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加息剑指通胀 明年利率重点应在缩利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1:3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郭凤琳  

  在居民通胀预期一路爬升到历史最高点之际,中央银行终于按下加息按钮。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傍晚六时在其网站宣布上调存贷款利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加息呈现出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等非对称性特点。

  专家指出,在短期通胀压力较大背景下,央行如此加息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引导公众通胀预期,并缓解存款活期化趋势。但由于活期储蓄利率下调,此次加息对银行利差并无太明显影响,抑制银行信贷冲动,有效缩小商业银行利差仍应是央行明年利率政策的着力点。

  加息旨在防通胀

  今年以来,居民通胀预期不断加强。央行调查显示,第4季度城镇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于接受”的占比达47.6%的历史峰值,一改3年来认为物价“偏高,可以接受”的比重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另外,64.8%的被调查者预期明年物价会继续上升,此预期值达到历史最高,分别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3.4和14个百分点。

  强烈的通胀预期,必将影响到居民、企业的消费、储蓄、生产和投资行为,对物价形成有力支撑;通胀预期加强还会增加居民对保值商品和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需求,推高此类商品和资产的价格,进而加大物价上涨压力。

  因此,尽管在10月和11月CPI数据出炉后央行并未立即出手调控,但面对强烈的通胀预期,央行最终还是出手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指出,此次加息侧重调整存款利率,以尽量降低负利率程度。由于我国短期通胀预期高于长期,因此央行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短期定期存款利率,提高短存收益。而降低活期储蓄利率,更主要地是考虑抑制存款过于活期化现象。

  申银万国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进一步指出,从此次加息的结构看,防通胀无疑成为最重要的目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利率,体现出稳定居民储蓄的目的。但是,由于调整后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局面仍没有有效改变,全面通货膨胀的风险仍然很大,他预计明年一年期存款利率至少还要提高0.81个百分点。

  改变存款活期化长远可抑制信贷

  此前我国五次加息,对银行贷款并没有起到明显抑制作用。这主要因为此前加息实际上仍扩大了银行利差,从而增加银行的放贷冲动。而且,我国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少、投资回报率高,存在着对贷款的超额需求,因此如果加息而不相应缩小利差,就表现为贷款的增加。

  多位专家表示,此次加息虽然存款提高幅度大于贷款,但由于在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中,活期存款和五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最大,此次利率调整反而下调了活期储蓄利率并维持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不动,因此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影响是偏中性的。

  但另一方面,此次加息的一大功效就是避免存款活期化。活期存款利率首次下调,从边际上降低了活期存款吸引力;半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0.27个百分点,增加了定期存款的收益,也将增加定期存款的吸引力。

  因此,李慧勇指出,居民“储蓄搬家”的局面有望通过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得到一定缓解,这不仅有利于避免通胀的自我循环;而且,存款从活期向短期定期转化这一进程,最终会缩窄银行利差,从长远来看,这种加息方向有助于降低银行利差。专家指出,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央行不仅需要从数量上进行紧缩,也有必要通过缩小利差方式有效抑制银行放贷冲动,这应该成为明年利率政策的一个着力点。

  中美利差只是暂时因素

  12月初美联储降息后,让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中美利差将影响央行的加息空间。但此次加息,表明在通胀和中美利差之间反复权衡后,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了前者。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师林朝晖表示,从大形势看,目前全球通胀形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美国降息是为了缓解次债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风险,只是应急行为。因此,全球最终还是要步入加息周期,不能静态地看中美利差因素。应对通胀形势仍应该是央行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出发点,货币政策不仅要从紧还要独立。他预计,下一个加息决策的敏感窗口在春节后。

  李慧勇也认为,中美利差只是一个货币政策的参考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国内通胀形势。因为热钱流入最重要的原因是汇率低估和资产升值,因此稳定通胀预期应是第一要务。

    相关专题:

    央行2007年第六次调整利率

    相关报道:

    专家称央行加息首要目的为抑制通胀

    央行宣布加息 市场人士认为通胀压力笼罩债市

    加息并非抑制通胀必经路

    世行:中国需要再次加息抑制通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