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原创与责任:民营企业的软竞争力论坛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 11:49 新浪财经

  

原创与责任:民营企业的软竞争力论坛实录

图为原创与责任:民营企业的软竞争力论坛全景。(图片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届中国管理100年会暨“双十”推选颁奖典礼于12月2日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整个活动以“新财富观:社会责任价值共创”为主题,将就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职业经理人的价值体现、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商学院院长把脉中国经济等话题,进行思想互动、价值互动。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年会。以下为原创与责任:民营企业的软竞争力论坛实录。

  下面进入头脑风暴、智力分享的精彩环节。大会第一场论坛的主题是“原创与责任:民营企业的软竞争力”。有请论坛主持人王巍先生,他是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福特姆大学经济学博士。他直接策划、组织了中国几十家大型企业的改制、重组、承销及并购业务;在创办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企业重组与并购操作等方面经验丰富。

  同时请出我们的论坛嘉宾

  蒙牛集团董事长 牛根生(Blog)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正荣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沈南鹏

  正泰集团董事长 南存辉

  分众传媒CEO 江南春(Blog)

  中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兰世立

  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黄鸣(Blog)

  英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蓝春

  主持人(王巍):我在这里再做一点介绍,很多已经知道了,是业界的精英人物。非常荣幸跟大家讨论这样一个有关责任的问题。大家都很清楚,社会责任最近一年时间非常热,这本来一个企业很热闹的一个事情。随着最近3、4个月,我注意到十几个部委都下了规定,都非常严肃的提到这个问题。一个是今年年初《公司法》已经把社会责任正式写入,所有的公司必须负公司责任,而且接着十几个部委管理办法中提出要把社会责任作为考核指标,而且提出很多标准。这样就提出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家发自内心的激情,是一种责任感,还是一种政府管理的手段?最近一个部委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不执行社会责任,将失去这个资格、那个资格,社会责任变成了宏观调控的手段。今天我们想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跟我们企业家来聊,因为这些企业家从名单当中大家可以看到,来自五湖四海,而且产业是完全不同的,有做天上的太阳能,有做飞机的,也有做地上的,牛总是做奶,有做房地产的,也有做高科技的,也有做传统的产业的,五花八门都坐在这里。这些江湖人物凑在一块儿,我们想听到的是这些企业家从内心里到底怎么理解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在刚才预热时,几位企业家已经产生不同的理解,我们想把这样的讨论从刚才的贵宾室里延伸到会场上。我想对企业家提出今天的要求是,说内心话,坦诚、轻松就是今天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得起观众。

  首先先从博客的讨论开始。大家现在都说博客,博客现在是很多企业家来表达自己在工作压力之外内心真实感受的一个渠道,我们在座很多人都写博客,其中两个人,一个江南春,这是文学才子,又是做传媒的一个领域之王,他的博客中表达什么?另外像黄鸣,也善于写博客,我也看过,他们有不同风格,我们想请这两位谈你们写博客要表达什么?你们在博客中体现你们个人感情是什么?江南春先开始。

  江南春:很抱歉,我的博客没有多少社会责任感。我的博客被认为是功利博客的代表。我的博客主要还是阐述一个新媒体形态不断在诞生当中,媒体业不断在变革当中很多思考模式的改变,我的博客主要是用于推广某种理念,我主要是广告理念式博客。为了掩盖我的功利博客色彩,我隔几天加一些我写的小诗。证明我以前出身是好的,出身背景是洁白的。谢谢!

  主持人:黄鸣你怎么看你的博客?

  黄鸣:主要是加强自己跟社会的沟通,另外把自己的教训告诉别人,不要再摔跤了,或者哪是条好的路。现在痴迷博客,但是也怕博客,经常挨口水。大家都知道说假话糊弄糊弄人,说大学生的前途都很好,这样大家都会很高兴,但实际中的情况却是不高兴的。有几件事不高兴,一个是大学生成长,告诉他们成长的道路将来很艰难,要走很多路。讲话讲到马儿的问题,有一句好话,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现在就是这些人的心态。当揭穿一个虚妄的梦想,口水就来了。我自己不怕,但是我后面有一个企业,有一个品牌。如果通过恨我,来恨企业、品牌,这是我受不了的。所以我的博客现在开始趋于轻缓,有人说我不对劲,软了。还有我做太阳能的广告,人家骂你,你拿这个做广告唾弃你。我捐赠太阳能都不行。当然这是一部分人,你必须承受这种压力。我曾经捐赠太阳能产品,有一个网友在评论上说我过去还很尊重你、敬佩你,现在我不行了,现在我鄙视你。你要是捐钱、捐跟你产品不相关的事情我更敬佩你,如果你捐太阳能产品,我特别鄙视你,以后再也不看你博客,再也不买你产品了。所以,我也是很困惑,但是还是要做。

