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版双城记:成来渝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7日 18:0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延龙 重庆、成都报道

  这样两座城市,有太多的故事说不清楚——成渝民间的口水战,看似彼此都认真得不得了,都能挑出对方的一大堆缺点,而在通晓世事者看来却像是兄弟间的离合。

  其实彼此都明白,谁都离不开谁,最在乎重庆的是成都,最在乎成都的也正是重庆,“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双方政界、学界都有这样的共识。但双方却总像是在赌气,咽不下这口气向对方服输。一位研究成渝合作的重庆学者就曾这样反问记者,“为何叫成渝经济圈,为什么不把重庆排在前面?”

  斗气总有终结之时,合作和竞争并不相悖,当两座城市的命运被“新特区”正式绑在一起,你才发现原来当初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正好像初春的一树青果子,夜来风雨,叫人担心着,晓来望去,却发现有些熟了。

  “恩怨情仇”

  生活中,许多重庆人都有几个成都朋友,而成都人也往往隔三差五地去一趟重庆,看望好友或者亲戚。成都人都承认,重庆人豪爽、耿直;重庆人也大都认为,成都人温和、细腻。在某城市论坛上,市民性格的差异被好事者概括为“重庆文化是一种雄性文化,成都文化是一种雌性文化”,引起巨大纷争。

  也许,两地市民的性格也恰好代表了两个城市的性格。巴山蜀水,巴人出武将与勇士,蜀中多文人与谋臣,一个粗犷,一个细腻;一个浓烈,一个淡雅。如果说重庆的朝天门代表的是宽广的码头文化,那么成都的都江堰代表的则是深厚的农耕文明。

  来重庆首先应该到朝天门,在那里可以看见重庆的轮廓”。朝天门广场面向滚滚东去的江水,碑上铭刻的《朝天门广场赋》中有这么几句话,或许可以一睹这座城市的性格与抱负: “贯六峡两江之汇,率九宫八卦之冠,总扼西南之枢纽,遥牵吴楚之群船。”

  许多重庆人很恼火被误认为四川人的说法, “我们不是四川人,都直辖10年了,你还认为我是四川人,只能说明你无知。”罗大佑成都演唱会时,重庆当地报纸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广告: “作为重庆人,你可以不喜欢成都。但作为罗大佑的歌迷,你可以去成都观赏这场演唱会。”

  那么,作为重庆人,为什么要不喜欢成都? “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民间情绪,有一定的历史渊源。”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说。

  “重庆为成都白打了几十年工”,成都一直为四川省会,素有 “得成都可安四川”之说,成都近代的繁华程度为重庆所不能相比。然1895年《马关条约》后,重庆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开埠的城市,20世纪初,重庆工业化程度已经完全超过了成都,并在上世纪30年代被国民政府定为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时至40年代末重庆已经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的金融中心。

  在此期间,重庆一直是四川省第一纳税大户,根据1984年的协议,重庆 50.5%财政收入上缴中央,12.5%上缴四川省,39.5%自留用于城市发展。一年以后,这个比例改为:39.5%中央,23.5%四川省,自留比例不变。重庆还要时不时在财政上支持四川的一些项目。这让重庆人有了被盘剥的感觉, “完全是 ‘抑渝扶蓉’政策,对重庆人不公平”。

  直到1997年,重庆直辖后,1999年,重庆市GDP达到1488亿元,历史上首次超越成都,当年成都仅为1190亿。这让很多成都人开始觉得有错位感,认为重庆的发展是基于中央给予了过多的优惠政策。到底是谁对谁不公,谁亏了谁,谁又欠了谁?谁又能说清楚。

  竞争?合作?

