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都江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 15:24 《中国投资》

  四川新农村建设调查

  3月中旬,《中国投资》记者赶赴四川省都江堰市和广元市农村,采访市委书记、县乡村干部、农业企业家、村民等一系列角色,深入调查采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10%左右的村初步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2020年30%以上的村达到总体要求,到205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投资》在调查中发现,都江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广元引进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实践,都使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农村面貌获得很大改善。其因地制宜的操作思路和办法,对其它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都江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拜水都水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因一座2000多年前兴建的无坝引水生态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都江堰市地处岷江出山口,“是长江上游和四川盆地的重要生态屏障,是成都平原惟一的水源涵养地。因此,都江堰担负着保护自然生态的重任,发展经济必须寻找新思路。

  2003年,在都江堰市12次党代会上,以刘俊林为领导的新一届班子提出建设都江堰的总体发展目标,建设“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集约环保工业集中发展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把都江堰建成“更具实力、更有魅力和更加和谐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4年来,都江堰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际都市农业示范区”,荣获“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四川省长寿之乡”等称号。

  城区景区一体化

  在都江堰城区,保留了原有的川西风格建筑和街道,还大大发展了整个城区的休闲娱乐设施,让景区和城区的景观融为一体。“景区城区一体化”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南桥和内江闸群改造后的廊桥,将内江两岸的啤酒长廊、杨柳河休闲街、天和盛世商业步行街和乔富商业城连接成一片城市休闲区,接纳拜水问道的游客。

  城区景区一体化的内容还包括完全一致的管理方法。景区的管理严格规范,城市的有差距,城市管理建设风貌都按照景区的要求来做。

  随着城区和景区的一体化发展,都江堰的旅游经济发展迅猛。2006年,全市接待游客655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1.3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6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49.5%、78.4%、74%,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2%。

  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商业、餐饮、娱乐、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城乡群众就业和实现增收的主要来源。事实上,全市有高达7万人进入以旅游为主的服务行业。在景区周边的农户,年收入高达20万元。

  都江堰山、丘、坝俱全,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很大优势。

  退耕还林后,都江堰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进行了大量的经济结构调整,变砍树为种树,变农业耕作为三木药材、猕猴桃、冷水鱼等特色农业的培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产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同时,通过经济合作组织,推动了市场化、专业化的生产,三木药材、猕猴桃、冷水鱼在品质和生产规模上都有非常成功的提升。

  按照规划,3年内将完成10万亩猕猴桃基地建设工作。胥家高科技猕猴桃示范园区3年内将形成亚洲一流,集科研、生产、储运、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猕猴桃产业园区。青岛新联水产和投入120万头生猪屠宰线的雨润集团都已经进入都江堰。

  以虹口乡为例,这里以猕猴桃、三木药材、无公害蔬菜、珍稀冷水鱼和小家禽(畜)养殖为主的生态农业已形成五大产业支柱;以虹口漂流、户外运动、滨河品茶、乡村旅游、农家休闲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已成为川西特色旅游的亮点。2006年全乡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超过了成都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

  “三大工程”“三个集中”助推新村建设

  过去4年,都江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成效显著。交通道路、管网、公共建筑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教育、低保、就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高原村地处都江堰市虹口乡偏远山区,位于元宝山脚下,是白沙河冲击形成的台地。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通讯不畅,村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独具特色的猕猴桃、三木药材(厚朴、黄柏、杜仲)、无公害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及一流的生态旅游资源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近年来,该村引资和集资70多万元修建了4.5公里的村通水泥路,贯穿全村6个村民小组。这条路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打开了村里的致富之路。随着道路的修通,虹口乡开展了农家休闲旅游业,引进岷山房产公司,与虹口景区管理局和高原村村委会以参股的形式共同组建高原生态农业观光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合作实施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业的深度打造以及公共设施的经营、维护和管理。

  据介绍,虹口风景区管理局以建成的游赏设施入股,占公司股份的29%,高原村以资源入股,占公司股份的20%,每年包干分红20万元,3年后保底按股分红,股份收益主要用于本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同时,公司还对高原村公共设施进行统一经营、维护和管理,节省了村委会公共设施管理维护开支。

  目前,该村正在打通高原村至联合村的森林消防及旅游公路,促进资源的保护和有序开发;采取BT模式(建设—转让),筹资500余万元修建了长120米、宽8米的高原大桥及两岸配套公路655米,解决了制约全乡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该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应该保持传统的农村形态,让未来的人看看。但是农民要走。”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指出,在工业集中的同时,都江堰还进行了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中国社会人多地少,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很低。通过集中带来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水安全,这样的集中在本质上是很重要的。

