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投行:要考虑未来增长前景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0:45 证券日报
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1%,再度创下逾11年来新高。由于春节因素再加上2008年冰冻灾害的影响,1月份CPI高企已并无任何悬念。尽管CPI走高已成业界共识,不过,1月份CPI高企成因以及是否会引发央行加息等问题,则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部分外资投行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或许会导致官方随时推出进一步紧缩措施,但鉴于人民币仍在升值,因此官方措施也许仍将收效甚微。钱袋子是收还是放?货币政策进退维谷! 德意志银行: 未来三个月或加息两次 “CPI在一季度将可能创出3次新高。”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刚刚公布的1月份CPI指数同比增长为7.1%,较12月份的6.5%增长明显为高。但是,由于一月份的CPI环比计算只考虑当月平均与上月平均的比较,雪灾(主要集中在一月底)带来的对食品价格的推动将更多地反映在二月份的CPI数据中。另外,从农产品价格向加工食品的价格传导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也会进一步推高今后一、两个月的CPI。最后,一月份的PPI新高的数据也表明,成本推动通胀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农产品的范围。因此,2月份CPI同比将上涨约7.8%,3月CPI同比可能达到或超过8.0%。 马骏指出,最大的宏观风险在于,当“预期”成为较重要的价格上涨动因时,物价走势可能演变为“螺旋式”上涨。国际经验表明,当CPI指数进入7%至15%的“危险区”时,出现恐慌性购买与囤积商品的可能性将明显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胀原因中的60%是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所导致的。 他认为,今后两个月的通胀数据很可能证明,继续收紧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原因在于,当通胀创下新高时,央行无法承受“无所作为”的政治风险。也就是说,不断恶化的实际负利率可能引发银行挤兑和恐慌性购买行为;即使这种风险尚小,央行也不可坐视不管。当然,并非说央行将不得不在每一次CPI创新高后提高利率,但在未来三个月内(CPI三次创新高期间)加息两次似乎仍是非常合理的折衷之举。 在更广的政策议程方面,马骏认为,目前较为明智的政策组合应当是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时有选择地略微放松财政政策,并避免对制造业出口采取新的抑制措施。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的理由是防止对预期通胀的进一步恶化。特定的财政政策刺激在解决相关行业具体需求方面最为有效,比如通过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补贴、食品补贴、农产品进口补贴以及农业、交通和能源项目重建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最后,虽然最近几个月来用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仍保持在20%以上,但扣除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胀的因素,中国出口的实物量的增长率已经从去年初的26%左右大幅下降到了目前的14%左右,出口企业继续承受政策打压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 雷曼兄弟:通胀将在3月放缓 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指出,内地1月的CPI升幅达7.1%, 这主要是由于严重的雪灾引起,监管部门不会因此加息。 孙明春预计,由于雪灾影响及新年因素,预期内地CPI通胀将在2月见顶,升幅料达 7.5%。同时,3月的通胀将开始放缓,原因是雪灾对交通的暂时影响将会消失。从第二季度开始,由于本地食物生产增加,将会舒缓供应不平衡,预期CPI通胀在第二季将会回落至6%,第三季及第四季进一步降至3.4%及1.1%。 孙明春认为,由于通胀主要是由雪灾带动,以及CPI在2月后预计将会下跌,因此,央行将避免加息,而加息亦无助解决目前由于供应冲击所引起的通胀问题。再者,2008年的经济增长前景渐趋暗淡,央行需有前瞻性及为此作出准备。 孙明春预测,今年利率将保持不变,因为央行不仅看到了短期飚升还更重视未来的增长前景。倘央行真的加息,相信只会上调短期存款利率,同时维持长期借贷利率不变,预计窗口指导、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人民币加速升值将是央行今年的主要工具,以遏抑贸易顺差、过度流动性及贷款的快速增长。 高盛:远不是放松的时候 “1 份CPI同比增幅从12月份的6.5%继续上升至7.1%,与我们的预测基本一致。”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 梁红认为,雪灾对通胀的影响尚未完全体现在1 月份通胀数据中,因为雪灾发生在1 月底,而消费价格数据来自定期抽样调查,因此价格指数在价格急剧变化的时期普遍有滞后倾向。她预计,将于3月11 日公布的2 月份CPI 增幅可能会大大高于7%,甚至有接近两位数的可能。 梁红称,1 月份货币供应和信贷强劲反弹表明根本性的通胀压力仍然十分显著。即使在雪灾影响消退之后,货币供应的快速增长仍足以使通胀保持在高位甚至继续上升。因此,现在还远不是放松调控的时候,相反,中国政府可能会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包括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速人民币升值以及加强对商业银行放贷的严格控制。 (侯捷宁)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