  主持人: 这是表达了自己每一个人做企业的感觉,一方面对社会,同时对自己两难的选择。比如谈到广告的问题,大家希望都不去硬性做自己的广告,但实际上作为一个商人,如果不让社会知道是无法卖出去优秀的产品的,如果你的产品比别人更优秀、更优质,如果你不去宣传,实际上也丧失了一种责任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黄鸣:其实要理直气壮。比如现在太阳能,我们提出一个口号,为了子孙万代的蓝天白云你应该用太阳能。结果做了太阳能广告,没有卖自己的广告,产品卖不出去,市场起不来,还是做不到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加了一句,为了子孙万代的蓝天白云,你可以不用皇明,但是你应该用太阳能,最后还是宣传了皇明。

  主持人: 你怎么看对江南春的指责?

  黄鸣:你愿意做广告,如果做得不巧,没有人看你,没有什么可指责。只是广告少一点,效益差一点。他是做广告的,会教我们怎么样既做广告,又增加点击量。

  主持人:江南春,分众和聚众合并以后很多人认为是垄断,现在我们不谈这个问题,我们谈的是当你对一个社会传媒有这么大作用力的时候,你的内容包括个人倾向会不会通过公众媒体会影响社会?会不会绑架大众?

  江南春:我们比较单纯,从来不影响别人的价值观、世界观,这不是我的工作。我只影响人家对口袋的观念,你的口袋上贴什么品牌我们是影响的。分众传媒作为纯广告媒体,它对别人的社会责任感来说是帮助广告主省下钱,把企业的利润做得大。我就仅仅是这点功能,谢谢。

  主持人:蒙牛的牛总和尚德集团的施总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奇迹,两个人有强烈的对自己产品的一种使命感。蒙牛的老总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不断推广,把中国的牛奶文化推广成为主流,现在太阳能文化也在开始兴起。我刚才想把他们两个的激情能够在这样一个环节上表达,因为他们的梦实际上是充斥着一种责任感,能不能请牛总和施总讲一讲。

  牛根生:刚才在贵宾室有两个要求,一个是不让说外语,一个是不让做广告。社会疆域的大小、人数的多少是责任大小的关键,这是第一主要的方面。另外一方面,说你自己是不是通过社会更多的方方面面的负责任,来体现自己的责任?这个我觉得是最主要的。过去中国的皇帝很多,有的死了以后埋的东西不少,你说秦始皇就埋了多少?内蒙古也出现过,但是据说大小陵墓建了80多处,尸体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所以,我自己感觉到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是金钱却能把人带入坟墓。世界上80%的喜剧跟钱没有关系,但是80%的悲剧都跟钱有关系。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亿万富翁也有难过的时候,乞丐也有高兴的时候。

  昨天我也上了一下博客,陈彤要求我们上博客,题目就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奶为先”。

  施正荣:谈到责任,回国五年,从创办自己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己在做企业的过程中负责任,尽管原来每天都在做责任的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社会负责任。但是如果把它总结概括起来,我认为责任对企业来讲应该是一个企业的职责。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每一个员工有他的岗位,公司付你这么多钱,你必须干那么多活,这是你最起码的责任。我觉得一个企业,你如果真的是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应该把这个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职责。为什么这么讲呢?

  首先一个企业要雇佣大量的员工,在雇佣员工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为社会承担了责任,尽管这是很基本的责任,这种责任是帮助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同时纳税是每一个企业最起码的责任。我为什么讲“起码”,起码是每个个人收入都要纳税,那企业更应该纳税。其实企业是一个小社会,我们招聘那么多员工,我们为了提升企业的能力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员工、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还有一点,我们是在制造产品、创造价值,是为社会提供物质的一种财富和产品,有些还涉及到国家的机密和国家的一些关键的产品。

  我觉得一个企业的职责在什么样才能体现出不是讲在嘴巴上,是在行动上,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你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的时候就看你怎么选择。你说我是从事一个纸制造的产品,有大量的污水要排放,你是很自愿地按照要求甚至是超标把水处理好?还是偷偷摸摸放,为了降低我的投资成本,为了这个企业盈利更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以主人公的态度,应该以社会的责任为己任来处理好这个问题。

  谈到尚德太阳能,我是一个科学家出身,从来没有想到会成为一个企业家。就是在当今社会的情况下,我感觉到五年之前能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专长,能够制造出太阳能发电的产品,能够缓解人类的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甚至于地球变暖等等一系列人类生存所面临的挑战,所以我才回到中国,创造这个企业。尚德在过去五年当中,之所以能够这么迅速地发展,也就证明了我们这个社会对我们这个产品需求的迫切性、爆发性的需求。所以,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为人类生存创造了价值,谢谢!

