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吕巍刘坚曹章武聊EMBA发展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 10:10 新浪财经

  

吕巍刘坚曹章武聊EMBA发展实录

  2007年7月31日,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巍、《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携手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作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图为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7年7月31日,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巍、《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携手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作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以下为本次聊天实录。

  曹章武: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中国EMBA发展五周年系列论坛的第三站,非常有幸邀请了两位嘉宾,一位嘉宾是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吕巍教授,另一位是《经济观察报》的总编辑刘坚先生。欢迎二位,也非常感谢新浪的网友长期以来对于我们论坛的支持。今天我们依然继续我们过去的话题,共同探讨中国EMBA项目发展五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以及五年以来摸索出来的经验。

  过去大家一直说EMBA这个项目是从国外引进的项目,引进以后在本土生根发芽,我们到底学到了国外哪些先进的模式,从培养企业家管理能力、管理思维方面,到底获得了哪些成就,今天就请二位嘉宾给我们做一些解答。

  首先请吕院长给我们解读一下安泰“饮水思源,点石成金”的文化理念是怎样的?

  吕巍:“饮水思源”是我们交大的校训,主要使得我们交大所有的学生都记住这个。无论是管理还是其他教育,都来自国家和学校的很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也希望这些学员最终在毕业以后,能够用他们的知识,去服务于这个社会,发展国家的经济或者其他的科学,最终来回报社会和国家的付出。

  另外一个方面,“点石成金”,首先要指出的,我们所谓的石头最起码都是宝石,因为能够进入交大的都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希望我们这个学校能够是一个宝石的加工厂,使得他们能够在未来更加光明灿烂的发展。

  曹章武:交大是第一批举行EMBA项目的教学工作的。据我了解,交大跟很多国外的一流商学院也有合作,您觉得从这些合作我们学到了什么,又感到有哪些不足?

  吕巍:我觉得我们首先学到的是国外的商学院在EMBA项目上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比如我们和麻省理工学院一起合办培养制造业领袖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中国的制造业培养高端的未来领袖,把管理教育和工科的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在EMBA教学中我们和南加州大学有很大的合作,总共项目目前差不多有一半的学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我们学到了非常好的国际化的办学经验,非常好的整合课程的经验。另外一方面,通过国际合作,大量的培养了我们当地的老师,并且有可能的在教学上增强了研究和互动。所以我们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在和国外的学校学习,特别是在教学方面发展更快一些,在研究方面要继续学习。

  曹章武:在《经济观察报》举行第一届商学院院长论坛的时候,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提出一个观点,说我们很多学校和国外的大学共同合作EMBA项目,有一点做招生代理的嫌疑,您认为上海交大在和国外的大学合作当中,主导权有多少?我们是不是在替别人做招生代理?

  吕巍: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都是希望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然后更好地服务当时的市场。今天我们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引进了技术,而且创新了技术;不仅服务中国的市场,而且服务全球的市场。

  所以我觉得对于教育的国际合作,也应该有更多客观的看法。它应该分为几个阶段,交大也是如此,我觉得最早的阶段应该是以学习为主。

  但是第二个阶段,是更多的互利互动地交流。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合作,我们现在在新加坡有中国唯一一所大学,在那里有EMBA的教育,也有着良好的口碑,同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交大也有他们的EMBA的教育,双方教师分别承担着科研和教学的工作。

  到了第三个阶段,我觉得应该以我为主,发展我们自己真正的EMBA教育。我们去年和麻省理工大学合作的制造业项目,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自己当地的教师送到美国去,跟美国的教授一起发展适合中国教育的教材,然后由中国的教师来教一个非常国际化的项目。这个项目不仅是我们自身教师在主导,而且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变成强国的必经之路。

  所以我觉得应该客观地看待在国际合作中在不同的阶段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我相信在未来,中国的管理教育一定能够为国际教育提供很多的经验。

吕巍刘坚曹章武聊EMBA发展实录

  2007年7月31日,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巍、《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携手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作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图为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曹章武:清华经管目前是国内唯一一所通过了AACSB认证的大学,交大也正在申请报告的认证过程当中,您怎么看待国外的排名对中国商学院的影响?

  吕巍:我觉得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商学院教育的发展,作为我们交通大学,包括一些其他的一流商学院的眼光,已经从中国一流,要走向国际标准,这个背景是很清楚的。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融入全球文化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提供的服务对象是国际化的,我们生产的产品也就是我们毕业的一些学生,他们面临的是国际化的挑战,所以将来的中国商学院的衡量指标,更多的肯定是一个国际的标准。从这个情况来看,一流商学院应该向国际商学院的标准去靠拢。所以交大目前已经加入了美国AACSB,也加入了欧洲的EFMD,同时也参加了国际MBA协会,还参加了国际EMBA联谊会,同时也是亚太商学院协会的会员。我们几乎是主要的商学院的联盟或者协会都参加了,我们并不是说要全盘西化,但是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至少是按照国际通行的商学院的规则来进行我们的管理和教育。就像中国加入WTO,就必须要按照这样一定的规则去行事。所以交大正在积极的努力,在扎根自己土壤的同时,要向国际靠拢。所以现在我们也正在进行其他的认证,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国际标准的所谓认证过程,无论在管理上、研究上还是教学上都能来促进学院的建设。。

  曹章武:有的商学院提出有中国的特色,中国的文化,那我们要不要有我们自己的体系和标准?

