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央汇金:力铸中国金融系统防火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02:4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冉学东 发自北京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移回到2003年底,当中央汇金公司成立并将4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注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时,一个庞大的金融控股公司赫然出现在中国金融市场上。

  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要成立汇金公司?汇金到底是要像国资委那
样成为金融国资委?还是仅仅是一个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维护出资人权利?汇金公司到底是一个商业性机构还是政府机构?

  经过不到两年的实践,定位已然清晰:汇金在目前银行改革中就是起大股东作用,作为国家出资人代表的汇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把国有商业银行锻造成一个现代金融企业。

  中央汇金公司成立之初,对于国有

商业银行的改革思路已然成型,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资产清理,国家注入巨额资金,以改善其资产负债表;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然后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时机成熟后,到境外上市;进而,选择合适的时机在国内A股上市。

  目前,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因为要和国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相配套,改革方案尚在讨论之中外,其他三家银行都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建立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在内的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

  最重要的是,经过巨额外汇注资的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和境外战略投资者谈判的过程艰苦卓绝,具体操作者尚背负着“国有银行被贱卖”的质疑。最终,三家银行都如愿以偿引入了与自己“门当户对”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坚持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同时,引入国际先进银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而此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成功上市,则创作出了2005年和2006年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宏伟的篇章,制造了香港金融市场上近年内两起最大的资金聚散潮,巨量资金进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账户,其资本金更加充足,银行质地更加坚挺。

  在整个上市路演的过程中,两家银行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接受国外媒体和机构投资者的质询时,这些昔日的政府官员初步表现出了一个国际大型金融机构领袖应有的风范。经受过国际金融市场严格监管的洗礼之后,这些已经登陆国际市场的国有商业银行,就被迫在经营机制、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诸方面向国际先进银行特别是他们各自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看齐。

  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银行的闪电A股上市:6月1日中行在香港挂牌,市场就惊闻,中行将在6月份登陆A股。此后

证监会证实了这一消息,中行将在7月5日登陆A股,发行价最终确定为3.08元,发行规模为64.9亿股。

  从H股到A股,这是一个不可轻易跨越的障碍,中行在两个市场之间无缝隙跨越,成功上市,表现了包括汇金在内的中国金融监管者的韬略:境内A股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大局已定,中国A股投资者重拾信心,市场上过剩资金寻找出口,境内资本市场呼吁大盘蓝筹。此情此景,中国银行A股上市适逢其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