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川乡村实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11:55 《商界》杂志 | |||||||||
在西北一个苍凉偏僻的小山村里,一群怀着梦想的人,正在以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进行着一场艰苦卓绝的乡村实验。 他们在探索这样一条改变西部、改变贫穷的道路: ——如果做好事也能够赚钱,那么这种商业模式将会吸引无数的投资者把资金源源不 ——如果贫穷者的观念能够脱胎换骨,那么西部将繁荣可期,这片土地将因此生生不息! □文图/本刊记者 杨昌作 我们像一群孤独的战士 背负着不可能的任务 行走在西部的草原和黄沙之中 我们前进的动力来自于 对苦难同胞无法冷却的关怀 和一种不灭的信念…… 2005年10月下旬,当凛冽的西伯利亚寒风刮过天山山脉,向内陆地区呼啸而来的时候,记者沿着河西走廊一路西行,在莽莽山川中寻找一个名叫黄羊川的小村子。这首诗一路相随,激荡心扉。 这首诗的作者叫温世仁,一个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2001年,他和一群怀着梦想的人,在甘肃古浪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黄羊川,进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乡村实验,即用信息网络的方式将西部和东部连接起来,构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摆脱贫困。 他和他的伙伴们认为:这个位于西北深处的小山村,是中国西部贫困乡村的代表,它已经贫穷到了极点。如果黄羊川能够改变,别的地方也就都能改变! 近乎绝望的荒凉 不到黄羊川,很难体会到那种近乎绝望的荒凉。 从兰州出发,沿着312国道一直往西,连绵起伏的祁连山仿佛沉睡了亿万年之久,满目都是永恒不变的土黄色。一个平凉的司机曾说:“每次开车路过这里,看见窗外的山我都想哭,这里真的太荒凉了!” 黄羊川就位于这条路的尽头。 最先来到黄羊川的人是彭海纳。1999年底,当他辞去天津一家知名软件公司优越的工作来到黄羊川支教时,被这里的贫瘠和荒凉震惊了,“山就在面前,它的贫瘠和干涸赤裸裸地显现在你面前,让你难以直视”。 一年后,他回到了天津,把这里的一切告诉了他的老板林光信,在难以抗拒的自然面前,“那里的人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听天由命!” 听天由命!一个多么残酷的字眼。林光信被打动了,他“告诉自己,应该去黄羊川走一趟,去实地看一看”。 2000年国庆,生于台湾的林光信没有回家,而是和彭海纳一起,到了黄羊川。 林光信来到黄羊川职中,发现学生们“体格羸弱,面有菜色”,于是要求尝尝他们的伙食。结果,他吃到了一碗“偶尔可以捞到一些碎肉”的“面汤”。学生告诉他,这顿“有肉”的伙食一周供应3次;而校长说,约有100个学生连这都没得吃,只能一口馍,就一口凉水。 林光信听了,大为动容,“顿时泪下,赶紧把太阳镜戴上”。他当场表示,每月寄2500元给学校,保证“这些孩子每周能吃上3顿有肉的汤面”。 但是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通过考察,林光信发现这个地方最大的问题是“贫、弱、愚、私”,当地人的观念之保守、愚昧和落后,仿佛千年不开窍的顽石。在这里,死气沉沉,“人们看不到任何希望,他们能为自己规划的前景,是在村外”。 在捐助了十几台电脑和一批图书后,林光信开始很慎重地考虑一个问题:西部这么大,我能做什么? 他说:“我一向认为帮助别人的大原则,是所谓的救急不救穷。穷无法救,只能帮助他们脱。” 怎么脱?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反复的比较,他想了一条路——网络开发大西北,即“只要用一根电话线,就可以把电脑教室变成他们心灵起飞的跑道”。 没想到这个想法和另一个知名人物想法不谋而合,这个人就是“长得很胖,但活得轻盈,说50岁后不做商人,就真的不做”的温世仁,人称科技界的弥勒佛。自从他50岁后,就一直奔走于西部,为他“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理念奔走呼号,很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扶贫大侠”。 2000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温世仁在同学会上碰到了林光信,得知黄羊川的故事后,温世仁很激动,在他看来,黄羊川为“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理念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实验基地。 向贫穷开战,从学校开始 温世仁曾写了一本书——《告别贫穷——八亿农民的出路》,在书中他提出,农业社会能够直接进入资讯网络社会,不必经历工业社会的演变,也能避开因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很多人认为这个观点不太现实,但温世仁有他的理由,他举了一个例子:一次他到云南小村子调研,供电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自来水,墙壁上涂一块黑色当黑板,在上面写公告。 “我问为什么不用纸,他们说纸买不起。正在想的时候,突然听到手机响,我很自然地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在响。没想到,旁边一个农民掏出了手机。我当时愣了一下,马上警觉过来,我们有一个误区,以为文明有一个固定的顺序。我们常以为你没有电怎么可能有电话,没有电话怎么可能有手机。