  主持人:施总刚才讲演得非常严肃,跟刚才在会议室是完全判若两人。我刚才看施总和牛总两个人对着忽悠自己产品的时候,那个充满激情感觉世界要毁灭,只剩下两件产品,一个是牛奶,一个是太阳能。当时兰总就很不满,中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兰总很不以为然,能不能请兰总谈谈你的梦和你的责任?

  兰世立:现在企业社会责任整个社会都参与讨论,是一个公众话题,而且有一种误导。现在好像企业要尽社会责任,是不是就是去捐款,去搞慈善事业,最好的企业家都学蒙牛的牛总把股份捐出去,我提醒牛总,你已经由企业家变成公益家,把股份都捐了,已经不像企业家,都是做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第一责任是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管理好。因为我们作为企业家,本身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管理好。第一,我们养活了很多人,我们交了很多税金。其实我们交税就是最大的社会责任,我们养了人,有很多人就业,也是社会最大责任。尤其是你在一个行业,尤其像施总,做到改变能源,少用煤炭来发电,就是尽社会责任。我们民营航空在中国出现以后,大家知道中国的机票价格大幅下跌,尤其是我们推出了一块钱的机票,一块钱都能坐飞机了,这是尽最大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家没有把这个经营好、管理好,一味强调企业以外的事情是误导。当然如果我们有经营好、管理好企业之外的闲暇时间,有经营好企业剩余的资金,我们去做一些慈善的、公益的其它的社会活动也是很好。当然我说这个东西并不等于东星没有做企业以外的社会责任,其实我们赞助了很多贫困学生上学,也做了很多企业以外的事情。但是我想尤其是中国的中小企业、中国的民营企业,还是希望第一责任是经营好、管理好自己的企业。

  主持人:谢谢兰总。前面几位企业家都在比较正经地谈社会责任的内涵,我利用这个话语权也做一点资料补充,英才的宋社长给我很大压力,我必须做一些功课。社会责任一般欧洲提的比较多,一般把公司责任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最低层面是商业责任,所有公司首先要赚钱、就业,有盈利、有发展,这是最起码的责任,这个责任叫商业责任。然后有余利以后就是社会责任。西方社会责任讲的是要公平竞争,不能行贿受贿,不要歧视妇女,不要剥削童工,社会的照应等,这叫社会责任。然后有使命感的大企业要有第三个层面的环保责任,要研究整个环境,基本大的层次不能破坏地貌等方方面面。一般讲公司责任分商业责任、社会责任。但是有些公司无论做得好做得坏,只要能唱点社会高调,捐几所希望小学就是尽社会责任。或者捐点款,马上就立地成佛。我们社会责任评价是没有基础,是缺失的,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部门不断要求按社会责任为指标,从来不研究商业责任为指标。

  回头来几位企业家都在强调首先做个好公司,然后再谈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的理念。在硅谷有一个很有名的投资家叫吉姆,他用4亿在六年之内连续投了3个公司,都成了10亿美金的市值。在中国也有一大批IT人才在产生,我们今天有幸,在我身边的沈南鹏做了两个公司,一个是携程网,投资成功了,接着做了如家,接着可能还会有公司在他手中成功。我们想这样一个在西方成长起来的投资家,你怎么按你的经验,怎么来看中国的社会责任?

