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中小企业B2B金融服务合作论坛实录(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 15:15  新浪财经

  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不是盲目的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十一五”期间国家中小企业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依靠数量扩展转变为质量的提高,因此对银行而言,根本目的也并不是简单的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而一定是支持那些可支持的,支持那些该支持的中小企业。结合中小企业特点,结合国家的政策导向,结合银行风险和效益的要求,我们将着重支持三类目标中小企业。

  1.配套型中小企业。

  2.集聚型中小企业。

  3.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我们认为这三类中小企业在不同区域广泛存在,并且代表了我国现阶段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首先,解决这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将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并且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我们认为上述三种发展模式的企业存在鲜明的特点。

  1.对配套型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与核心企业相对稳定的业务关系,更容易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和成长型。同时它与核心企业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2.对集聚型中小企业而言,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市场,在产业政策、资源配置、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能够得到更多的保障。一些发展较好的集群,具备了良好的内部管理。

  3.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言,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企业所拥有的持续开发创造的能力。对此有国家的专业部门给予确认,此外,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企业,由相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有各种政策资金给予扶持。

  模式化的市场使得银行开展模式化的经营成为可能。我们模式化经营的主要内容包括集约化的营销和受信,根据市场的特点开展资讯评估以及风险的切分管理。

  首先我们依托各种平台开展集约化的批量的营销,这些平台包括核心企业、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园区或专业化市场,科技孵化器、电子商务平台,担保公司、租赁公司、仓储公司等等。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中小企业的贷款经营成本,同时在受信信息的管理方面,协作单位也提供了支持的作用。

  其次,我们依托产业化集群和市场,给出更为准备的受信评价,从而使得我们的评估是真正针对中小本身的信用,而与供应链融资,担保公司担保等结构性信贷产品有所区别。

  大家知道后者实际上并不是对中小企业本身的信用,它的浅台词是中国企业信用不足,或者银行无法作出评估,从而使得这些产品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如费用过高,需要加入第三企业监管等等。

  第三,依托受信平台,将中小企业受信风险切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的风险,并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分别实施差异化的管理,从而实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尤其是通过强化中观风险的管理,有效缓解微观管理的压力。

  所谓中观风险,核心企业经营状况变化带来的风险等等,如前所属,这类风险与中小企业发展高度关联,同时它们更容易被银行监控和管理。关于我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探索就向大家汇报这些。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