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欧美 在亚洲仅是加工中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07:17 东方早报 | |||||||||
昨天,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介绍了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李德水介绍说,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结果显示,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9%。中国经济已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200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703美元。李德水也表示,成品油价格还是会调整。
“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李德水这样概括2005年中国经济的表现。 成品油价还将调整 李德水昨天表示,2005年中国原油和成品油的净进口不仅没有增加,而是减少了5.3%。由于两难的选择,国内的成品油零售价格只能一步步调整,并逐步向国际市场价格、向市场调节为主体来发展。 李德水称,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参照纽约、鹿特丹、新加坡三个地方的价格,然后根据国内用户的承受能力经常、定期地做一些调整。现在国际油价水平这么高,中国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应该说相对是低的。 他同时认可,成品油价格还是会调整。“当然,仍是由政府来把握,不是完全市场化的。但方向是要逐步地向国际市场价格、向市场调节为主体来发展。具体说,中国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什么时候调整?过去看是经常性的,一段一段的调整,具体哪一天?我只能告诉你,哪天宣布了就是哪天调整,现在是在进行之中。”李德水在回答提问时说。 而针对外界关于中国进口原油太多造成国际油价上扬的说法,李德水昨天表示,2004年,中国原油的进口确实增长得很快,原油进口和2003年相比增长了41.5%。“如果把原油和成品油进口的数字简单相加,再扣除出口,我们2004年的石油净进口增长36.5%,对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这点。”对此,一位专家告诉早报记者,由于国内油价基数原来较低,提高成品油零售价是必然的。但在调整的时候还是会像去年一样分步分批地调整,以让市场逐步适应。 FDI下降缘于打击炒楼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从发布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看,FDI第一次出现下降,您是否对此感到担忧?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李德水回答说,外商直接投资去年603亿美元,下降0.5%,还是很平稳的,不值得担忧。由于去年我国针对房地产业实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部分外资公司对中国房地产的恶意炒卖,因此呈现的投资减少属于正常状况。 李德水也明确表示并不希望外商到中国来炒楼。“外商进来炒房地产,而且有些是恶意炒作,少来也罢,对我们有好处。国际社会、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的热情很旺盛,他们也在调整投资方向,现在有一个趋势是向服务业方面发展。” 中国还是“过路财神” 2005年,中国顺差超过一千亿美元,而且主要来自欧美。李德水解释说,中国在亚洲是一个加工中心,中国对欧美的顺差是亚洲各个经济体的综合表现。 “我们不要简单地看好像中国出口这么多,对欧美的顺差这么大,中国对欧美的顺差实际上是亚洲各个经济体的综合表现。”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日本、韩国、东南亚大量的元器件到中国加工、组装后向欧美出口,所以我们对日本、韩国、东南亚都是逆差,而对欧美则有很大的顺差,所以实际上我们是“过路财神”,不能只看外贸总额,更要看到背后财富的分配、利润的分配,李德水分析认为。 “我们看问题不要只看海关的统计数字,不能只看物质商品货物的国际贸易关系,还要看无形的技术专利和服务这些国际贸易,来观察国际贸易的平衡和逆差、顺差,要全面地分析。”李德水指出。 宏观面 今年经济走势谨慎乐观 “对于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我是持乐观的态度,当然也是谨慎的乐观。”李德水明确表示。从三大需求看,到2005年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总规模25万亿元至26万亿元,投资不可能萎缩,相反,还要努力控制投资,防止反弹;从消费需求看,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这是很快的,而且民营、个体经济十分活跃;从出口看,出口主要对象美国和欧洲经济形势都不错,需求旺盛。 “中国经济整个来看充满活力,三大需求都是不错的,对2006年的增长将保持强劲的拉动作用。” “通胀通缩一线间” 2005年,中国三大物价指数涨幅全线回落。CPI涨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PPI涨幅回落3.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回落1.2个百分点。针对有记者提出的是否会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问题,李德水认为,中国现在既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的迹象;现在经济社会中既有引发通胀的因素,也有导致通缩的因素;既要防止通胀,又要遏制通缩。 “通胀、通缩一线间,我们两种可能都要去关注,都要努力防止,而现在还不能说必然产生通货紧缩。”李德水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