  沈南鹏:我认为资本是无穷的,但是资本的管理者必须是有形的,必须是有社会责任的。 我们这样的资本就应该扶持中国的中小企业成长,再创造几个携程、如家。携程、如家为什么是对社会有帮助、有价值呢?首先刚刚几位谈到,它们是透明的企业,它们是盈利的企业,每个都雇佣了4000到5000员工,而且每年都给国家交了很多税。更重要的是它们打造了一个民族品牌,它们给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我认为这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作为携程和如家创始人,我当然关心我的股价,但什么时候我最开心?并不是我的股价创新高的时候,而是我和一帮朋友在一起,他们和我说,甚至是素不相识的朋友,说我今天用了携程的订房订票非常满意,今天我住了如家感觉服务很好。这是作为创业者、创始人,包括我想后面的投资者,这是最开心的事。

  所以,作为一个基金必须有社会责任感,要打造一批中国百年老店,具有中国民族品牌提供优良服务和产品的品质。

  主持人:一个问题,你也是做基金投资人,现在你见了大量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很多。特别是在不同体制,比如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从你作为投资角度来说,我想你要选择好企业,很重要一个是所谓的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你怎么来评价中国这三类企业按你个人的感觉,你怎么看?

  沈南鹏:其实我感觉过去20年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我记得1994年到香港,我们一般说这样一句话“投资银行不投国企,商业银行不投跨国公司”,为什么呢?商业银行不敢接待给民企,国企也不需要外资商业银行来贷款。投资银行只干这么一件事,我干了这么多IPO,都是给国企做上市,比如山东华能等等。很有幸,继我后尘的那些投资银行家他们今天可能工作里绝大部分是帮助中国的民营企业上市,去香港、美国,包括在国内。这个说明了什么呢?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这些公司成长了,它们的营业规模、利润水平大大提高,得益于中国过去几年经济的高速成长。第二,这些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大大提高。今天,我感觉很多中国这些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达到了我认为跟跨国企业和国企一样的水平,比如讲设立一个独董机构,原来去香港、美国上市都要这样做。而且我在江南村的分众董事会里,发现董事会经常给江南春出题,他作为一个大股东控股的企业里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是中国企业成长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

  中国最重要的行业,一般认为脊梁行业的中国制造行业,而这个行业崛起具有最沉重而且很多的使命,这是一个艰难的行业,不象IT、金融那样受全球资本的追捧,银行成了全球瞩目的行业,要把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转移到中国。特别是由于外资凯雷集团收购,突然使这个行业变成政治敏感行业。我想南存辉这个行业做了20多年,将近30年这个企业,你怎么体验这个行业当中社会责任的这样一个意识的建立,你对国家有多大的使命感。你的企业不断有消息被外资收购,在谈判,你怎么看?

  南存辉:刚才几位谈的无论是商业层面、环保责任、社会责任我都同意,如果一个企业的存在给社会带来很多负担,给国家带来很多麻烦,起码的责任都不存在,谈不上社会责任、环保责任。如何做到?首先要调整好心态,第一目标一定要赚钱,然后才有其它目标。赚钱是第一,而不是惟一。把这种心态调整好,就把企业的成长和国家的要求、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进入误区,也不会为了快而快,为了效益而去铤而走险,就会在安全的大家都支持鼓励你的环境下成长。当然不仅仅如此,不仅在这三个层面。

  现在国家提出要自主创新,国家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要构建和谐世界,我想我们作为当代的在改革开放当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这种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当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着世界各个系统挑战的时候,很多人用重金来买你,很多的企业假如不卖就要用国际官司打你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假如说我办厂惟一的就是为了赚钱,可能就卖掉了,很辛苦,压力很大。北京告完到德国告,到意大利告,全球给你包围起来。从质量开始,用外国告你,再到技术提高来绑你,再用标准修改来压你,层层围堵你。这种情况下当然我们有很大压力,董事会大股东都劝我是不是卖掉,卖掉多好,100个亿。但是我怎么想呢?我们今天做成全国最大的一个行业不容易,这一块不仅仅是我们几个股东、几个董事的成绩,而是国家给我们的政策,社会给我们的帮助,广大客户给我们的信赖,尤其是那么多关心我们的老同志、老领导注入的心血,我觉得我们没有理由为了个人的私心,把企业放弃我们的主业,我们后来就选择了我们自己原来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创自己的名牌,实现产业报国。原来这句话我们喊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以为是空的,现在我认为不是空的,现在老外拿100亿跟我们谈交易,让我们卖掉,我觉得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假如卖掉我哪里报国呢?所以我不卖。也许我自己干赚不到100亿,也可能超过100亿,都有可能。