  吕巍:我觉得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对整个商务环境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我们肯定要吸收自己的精髓,因此在我们的MBA的教育当中我们就要求老师有很多中国的案例。我们甚至要请很多好的老师来讲国学。我们整个商学院教育,实际是为全世界提供了共同的语言,那么法律、财务方面必须是共同的。所以我们更强调我们应该遵循国际标准。就像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餐已经开始分食制,已经开始也有开胃菜、主菜和甜点,但是可以用筷子吃。所以我觉得我们要走一条结合的道路。

  曹章武:您觉得在中国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合作当中,包括合资企业,怎么来跨越文化的差异?包括商学院和商学院的合作,文化差异怎么跨越?

  吕巍:我觉得第一步还是要更加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要承认差异。第二点,我觉得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学校所在的环境对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每一个学校,每一个企业都要做很多当地化的工作。我记得很清楚,在天津有一个很大的摩托罗拉的工厂,以前那里可能有上百个美国派来的专家,现在可能只有几个。因为当地的人经过国际化的训练,已经既能够适应美国的管理风格,又能够熟悉中国的商业环境。

  在学校里面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自己的商学院的老师,都派出去了解国外的情况,同时我们也请了很多国外的教授或者研究人员,和我们一起工作。只要是抱着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宽容,并且不断的去融合的这种精神的话,我相信应该是可以走到一起的。我本人大概走了蛮多的国家,跟各种人打交道,我会感觉吃的东西不一样、有些问题的看法不一样,但是我没有太多的感觉在工作上有很大的观点的不同。实际再一次地证明,无论商学院还是企业,都要进行国际规则的基本思路,只要遵循基本东西,工作和交流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曹章武:据我了解,有很多合资的企业,甚至外国的独资企业到中国来出现了亏损,您认为是不是文化差异问题造成的?

  吕巍:文化差异是一部分,战略目标也是一部分。我觉得双方领导都需要有很大的智慧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失败的案例举了一两个,但是我可以举出十个成功的案例,看得出合作的很好。所以领导人的智慧以及自己的国际眼光是很重要的。

  刘坚:其实简化来说就是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问题。我觉得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对有抱负的中国企业来说,一定要有中国化的全球意识。因为未来不光是离开中国之外的市场是全球市场,实际你的中国市场也是国际市场。所以你没有那样的一种视野是肯定会有很多问题的。包括刚才谈到的文化差异,或者文化冲突,只是你融入这个全球时代当中的一个部分。

  曹章武:我们商学院教授在平时做科学研究的时候,是不是跟着研究文化差异,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

  吕巍:我相信这个问题是涉及到我们每个领域的。我自己搞营销的领域比较多,比如我在美国的时候,发现美国人强调营销比较科学,强调数据,非常的简洁明了,因为他有律师、财务人员一起参与,是以法制为基础的,不需要花费时间维护销售人员和客户的个人感情。但是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营销活动中,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个人的交往,通过一些社会活动来增加情感。所以我觉得现在好的合资企业也都学会了这一套,也都学会了和中国客户需要慢慢来,因为中国人的所谓生意,首先是建立情感和建立信任,然后才有合同。我们的合资企业,现在突然之间在这个方面也变得非常地习惯于中国的这种做法。

  实际上,美国的做法也不等于欧洲的做法,欧洲又有欧洲的做法。我是觉得几乎每个领域都有这个问题。

  曹章武:在我们中国的EMBA发展五周年这样一个阶段,您觉得我们和国外的EMBA这个项目有什么样的差距?

  吕巍:第一位的差距还是EMBA的师资。我说过培养EMBA的教师,我个人初步的判断是需要花费15年到20年。中国的EMBA才五年。所以我相信我们教师在国际化的程度、实践的经验、理论的造诣和对前沿问题的研究上还是有差异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来自于我们的学员。我自己亲身在一些好的商学院,比如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EMBA教育,学员整体知识水准国际化程度和管理程度实际上是比较好的。并不是说中国现在的EMBA学员经验不足,他们可能已经有跌打滚爬的经验,但是以前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规范的程度,可能和国外有着差距。还有我们学员的结构组成问题,在国外的好的EMBA项目里面,本身的学员组成已经是非常国际化了,但是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准。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我们现在还处在不断的探索怎么样去教育,用什么样的案例,用什么样的方法当中。但是国外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创新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所以这个也就是交大现在在和国际合作的一个要素,就是我们希望学习。比如说南加州的EMBA,他们这几年的EMBA排位非常好。他们的一大特点是,现在已经没有单纯讲课了,完全是问题导向的课程,这个课程分别是企业诊断,战略制定,运营诊断等等。

  所以我觉得从师资,从我们的学生,从我们教学内容和方法各个方面,我们和国外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们还需要加快朝前面走。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