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将超过3000亿元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 李丽辉 报道: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超过3000亿元。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继续是明年财政工作的突出重点。
据介绍,“十五”时期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不断跃上新台阶:2003年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达到21715亿元;2004年突破2.5万亿元,达到26396亿元;今年1—11月,全国财政收入达到28941.9亿元,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3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仅用了2年时间。这表明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财政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据介绍,财政支农工作进入新阶段,突出表现为五大变化:
一是支农理念有了变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明确提出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耀农村。
二是支农力度有了变化。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超过3000亿元,比2002年增长50%以上;各地也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三是支农方式有了变化。制定实施了“三减免三补贴”政策,使农民直接受益的程度大幅提高。
四是支农措施有了变化。除大力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村扶贫开发外,还积极探索采用投资参股、专项贴息等形式,更加有效地发挥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运用关税政策鼓励进口国内短缺的农业生产资料等,全方位推动解决“三农”问题。
五是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有了变化。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整合试点,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
与此同时,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2005年,全国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已全部免征;28个省份已免征农业税,其余3个省也有210个县(市)免征农业税;中央财政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达到664亿元,比2002年增长271%。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实现了改革预期目标,开始进入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
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反映,近几年财政支农措施之多、力度之大,农民受惠之实、满意程度之高,是多年来少有的。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20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