  我们现在超过了经济,这是第一部分效益。第二,我们不完全是经济效益。我们现在跟国外的谈判合作的时候就强调,我们自主创新不是闭关自守,也不是我们排斥外来的合作,反而我们欢迎与各国的企业包括与国内的企业一起合作。因为创新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更大的机会,创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认为更是责任。自主创新我认为是更大的挑战、更大的机遇、更大的责任。所以,现在我们就希望通过自主创新,希望通过跟全世界同行的合作,我们认为博采众长,但必须以我为主。假如我们所有的控制权、直销权、经营权全部让老外拿走,那就不是自主创新;假如我们能够走向世界,用中国人的钱买外国人的品牌,可以让它替我研发、经营,这也是一种方式,这也是一种民族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但是我不希望好像正泰这样做就是认为是有责任的企业。有这样责任的企业,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主持人:在座几位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定会遇到很多规则制约。各种规则进来了,但是标准不在我们手里,特别涉及到社会责任方面,比如有人权的问题,都在这里边。现在有很多冲突,像施总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还是请南总来看,我们怎么样建立我们自己的标准权,能够和他们去讨论,也希望听到南总和施总的简短意见。

  南存辉:一般的企业开始可能卖产品,当我们具备能力的时候可能卖技术,我们把技术输出到国外,换回来市场,做得也很有意思。现在应该说到了参与竞争的时候,因为掌握了制订标准就掌握了市场的控制权和主动权,这方面我们正在加大力度投入。这次我们代表全世界同行,联合日本还有其它几个国家起草一个国家标准。这次我们有一个产品,就是整合传统资源,把欧洲的专家请到温州来,到温州一年多时间,整合了国外一些关键零件,应该是这么多年第一次通过了欧洲的认证,通过了它的标准,拿到认证。

  类似这些,我觉得我们只要在技术创新上、专利突破上,尤其在标准的制订上,一定要积极参与,尤其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企业,一定要有这种意识。今天早上我跟我们几个领导汇报,希望我们领军企业多担责任,把行业带动起来制订标准。

  主持人:施总你已经是在行业领先了,能不能在这方面提出一些国际的标准?

  施正荣:标准确实是一个产业发展很重要的标杆。外面都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专利,一流企业卖标准。这是一种说法,但真的一个产业标准的制订也不能牵强,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因为现在国家标准主要分几大类,一个是所谓的等同标准,把国外的标准照搬过来。我们在国内目前的标准,比如像我们公司已经承担了两项国家标准,一项标准已经全部送到国家标准委员会进行最后的审批。我们所制订的标准就是在世界上没有这样一个产品标准,太阳能发电电池这个标准世界上是没有的,咱们以前只是一种所谓的规范。我们公司成立以后,通过过去几年产品的提升,我们就提出了这个想法,提出了这个申请,国家标准委员会同意我们起草这个标准。一旦起草以后,我们整个标准委员会都来讨论这个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企业之间所谓的一流企业制造标准,这种情绪就出来了,他们有这样一个情绪,说尚德制造标准就想打压我们,都按你的标准做,我们的产品做不出来。所以,这样的讨论我发现标准必须要下降,要融合包容很多其它的企业,如果按照你企业去做标准,国家的标准要高很多,一般企业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原因也在于此。

  接着南总讲的,一个企业在于是道路上,尤其是走向国际化,在这样的过程中,你要说服别人花钱买,这是企业壮大成长很好的手段。比如像国内太阳能叫进程一体化的产品技术,目前在国内就相对比较落后,我们花时间做也可以,可能花三五年也能做出来,是国外新的技术和公司,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如果用花钱的办法能够买回来,说不定花的代价比你自己投入研发还更便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尚德公司在7月份花3亿美金收购了日本的公司,第一是买市场,占全球30%的市场,水到渠成归我们公司所有。第二,它公司的产品技术我们不需要花钱研发。第三,日本是一个垄断的市场,要想购买日本产品必须购买日本公司生产的产品。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这个并购正在被提名和并购人物,在新浪网上可以看到。

  现在我把这个问题抛到蓝春身上,首先祝贺你获奖,因为特别不容易。中国目前状况下房地产行业是最不受尊重的行业,一提IT多没问题,一提房地产,这个行业就有问题了。今天冯仑没在,所以你只好孤军奋战,可能给你点比较郁闷的时候了。现在房地产这个行业是市场竞争最少的,它和政府的垄断资源严格在一起,叫密切合作。发展了这么多年,整个民怨比较大,网上可以看到,认为这个行业是最不负责任的,最没有责任感,你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一个老总,你怎么看这个行业?你认为这个行业的社会责任是不是像现在网络上或者是一般老百姓街头巷议那样那么差?还是其它原因?如果这个行业的社会责任,如果除了挣钱之外,这个行业挣钱大家都无可置疑,据说是暴利行业。如果完成商业积累以后,这个行业真正的社会责任应该体现在什么上面?