  “过去农业的家庭联产承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这种分散式生产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运行20多年后,边际效益减少了,所以要通过集中把土地规模化,集中化,按产业标准化生产,把农业的基建投入农业产品的规模化的经营市场化的营销实施整合“,刘俊林对记者说。

  为了加快打造相对集中的旅居一体化的乡村酒店,都江堰还在高原村进行农房改造和集中居住试点。

  对高原村农房全面改造,涉及的相关设计费用统一由政府承担,政府给予一次性以奖代补资金,以奖代补资金只限于自愿改造并提出申请,并按照“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办证)要求实施农房改造的农户。

  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居住和生产条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为了促进与成都市的互动,都江堰除了在村庄修路、旅游区修路,还打造了“三纵三横”的交通路网体系。纵向的“三纵”,即“三大走廊”建设,着重解决都江堰与成都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协同发展问题,建成了成灌高速公路,整治了成灌高速出口,改造老成灌路,形成一大走廊;目前正在建设成青旅游快速通道,从成都至温江寿安,往西跨岷江主流金马河,直接对接青城山,成都到青城山的距离将缩短到30公里;以后,都江堰还将建设沙西线延伸线,从金牛区沙湾到郫县唐昌,进入天马,最后进入都江堰市区。

  “三横”,着重解决都江堰市区域内部的一体化协同发展问题。都江堰在青城大桥以下25公里范围之内规划建设6座桥梁,并与之配套的驾虹至青城山、聚源至青城山、连接都江堰二环路和城市西区玉堂镇的横向道路。目前,1、3号大桥已经形成通车能力,成青路、都汶高速2座桥梁正在加紧施工中,年内就会竣工,另外两座桥梁也将尽快启动。

  实施“三纵三横”为主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可突破交通瓶颈制约,主动接受成都中心城区辐射,改变都江堰及温江、郫县、崇州、彭州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乡镇的区位劣势,将使四五十万人直接受益,大大提升都江堰市和成都中心城区,河东、河西片区的一体化水平。

  投资体制保障

  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公共财政实力的提升。“都江堰通过一系列的城市经营和规划,使得经营性资源的价值大大提升,吸引了社会资本参与我们的项目建设诸如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我们还通过门票收入、土地资源收入质押,实现了融资,解决了基础设施项目的启动。更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我们这里发展项目。资本流回来了。”刘俊林对记者说。

  此外,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4.7亿元(预计数,下同),比2002年净增30.4亿元,年均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末的15.7:30.8:53.5调整为13.5:36.3:50.2。

  财政收入也实现大突破,2006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3.5亿元,比2002年净增9.3亿元,年均增长34.3%,地方财政收入8.3亿元,净增5.9亿元,年均增长36.4%,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6.6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大突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200元,净增3352元,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5029元,净增1640元,年均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亿元,年均增长12.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6.4亿元,年均增长21.6%。再有就是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4年共引进市外内资项目322个,项目总投资227.9亿元,到位资金71.9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02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29万美元,出口创汇5646万美元,2005年,在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中获“平原地区先进县”第一名。

  在吸收劳动力方面,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8120人;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21926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7330人;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5109人,创业培训580人。培训补贴:320万元。

  同时,公共财政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市对县、县对乡镇,也建立了非常有效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刘俊林说。建立了新型财政管理体制,乡镇税收分享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每年乡镇财力递增2000万元。

  在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都江堰着力打造城乡政策对接、良性互动的管理平台。

  具体而言,都江堰改革完善了青城山重点镇和青城山景区的管理运行机制。整合了旅游管理资源,组建了统一的风景区管委会。建立健全了城乡统一、衔接的户籍管理制度,以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制度,并将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7.2万人。

  整合组建了农村发展局、水务局,建立完善了农业、国土、司法、市容等片区管理服务机构。合并了乡镇、村。在青城山、天马等五个场镇建立了社区居委会。全面推行村级直选、述职、财务公开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实行了村组干部工资财政补贴制度。

  更重要的是,都江堰引入了市场化理念,在城市经营机制方面走在了前面。依托兴市公司、新城公司和国投公司,融资10亿元以上,实施了青城前后山景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正在实施青城山重点镇、岷江跨江大桥、川苏科技产业园、新型社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乡风貌塑造工程中,财政仅投入5000多万元,引入的社会资金投资高达2亿元。

  此外,都江堰还是农村新型医疗制度的首批试点市,全市参合率达97.5%,已经让71万人次农民受益;据介绍,目前正在将这一成果推向城镇居民。

  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都江堰将2.1万名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小老板创业培训,促进城乡充分就业,14个乡镇达到比较充分就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