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资产陷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16:1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作者 朱志砺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数额庞大的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上的呆账、坏账,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后划拨到资产管理公司账上的数万亿资产,都属于这个类型。
这些不良资产,用经济学术语说,叫“沉没资本”,这部分资本有投入,没产出,属于无效投资;用经营战略的概念说,叫“闲置资产”,当产能远远超出市场容量,一部分管理能力低下,品质、成本控制能力低下的产能无法维持运营,成为过剩产能,或闲置资产。 这部分可以用沉没资本,或者过剩产能,或者闲置资产,或者不良资产等概念命名的资产,处于价值贬损加速度之中,越来越不值钱。 但是,这些闲置资产或沉没资本,对于急于扩张自身规模的企业家来说,却非常有诱惑力。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产能,从投资效率角度说,远比自己投资创设新厂合算。比如:建一条冰箱生产线,从建厂房、购设备开始,到形成产能,需要耗时18个月,总投资5000万元。而收购一条生产线的价格弹性非常大,可能是1000万元,也可能只需200万元,甚至可能是白送,一分钱都不用出。而且,收购合约签字后,即刻形成产能。 这些闲置资产或沉没资本,对从资本市场上杀进产业界的大鳄来说,吸引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自已。唐万新、顾雏军们无法控制自己日益亢进的食欲,一直要吞吃到整个生理机制崩溃,才能终止吞噬过程。 德隆主要是从发现、打捞沉没资本的角度,以资本增值为驱动力,去展开收购兼并的。非常简单的一笔账:一家水泥厂,作为沉没资本或闲置资产,只需几百万就可接手。而只要把这个水泥厂运转起来,实现盈利,这个企业的资本价值就可以达到几个亿。而这个过程,最短可能只需要一个财年。唐万新希望通过自身的资源平台,整合并购进来的资产,使得它们大幅增值。正是在这样一个远景激励下,德隆的资产收购从国内做到国外,从水泥、番茄一直延伸到汽车、飞机,旗下企业一度达到200多家,到最后,连唐万新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手中有多少企业了。 顾雏军与德隆是有些区别的,其目标,严格地说应是借助国企改制,通过收购闲置资产、不良资产,实现某种程度的产能垄断,并通过产能垄断地位获得某种程度的行业定价权。顾雏军的资产收购胃口如此之大,以至于内心把目标定位成制冷业的“全行业”收购,他在收购科龙时,甚至已经把海尔、长虹等企业作为潜在并购对象,做了大量前期调查。顾雏军发现,利用国企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的法人股和流通股二元分立,通过承接政府持有的法人股,可以用远低于二级市场收购流通股的价格,控制上市公司。在构建一个制冷家电产业帝国的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环环相扣的资本、融资平台。 现在,胡润富豪榜的二号人物严介和,在资产收购方面更上一层楼,提出了“资产包” 的收购概念。严介和这个概念涵义是:我作为收购者,不与企业一家家谈判,只和政府谈判,形成一个一揽子收购合约。 严介和筹划的最大收购方案,是重组吉林省百亿国有资产的项目。这一“资产包”价值150亿元,几乎囊括吉林省基础建设方面的支柱企业。 尽管顾雏军说自己不是唐万新,自己是搞产业的,不是玩儿资本的。尽管今天的严介和也称自己不是唐万新、顾雏军,自己在管理上是最优秀的。但是,我的确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强烈的资产收购欲望。 唐万新、顾雏军和严介和都是非常睿智的商人。他们都善于在环境中发现机遇,并有足够的能力,把获利机会兑现成物质财富。他们具备足够的商业智慧,却缺乏必要的政治智慧。中国特色的渐进改革,造就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也蕴藏着不少非商业陷阱。 如果单纯从商业角度说,牵涉国资的沉没资本、不良资产收购,面临着交易成本和收购成本低廉,而运营成本高昂的问题。如果扩展到超越商业的社会、政治范畴,则牵涉到政治学和社会学层面上对渐进式改革的局限的深省。此一时的交易成本低廉,终将以彼一时的反弹与追溯来回应。我在评价韩国大宇集团董事长金宇中时,曾经说过一句话:“时代的错,最终将要由具体个人来负责。” 严介和是幸运的,他在吉林的价值150亿元的“资产包”收购,已经被叫停;他在景德镇的包括6家企业的“资产包”收购计划也被中止了。 严介和很无奈,但严介和很幸运。 (作者为资深企业战略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