  蓝春:我经常到网上看是否被骂,一挨骂就郁闷,这个行业现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中国的房地产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带动,应该讲是不可磨灭的,解决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但是在这两年里出现这种声音也是正常的,因为房地产在转型期。一个转型是土地的转型,因为原来是放开土地到收紧的土地,土地稀缺的资源带来了房地产价格的提高,这是一个。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现在讲和谐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和谐社会,在这个时间提出来以后,但是回过头来再看中国过去的住宅体制改革里面,有没有解决真正的低收入家庭的问题?没有。经济适用房最终只是一个空号,还是很多有钱人买到了房子。它变成是过去整个社会发展不配套,把这个矛盾最终集中体现到现在这个环境下的发展阶段。按理说从经济学的角度,大家知道刚才讲的企业第一目标,就是企业责任,企业的责任是什么?就是挣钱、交税。所以,这个跟成本无关。网上说要公布成本,我在说企业都发展得很好,要你们公布成本你们干吗?一个行业的发展有固定的利润吗?没有。今年好的时候50%,汽车行业过去几年50%、80%,这几年不行10%,甚至还有亏损的时候。亏损的时候找谁?93、94、95房地产低潮的时候,很多都破产跳楼,这个时候有人出来说可怜房地产商吗?没有人。但是回过头来,现在这个声音我觉得也正常,为什么?因为确实住房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像太阳能,可买可不买,但住房的问题呢?其实太阳能价格再高一点没有人骂他说是暴利,但是住房和老百姓息息相关,所以就会有意见。这个问题也属于正常,而且政府对于房地产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作为开发企业,也能够接受,也能够尽量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尽社会责任。

  主持人:谢谢蓝总。我祝贺你,我觉得你说得非常坦诚,非常值得尊重。我跟冯仑是老朋友了,我觉得冯仑比较圆滑,你比较坦诚。今天不是讨论到底对错的问题,重点是表达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我刚才注意到牛总好像有观点要发言,你怎么判断房地产?以你个人的身份判断房地产这个行业社会责任的问题。接着刚才直接点名点到了施总和黄总的生意,砸人饭碗了。待会请黄总也讨论一下,首先请牛总谈一下您个人的观点。

  牛根生:主要是需求的事。我个人感觉可能房子有大的,有小的,有便宜的,有贵的。既然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也有买价格高的房子,也有买价格低的房子,只要能够把握需求,满足社会各个阶层不同需求的住房要求,我觉得这是房地产商的最大责任。如果说哪一种房子没有了,就造价格高的,价格便宜的没有,肯定有问题;如果就造便宜的,有价格需求高的人也没满足,也有问题。

  主持人:就像牛总卖奶,有贵的也有便宜的。

  牛根生:就像特伦苏。长沙远大空调的张越跟我说,卖红薯、卖豆腐的也穿着西服,咱们也穿着西服,咱们俩的西服一样不一样。我说肯定不一样。他说那为什么你让我喝一样的牛奶呢?获得大奖的特伦苏就提供给大家了。

  主持人:广告时间到。(笑)

  黄鸣:咱们俩是穿一条裤子的,结果你把那一条裤腿割断了,都活不了。因为现在世界上没有太阳能的房子卖不出去,你知道吗?我帮你忙,你不帮我忙。(笑)

  第二,谁买得起房子?我告诉你,我们这些人可能没有问题,现在让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学生或者是民工能够买得起房子,全靠我们这些企业家办厂,让这些企业发展壮大以后,更多的人能买房子。所以,我觉得这两点都连在一起,你千万不要拆我们的台。(笑、鼓掌)

  另外,我还是一个反对派,刚才大家都谈到能力之上、能力之下,我不懂得什么是能力之上,能力之上的事情我做不到,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做不到。所以,企业责任只能是能力之下、能力之内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我有八个简单的话。第一个,为用户添快乐。第二,为员工谋福利。第三,为社会创财富,包括慈善。第四,为行业立标杆,这是领导型企业应该做的。第五,为国家争光彩。在国外或者是国内,牛总是一举几得,除了企业基本责任,还有人民健康、牧民生计、草原生态。第六,为民族传文化,为后来传文化。第七,为人类保环境、保资源。第八,为股东赚利润。这件事情我觉得中国这个责任做得很不好,其实投资者担了很多风险,一方面如果企业破产了,先是家破人亡,然后身败名裂。然后是上市公司的股民,影响成千上万人,影响到社会安定,谢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