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农业工作意见 > 正文
(三)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特色园艺业、畜牧业、渔业、现代林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服务业等六大现代农业产业。科学规划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区。发展优质粮食品种,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名优水产、畜产、花卉、水果、森林食品、油茶、南药、珍贵树种和生物质能源林等特色效益农业。鼓励农村土地向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种田能手集中,推进规模经营。加大对主体功能生态发展区生态农业和旅游等项目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到2012年,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0家以上,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的达到10家以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专业村镇。
[page title= subtitle=] (四)加快农村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形成农村日用消费品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供销社、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推动工业产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以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为依托,扶持建设与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相配套的产地批发市场。强化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全省等级以上公路、桥梁实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五)加快农业区域合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扶持一批企业到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战略性农业合作。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优势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农业技术、设备、人才、资金,改造传统农业。开展粤、港、澳、台两岸四地农业合作,支持建立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提高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合作水平。
五、促进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创业
(一)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立农村劳动力终身职业培训制度。结合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实施“一户一技能计划”,确保每个农村家庭有一名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被征地农民、其他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推广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建立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技工学校和转移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到2012年全省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年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达200万人次。
(二)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增加农民非农产业就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和培训转移就业动态管理档案,实现就业岗位信息进村入户,形成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开展创建充分转移就业村活动,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完善省内对口劳务帮扶机制、实行“一企扶一村”计划等,建立一批培训转移基地和企业安置基地。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鼓励和帮助农民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将农村贫困户劳动力纳入就业困难对象给予就业扶持。健全农民工就业失业监测制度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探索设立企业欠薪保障基金,严厉打击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行为,及时妥善化解劳动争议。
(三)积极稳妥推进农民进城落户,减少农村人口。加快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实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管理制度。加快“村改居”及相关配套改革步伐,推动城郊农民整体有序地转为城镇居民。放宽农民进城定居条件,引导和鼓励农民在中小城市置业创业。鼓励各地开展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试点工作,每个县(市、区)选择一个中心镇,建立农民宅基地退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及社会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双置换”交易平台。彻底清理对农民工进城务工歧视性政策和乱收费。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加快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参保人养老关系省内无障碍转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