已经初步显现,这也是一个现象。刚才交易所的陈总讲到,创业板的推出恰恰就是这个因素,为了顺应这个因素,我们在国内筹建了基金,大家留意到中国首个医疗产业的基金,和财政部筹建的文化基金,还有航空集团筹建的航空基金,这几个基金合起来是200亿产业基金的规模,也是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

  第三点,是一个感受很深,是老声常谈也是非常管用的策略。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充分运用周期平滑和周期轮回的策略,我们的投资一定有一个先后顺序。比如说经济的复苏阶段,一定是基建领先,我们把握脉动,投资一定会成功。我们投资中国建材等水泥企业,为我们奠定了基础。应该说在危机当中有这样的收获是非常高兴的。

  第四点,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应该说对我们投资对象的财务增值和综合增值的服务能力也是应该努力培养的。我们建银国际和国内商业银行的平台不同,从商业银行的贷款开始,到我们投资的边境,到最后的财务顾问,乃至今后上市以后的交易并购,我们可以提供一揽子的综合服务,无疑为将来新的投资当中提供新的平台。

  最后一点,我们感触很深,也是市场明显的特征。PE的投资谁都会投,但退出确确实实是一个决定受益,“会买是徒弟,会卖是师傅”的情况。国内的IPO、香港的IPO、全球的IPO都处于等待恢复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下,VC和PE的资金退出另辟蹊径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刚才我与德意志老总聊的时候,我们退出的非常重要的渠道是通过借壳上市,投资香港为中国总公司在海外借壳的案例,到去年底为止,我们的投资一直在熊市的情况下也有很好的退出渠道。

  我就今天的主题在有限的时间和各位的分享,把时间交给下面各位演讲嘉宾。

  李兴华:感谢胡章宏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德意志银行集团,环球银行中国区主管董事总经理王仲何先生。王仲何先生全面负责德意志银行在中国的业务,操作超过300亿美元的投融资项目,下面有请王仲何先生。

  王仲何: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再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盛会,从第一届开始都参加了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今天的题目是培育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经济的增长,我们都知道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从宏观经济GDP结构的变化和规模的增长,就是投资消费等各种元素的变化和增长,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倾斜,金融资本市场资金融资,科学进步的进一步发展,自然资源、能源发展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增长放缓、减缓、为负的大环境下,如何打造中国的经济增长点,这里面有很多的专家、很多的机构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国家也有相应的政策陆陆续续出台。从投资银行界的角度,包括就今天的主题来说,和大家谈谈从PE的角度,VC界的角度如何支持、协助打造中国新的增长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个宏观的观点看一看,PE也好、VC也好,本身的发展我本人认为就是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中国金融服务、投资业的发展,直接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增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二,直接、主动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发展。我们想一想,在几十年来,很大的变化中,因特尔的变化,在信息革命当中也是一样。我举一个例子,从消费比例、新能源产业,我们现在看到的活跃的中国领域里面的企业,或者在产业里面非常活跃的领头企业当中,都在背后有着PE、VC,可以体现出结构的变化,新导向的变化当中都有VC/PE的介入。为什么呢?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两个因素对VC/PE的投资者、投资机构来说两点的偏好,大家需要注意。第一比较喜欢创新的企业,有增长、有前景、有创新的企业,VC/PE是非常看好的;第二,相对而言风险偏好,我的理解对VC/PE来说,对传统的投资基金或投资工具、融资工具,对风险的偏好是非常独特的,落实在各个不同的阶段方面也有不同的风险偏好。而且所谓风险偏好,我的理解是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判断和取舍,这一点不得不承认PE也好,VC也好都有独特的见解,或独特愿意承担未来不确定性,但是不确定性能够导致未来超额回报,或者革命性发展的机会,不是VC/PE都没有这样风险偏好的态度。

  回过头来再看看对于产业和经济增长,PE在国内最近经济周期当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家想一想,我们看到所谓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些上市公司都是在基金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些地区和国家主导的基金,都投到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过程中。我们再看看所谓创新的概念,大家刚刚说到比较农业经济,可能没有新的发展领域,但是VC/PE在新能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生物科技没有VC/PE的推动,在商业化过程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再看看大家熟悉的百度、阿里巴巴等新媒体和新商业模式,无一不是通过比较好的基金投入,使得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所以,从产业结构来说,基金起到活跃、领先和带头作用。对一个真正的企业来说,因为从微观来说,基金对宏观的变化影响、作用落在微观企业层面,直接得到体现。比如投到新产业的企业,这一点来说也没有什么特点,我觉得更大的特点相对一般来说,一个更重要的是基金的投入,无论是被动也好、主动也好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迫使它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的话,首先这些企业不可能得到基金的青睐。在此基础上,基金的介入也会时时关注企业的发展,时时关注企业下一步的运作,这样整体提高了企业在资源运作、管理方面的能力。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或者说大家看得比较清楚的,在整个产业链或价值链上面,我们作为基金都起到了促进带头作用,从早期所谓的天使基金,到慢慢的风险基金、增长基金、发展基金,不同的IPO,IPO之前的投入,包括IPO以后重组的,或者杠杆式收入,基金都起到了作用,使得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使得企业利润的发展,在过程中改变了产业结构,工业的发展,或者国民经济的增长。我们认为,从VC/PE自身的发展,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点的一部分,而在众多经济增长点里面有消费领域,有新科技等等,PE基金的发展起到了领先、带头和促进的作用。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些新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新的资本、基金来源的渠道合理分配,新产业的发展,刚刚提到生物科技、新农业都是非常显然的,最终落实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特点的提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