我们总是认为,你10年之内怎么跟得上我?我们低估了文明这种跳跃式的发展。10年的时间是足够长的时间,可以改变许多事情。” 于是改变黄羊川的现状就成了他们第一件要改变的事情。 他们先捐赠了100台电脑以及教学生学英语练打字的软件,建立网站,连通网络,让他们在大山之中也可以看到外面的多彩世界。同时不断地选拔学生到天津、北京开阔视野,“种下下一代希望的种子”。那些被贫穷折磨得“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信心被重新点燃,谁不想摆脱这贫穷的山村生活啊! 短短1年时间,这个曾经死气沉沉的学校开始洋溢向上的精神,1年内入学的学生翻了一番,达到600人。正如林光信所言,网络无法一蹴而就地解决黄羊川所有的问题,但“网络打开了一扇门,门开了,希望就会进来”。 看到希望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黄羊川的乡民。在温世仁和林光信的推动下,学校开放了公共网吧,邀请农民们参加电脑培训。在老师的帮助下,当地农民在网上查询农产品价格。这个时期,黄羊川职中的胡万龙老师受到电子商务的启发,在网上发布了一则销售蘑菇的信息。3天之后,询价的电话打来了,半个月时间,他家的3000斤蘑菇全部销售出去。这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从来没有开过眼界的农民忽然发现还有这样一种做生意的方式,兴奋不已。 于是胡老师就经常把网上的需求信息和价格写在一块小黑板上,农民们则按图索骥,将豌豆、土豆、芹菜和中草药销售出去…… 几十年来几乎没发生任何改变的黄羊川,开始感受到网络的冲击和变化。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开始在黄羊川生根发芽了。 2001年7月,温世仁赴美,和一群研究未来学的学者讨论网络社会。会上,温世仁报告了“黄羊川模式”,没想到这个话题成为了会上的热门议题,著名的未来学学者托夫勒博士对温世仁说:“温先生,你们找到了能消灭贫穷的方法!” 备受鼓舞的温世仁回来之后,思考了一个宏大的计划,他告诉林光信:“如果我们只做一个‘黄羊川’,力量不够,我们要做1000个‘黄羊川’,借此在西部培训、雇用1万名软件人才。” “千乡万才计划”由此应运而生。 温世仁出手就是大手笔。2002年初,他集资5000万美元,注册了千乡万才公司。并和林光信一起拟定了这样一个方案:从西部上万个乡镇里挑选出最贫穷的1000个,建设网络城乡。 他们认为,“如果把这些乡改变了,全国的基层这4万个乡都可以改变,整个8亿农民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为此,温世仁立下宏愿,要用10年时间来做这件伟大的事情。 他们将这个10年计划分成了7步:以校领乡,电子商务,改善农牧,建网络城乡,促进散居到聚居,发展服务业,远距雇用和远距服务。 从此,黄羊川的乡村实验驶入了经过全新设计的快车道。 除了正在进行中的黄羊川以校领乡实验外,温世仁还构想了一个新计划,就是在黄羊川兴建一个五星级国际会议中心,要把黄羊川“建设成资讯社会的网络城乡的榜样”。 2002年4月23日,一直在外奔忙的温世仁第一次来到了黄羊川,为会议中心破土动工剪彩。没想到1万多名村民前来看望这位奇迹的创造者。许多人步行几十公里,还有些人骑着马来。为了看得更清楚,身手敏捷的人还爬到树上,锣鼓声响彻在黄羊川初春的上空。 温世仁猝然辞世 不过,蓝图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从2002年春至2003年夏,一年多时间里,黄羊川希望和失落并存。 首先是希望。前来黄羊川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国家有关部门、省领导和县市领导纷纷前来视察,黄羊川职中迅速成为当地最让人向往的中学。 随着国际会议中心的动工,一些衍生效益开始显现。政府开始关注黄羊川,道路状况被改善了,黄羊川由乡升格为镇,植树造林并鼓励旅游观光业的发展。政府甚至在国道边一个大加油站旁竖起了“网络城乡”的广告牌。当地的小商贩们动手开商店建住宅,他们带进来一些小家电、新鲜水果和服装销售,带动起这个镇子初级的商业活动。 很多当地人得到在建筑工地务工的机会,据了解,当地两个村子以及周围的农民通过务工挣到了140万元。贫困户徐玉清仅在此打工,就挣回来一辆8000多元的农用三轮车。 随着工程的进展,当地的年轻人开始为酒店工作接受培训,他们接听电话、调试设备、换洗床单、烹调西式菜肴,来自大城市的有经验的厨师和管理人员一点一点教会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技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那么尽如人意。一些细心的施工人员发现,少数当地人在偷工地的材料。一些员工夜晚出去的时候还被人抢了东西。很显然,这里的人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温世仁他们的良苦用心。当地农民卖给他们的菜很贵,用电也贵。他们把这个计划当成了摇钱树。 有人评价说,“这是落后地区很难改变的一种劣根性。” 另外,引入新观念的计划进行得也不顺利。有一次林光信请来一个考察团到当地开讲座,请了很多人来听,但是到了演讲开始的时候,他发现演讲的人比听演讲的人还多。这让他感到“非常凄凉”。 类似的事情还不少,好几次,被温世仁称为“最有爱心的”林光信都禁不住流泪了。 如果说一开始在黄羊川职中进行的实验有种理想主义的感觉,当计划进行到深处,现实的困难就不可避免地来了,利益的需求超过了对理想的需求。 不过,林光信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阵痛过程。温世仁和他依然顽强地认为,在最困难的地方进行试验,在其他地方也能够成功。这个困难就包括了观念上的不理解,“我们有着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们一方面解雇了一些表现不好的当地人,另一方面表现了极好的克制。