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周小川的三道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14:59 经济观察报

  李利明

  在周小川作为中国央行行长的第一个任期开始时,中国消费物价指数(CPI)下降了0.8%,还在通货紧缩的泥潭中挣扎,而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到来时,CPI同比增速达到了8.7%。通货膨胀变成了心腹之患。

  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多少印证了周小川面对的局势复杂性。业界人士期望,在周小川未来五年的日程表上,还应该加上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和利率市场化制度改革。

  2002年末就任央行行长,周小川被认为是国有银行改革和汇率改革的坚定推动者之一。眼下,对这位年届60岁的清华大学博士最大的考验是,如何利用政策杠杆,在抑制通胀的同时稳定经济增长。

  通胀关

  今年2月份,中国CPI涨幅高达8.7%,投行人士预期,3月份的通胀率可能仍然会保持在8%左右。这使得加息预期一时弥漫。不过,3月18日,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使之达到了15.5%。这是央行今年二度调高准备金率。

  许多分析师相信,央行此举不过是稳定预期,“那只没有放下的靴子终于放下来了”。不过,靠什么抑制通胀,在过去几个月里,官方和学界人士一直争论不休。

  中国官方坚持,目前的通胀是因食品涨价而引发的结构性通胀。不过,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相信,中国宏观经济过热是因为内部经济失衡与国际收支不平衡并存。国内不平衡可以用利率解决,而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必须用汇率来解决,要想解决当前的宏观经济问题,有效的办法是加快人民币升值。

  有央行官员也认为,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是“输入型”的,是“双顺差”的结果。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2622亿美元,当年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单靠调整国内的资金价格——利率和资金供求——存款准备金率,已不能解决经济过热问题。特别是在美联储持续降息的大背景下,利率政策已经处于两难境地——不加息将导致负利率,扭曲市场主体的行为;加息将会导致更多的境外热钱进入,进一步加剧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

  由于美元的持续走弱,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步伐明显加快。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预计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15%。业内人士更大胆的预计是:不排除在短期之内进行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的可能。

  但也有一些业界人士担心,在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中国外部环境恶化的条件下,大幅升值会不会导致出口大幅下降?

  不过央行的看法似乎要乐观得多。2007年第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指出,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大部分外贸企业基本适应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生产、经营、就业保持平稳,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调整能力和承受能力明显高于预期。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