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其仁:周其仁:现在的减税力度不够(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 09:42  新浪财经

周其仁:周其仁:现在的减税力度不够(2)
  2008年,由金蝶软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08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活动。图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全球和发展中国家都是缺少资本的国家,发达国家资本雄厚,现在非常有意思,是缺少资本的国家大手把钱借给美国,而最发达国家是债务国,这个事情我们不理解清楚,我们是很难懂今天全球形势。至少中国也是一个美国的主要债权国。我们1.8万亿、1.9万亿外汇储备当中相当一部分购买美元资产,包括美国的国债,包括美国政府支持的债务,包括两房,也包括股东一些债和股票。中国把钱放债给美国,这个钱从哪里来。(图)这是90年代中中国形成越转越强的螺旋,第一个环节产生了大量的顺差,中国无数的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跟国际市场接通以后,学习能够非常强,我们有显著成本优势,就把这个顺差越做越大。这个顺差就转化为我们巨额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是惊人的。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是4千亿美元。也就是三年以后,2007年底我们就高达1.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大量变成美元资产,这是三个螺旋,把这个螺旋倒过来看也就是美国螺旋,美国一方面是高额的逆差,一方面大量的债进了美国,美国国内资金充足,流动性泛滥这个旋,我们先把中国的旋搞清楚,中国的旋是有道理的,我们作为一个常年没有外汇创汇能力的国家和经济,到今天我国人民和产业界还把把创汇看成非常正面的事情,这当然是对的,因为手里有外汇总是一种购买力、总是一种资产,总是在国际上话语权。20国集团会议,中国地位越来越重要,20国会议银行财长会议,破天荒把中国放在第二个发言人的地位,而且中国去的还是央行副行长,没有料到美国讲完就是中国讲,什么道理?就跟我们巨大的外汇储备有关,但是这个储备数量一旦非常大的时候也会带来挑战。

  我利用这个时间讲一点,这张图上有两条线,一条线是我们年度创造经常向下的顺差,到07年底我们已经占到当年GDP的12%,创造了出口导向这种经济模式的日本,当年这个比例最高不过4%。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在百分比的指标上3倍于当年的日本,我们达到国内GDP的12%,从右边轴来看,我们累计外汇储备已经占到我们GDP45%。在座很多人可能不清楚这个多了有什么不好?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这里面的每一个点都是美元,美元在中国国内是不能花的,必须换成人民币来花,必须跟中国的央行进行结算,这里每一个点都要乘上用汇率标明的数,无论是8.26元,还是6元多,要放大人民币冲到中国市场上来。我们所有在座公司创造的外汇收入进入中国都会变成7-8元以上的人民币,这个变量就是引起经济形势重大变化的一个结果。

  我们看看景气波动的轨迹,什么时候外汇迅速上涨我们是有利的,什么时候变成了挑战?一般说来我们上一个景气的周期,1997年中国进入所谓通缩,为了治理上一轮通货膨胀,货币银根偏紧,带来货币流动性不足。当时中国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主动把人民币贬值,因为人民币一贬值,中国国内的生产成本跟国际市场就打通了,就没有本币高估歪曲,出口迅猛开始抬头。现在看来做的是对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经从1994年大概5元多钱,一下子贬值为1.78元,主动的贬值靠近市场均衡汇率的贬值刺激了中国的出口,但是中国还采取国内经济调控的重大调整。一个方向就是像今年4万亿一样,大手国家发债,然后用国家发债做资本金,国家发了债,加上银行的储蓄,配套起来,我们就把中国的高速公路系统修成了,我们修了很多电站、港口、码头,为下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基础设施的基础。这些发的债,启动国内投资项目都带动了国内的产业,带动国内的供给,带动国内的消费,但是它是慢慢起作用的,大概1997、1998,一直到2003年,国内就比较旺。第三在上一轮通缩的时候,中国启动了一些实质性的改革,国有企业原来从来没有听说过破产下岗,从来不行就是财政背,财政背不了银行背,银行背不了让股市背。1997年把大量企业重组、破产、改制,这就把一些在原来不太强有力的体制下的资源解放出来,这个力量加上民营经济的兴起,中国经济的活力在中国进入WTO以后是逐年在累积,大体到2003年,中国就面临一个坎,外需很旺,内需也开始旺,两旺在决策方面就觉得总量可能过热。所以2004年以后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就面临较大的压力。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