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乡:财政如何走出困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9: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建昌县和建平县,是辽宁省的两个贫困县。为使贫困县走出财政困境,省里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县里也想了不少新招。双管齐下,辽宁省县乡财政困难开始得到根本改善—— 本报记者 李丽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着力推进乡镇 明年全国农业税全部取消后,农民负担将进一步减轻,但同时县乡财政收入也会随之减少,短期内难免会给县乡财政带来压力。此外,由于历史及体制、机制等原因,部分地区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未能得到明显改善。县、乡作为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其财政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民负担是否反弹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如何帮助贫困县乡走出财政困境?辽宁省的做法值得各地参考借鉴。 ——编者 上级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是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确保基层政府正常运转的重要举措—— 建昌:从“要饭”吃到找事干 建昌穷,在辽宁是出了名的。过去,“上面”一来人,县乡干部见面就是“哭穷”,反映当地的困难,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支持。12月3日,当记者和省财政厅的同志来到建昌,县领导笑着说:“现在正事还忙不过来呢,谁还有功夫哭穷?还是多说说建昌的新变化吧。” 提起前些年的穷日子,建昌县常务副县长于学利感到不堪回首:1998年以前,建昌32个乡镇中有30个是贫困乡镇,全县60万人口中贫困人口有20多万,占了1/3。县级财政更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拖欠公务员和教师工资是常有的事。到2002年,有的乡镇欠发干部工资最长达30个月。 于学利说:“那时我当县财政局局长,一年当中有2/3的时间住在省里、市里,主要工作就是反映县里的困难,向上级部门要钱。最困难的时候,政府部门连水电费、电话费都交不起。干部吃饭都成了问题,哪还有心思干事情呢?” 为了缓解县乡财政困难,2003年起,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县级财政的支持力度,确保基层政权运转,激励县域经济发展。建昌县从这些政策中受益匪浅,终于从“要饭”财政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上级财政对县里的支持有多大?县财政局局长黄克宽算起账来:2004年,省里转移支付6000万元,补足了县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资金缺口;省市财政又拿出3000万元,解决县里拖欠工资问题;省里增量返还县里增值税、营业税等5个税种收入1200万元……中央和省市财政加起来,向县里转移支付的资金就有1.15亿元。2005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74亿元。 这么大的支持力度,不仅解决了县乡政府正常运转问题,也使建昌县有财力在发展经济上增加投入。在宏跃集团马道铁矿的建设工地,于学利指着正建设的厂房兴奋地说:“这是县里新的引资项目,一期工程投资4个多亿,投产后可安排3000多人就业,一年利税达到1.5亿元。像这样上亿元的引资项目,今年就有4个在县里落户。请进了‘财神爷’,今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建昌新目标是一年内脱贫,五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县水平。” 辽宁省财政厅厅长邴志刚介绍说,解决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多予、少取”。辽宁省的做法是“保运转、重激励、促发展”,省里对困难县乡实行最低需求保障政策,补足县乡基本公用经费和刚性支出的缺口,保证“日子”基本过得去。但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靠县乡自己。在这方面,省里也有很多扶持和激励政策,比如,县乡引进有规模和效益的经济项目,省里有奖励;县乡税收收入增长了,省里有返还;县乡控编减员,省里有奖励。今年,省对县返还的税收达到8亿元,各项以奖代补资金达1亿多元。2004年以来,全省没有一个县乡发生新的工资拖欠,2000年以后发生的12.4亿元陈欠工资也全都补发了。 邴志刚表示,明年辽宁省将继续实行省、市财政不再分享县财政收入的政策,把更多的收入留在县乡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弥补县乡20多亿元的财力缺口。同时,还将安排3—5亿元的资金,对增加税收收入、精简机构等方面做得好的县乡进行奖励。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不能一味地靠向上伸手要钱。在广开财路的同时,还要注重“节流”—— 建平:35个部门一座办公楼 在辽宁建平县城,一座6层高的政府行政中心大楼近日交付使用。随着各机构的陆续迁入,今后人们去县里农业局、卫生局等部门办事,不必再像过去那样东奔西走满县城转了。因为,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主要35个“官方”机构,都集中在这一座大楼里办公。 打破各部门之间的界线,把政府所有机构都集中在一起办公,这不仅在辽宁省是“独一份”,在全国也是件新鲜事。建平县为啥要这样做呢? 说起政府集中办公,朝阳市财政局局长王涌翔道出了原由:“省财政厅在2003年提出了整合政府财力资源的举措,包括对资金和资产整合,建平县实行政府集中办公就是这一举措的成功实践。” 建平县集中办公不但方便了百姓办事,而且能够实现行政资源共享,大大节约行政办公费用。据建平县负责人介绍,35个政府部门在一座楼里集中办公,每年可以节省行政经费670多万元! 过去建平县政府机构大多都是“独门独户”,35个部门700来人分散在15处地点办公。一个机构不过二三十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业务处室的工作人员,看大门的、打扫卫生的、开车的、打字的,一个都不能少。各机构在15处分散办公,就得配15套这样的“勤杂”人员,再怎么减员财政养活的人还是多。这对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建平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怎样才能提高行政资源利用率,减少“人头费”和办公费用开支?去年8月,建平县提出了行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行政府部门集中办公。方案很快得到省、市财政部门的肯定与支持。于是,建平县开始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筹措资金建集中办公楼。先是将原来政府机关占用的2.4万平方米土地挂牌出让,收取的2300万元地价款全部用于行政中心建设;又通过撤销合并机构、事业转企业等改革措施,使原来56个行政机构减少到35个,并将收回的5处办公楼进行处置,取得的资产收益用于新办公楼建设。 35个部门集中办公,行政资源整合的效果日益显现。县里负责人掰着手指,列举一串串数字说明资源共享带来的好处: ———节省了土地。原来分散办公,15处办公地点加起来占用土地面积5.1万平方米,办公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现在新办公大楼占地面积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土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节省了一多半。通过对空闲出来的原办公场所进行资产处置、出让,政府可以增收、回收资金3279万元。 ———节约了费用。新办公大楼取消了各部门原来的大、小会议室,设立了统一的会务中心,可同时满足多个小规模会议召开;取消了原有各单位的打字室、文印室,各部门所有文印工作全部统一由大楼的商务中心负责,每年可节约印刷、复印等行政支出35万元;在一座楼里集中办公,全县政府机关每年可节约供热费、房屋租赁费104万元,压缩机关房屋维修和设备购置费用180万元。 ———减少了人员。对保安、保洁、文印、公车等办公后勤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可减少临时勤杂人员120人,每年减少工资性支出72万元。 ———提高了效率。集中办公为各部门之间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建平县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将26个行政审批单位行政信息资源进行联网,实现行政审批统一公示制度和一站式办公,财政、收费部门、银行统一联网收费。既方便了群众,又有效地规范行政审批部门的收费行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链接 中央财政:150亿元对困难县乡实行“三奖一补” 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从今年起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对困难县乡实行“三奖一补”政策。据测算,这项政策还可带动250亿元左右的资金到困难县和产粮大县。加起来,这些县乡将从这项政策中得到400亿元的实惠。 “三奖一补”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对财政困难的县乡政府增加县乡税收收入,以及省市级政府增加对财政困难县财力性转移支付给予奖励,以调动地方政府帮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促进县乡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对产粮大县给予奖励,以确保粮食安全,调动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对以前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予补助,以体现公平的原则。 (柴茂)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19日 第十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