  2003年6月底,随着三峡工程实现125米蓄水之后,一个被经济学者不时提及的“西三角”一词浮出水面。是年8月底举行的重庆发展论坛上,首次提出了“西三角”(四川、重庆和宜昌地区)经济区。9月,重庆拟订了一份“西三角”规划,方案中提出将分三步走打造西三角:先以重庆为中心,培育重庆主城区、成都、宜昌三个增长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之后三个城市之间将加强经济联系,形成三角增长区;然后以重庆、湖北、四川为中心构建“泛西三角”地区,带动云、贵、鄂西、陕南。重庆毫不掩饰地宣称,重庆将成为“西三角”的中心。

  而与此同时,成都也喊出了中国“第四城”的口号,并在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之后,第一个提出了要做西部开发的一个支点的构想。成都还发布 《上海与成都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不仅将成都与上海相提并论,更出现了这样的字眼: “成都要当仁不让地建设成西部金融中心。”

  规划层面之外,两个城市围绕各种项目的争夺也屡见不鲜,2004年的德国领事馆事件,2006年的开利空调事件,2007年的川渝中烟事件——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6年,围绕中石油在成都建设的80万吨乙烯项目配套集群,双方也暗自较劲。

  2006年11月召开的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第21次会议上,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称, “80万吨乙烯项目已落户四川成都。我们希望,本着支持三峡库区建设和发挥现有产业优势的原则,该项目的下游配套产业能够放在重庆。我们将欢迎四川企业和各大石油企业参股。我们看重的是带动就业,而不是增加税收。”而对此,四川方面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乙烯项目配套牵涉多方利益,各方应进一步加强协商。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尽量按照市场规律操作。”

  “如果仅从项目的争夺来看,中国任意两个城市都会存在这种竞争关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说。而成都方面政策部门的官员也表示,“成渝两地商业竞争肯定存在,但从产业结构来看双方更多的是互补。比如成都的优势在于金融、商贸、高新技术产业、旅游,而重庆的优势在于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能源、物流,两者几乎没有什么雷同,完全有条件协同发展。”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早在重庆直辖之始,一份旨在成渝合作、由两地学界共同调研完成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就指出:成渝两地的发展战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双方必须合作,建立以重庆和成都为两极的长江上游经济圈。而直到2004年2月,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与时任四川省省委书记的张学忠、省长张中伟在成都握手,签订成渝合作“6+1”协议,打造成渝经济带,成渝合作正式启动。

  协议所指的成渝经济带即成都、德阳、绵阳一条城市带,南川、遂宁一条城市带,以及长江干流城市带,这三条城市带,构成了成渝经济带,重庆、成都处于首尾两端,能够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

  “从产业布局上看,重庆和成都竞争关系并不大,重庆长于工业,成都长于商业,两地更多的是互为市场的关系,更多的交流可以带来共同发展。”王崇举说。成都市社科院的专家则认为, “未来两地更多的合作需要消除地区封锁,打破市场壁垒,建立统一市场。”

  2007年4月,重庆市委书记汪洋率团再次拜会成都,低调宣称为“取经之旅,合作之旅”,双方约定“不利于合作的话不说,不利于合作的事不做”,汪洋称,此行目的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成渝合作必须打破行政藩篱和区域分割,培育能够聚集更多市场主体和各种市场要素的平台。”

  对此,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坦承,成渝之间关系是有些微妙,但是,彼此就是竞争合作的关系。

  此行中,重庆市长王鸿举和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共同签署协议,从七大方面进行合作,包括共建成渝经济区、加快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一体化市场、引导产业分工合作、构建城市群和城市连绵带、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及建立统一的工作协调机制等。

  根据协议,川渝将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成都绵阳等14个沿

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为载体,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成渝经济区建成国家新的增长极。

  “目前,两个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彼此间是断裂的,如何将两个城市通过中间地带连接起来,是未来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 “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中间城市的规模比较小,没有形成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未来需要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布局到中间城市,形成城市之间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一批新兴工业基地,提高城市化水平。”依据川渝两地的 “

十一五”规划,未来5年,川渝两地将投资1.5万亿元资金,建立川渝工业群。这1.5万亿元资金中,5000亿元资金将由重庆出,1万亿元由四川投资。

  而对于两地共同获批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有专家表示, “建设‘试验区’对两地最大利好不是具体政策、项目的支持,而是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这意味着成渝两地可以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将是一场深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必将极大增强两地发展的体制优势。”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