同时,当地政府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整顿治安,措施得力。加之学校的示范效应,当地的民风逐渐发生了变化。当地一个人告诉记者,起码现在敢晚上出门看星星了。 但是,当会议中心的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切正呈现出勃勃生机时,一个意外发生了:温世仁先生因为积劳成疾,2003年12月4日突然中风,7天后不幸辞世。 噩耗传来,黄羊川、千乡万才公司都陷入巨大悲痛。12月20日,3万人口的黄羊川万余名百姓自发写挽联、放鞭炮、吹唢呐,以传统方式悼念温世仁先生。 他们悲伤、惋惜,更有担忧:以其个人财力支撑的“千乡万才计划”,还能继续吗?温先生勾画的“梦中家园”还有可能成真吗?孩子们刚刚升起的梦想还有希望吗? 霎时间,整个计划被搁置了。美国《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描述到:“失去了改变生活方式的希望,他们笼罩在一片沮丧之中。” 重整商业模式 很多人评价温世仁,他是一个善良聪明,有着独特人格魅力的人。 他曾告诉好兄弟叶国一:“我这一生赚这么多钱,做生意就到50岁为止,50岁以后,我要做一件你们都做不到的事,就是把钱花掉,回馈社会。赚三五十亿容易,花三五十亿却很难。” 他有一句名言,赚再多的钱,不如帮助那些一辈子没机会脱离贫困的小孩。 他对国家有着异常深厚的责任感。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国东南沿海,可说是黄金遍地。但是温世仁却已忧虑着中国的未来,逢人便说:“大西北问题不解决,中国将是跛脚的经济巨人。” 他亲自制订了千乡万才计划,并身体力行,想尽各种办法、整合各种资源,殚精竭虑为黄羊川,也为中国西部谋划一个好的未来。他四处演讲,传播观念,意图以一己之力改变西部落后的观念。这也使得他极为繁忙、极为疲倦,就在他倒下的前一个月,他总共用了25张登机证。可以想象,他几乎时时都在风尘仆仆的路上。 但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缺少了温世仁的千乡万才在很长一段时间,仿佛缺失了主心骨。温世仁在两岸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和雄厚的财力。这些林光信不具备。 国际会议中心已经封顶,但拖了将近一年才由温世仁的兄弟出资完成了工程。整个2004年,林光信都在适应和调整。没有了最亲密和得力的伙伴,他感到很难。 首先,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不下去了,没有了温世仁的号召力,国际会议中心很难有预想中那样多的客源。其次,在本地培训软件人才也不现实。如果说在西部培训软件人才的一个竞争点是人力资源成本比东部低,可以实现远程雇用。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有人愿意雇用。温世仁走了,这个前提基本上就没有了。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印度的软件产业工人比西部的还有竞争力。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这不符合商业竞争原则。 由于温世仁的离去,原来计划投入的资金也停止了,因为经费无着落,公司不得不大幅裁员,所有工作都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04年3月底,千乡万才计划得到温世仁家族的大力支持,才又重新进入正轨。 2004年6~8月,林光信花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整,“保留他的设想,重新规划和调整”。他将酒店业务从公司分离出来;他放弃了会员学校作为全球远距雇用基地的想法,把重点转移到农村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上来,即“西才东用”。 同时,将整个战略调整为以千乡万才为品牌,构建一个“天罗地网”。 “天罗”即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将网络、短信和其他媒体整合到一起,构成一个侧重于“东西联结”的信息交流平台。“地网”即在各地以加盟的方式建立数码中心(也就是服务中心)。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上网下互动的商业平台。天南海北的生意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公司由此可以获利。 与此同时,公益和利益并重,继续发展会员学校,以黄羊川为模板,一方面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对当地的农民进行培训,继续改变观念,创造机会。 换言之,他们正在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以利益养公益。 林光信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数码中心试点和研制相应的软件,“预计2006年就能看到成效。”一旦有50个数码中心能够实现赢利,那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就有可能。一旦上市成功,就可以引来源源不断的资金,对千乡万才计划将是一个有力的促进。而且投资也可以得到回报。 林光信强调:这不是做善事,而是做企业。但是企业经营方略是以“利他精神”为主线,利学校,利当地,利西部,也有利于公司。 林光信说,他们现在做的是一个播种的过程,用自己的行动,用商业的方式,在西部的千沟万壑播下希望的种子。对上一代也许无用了,但希望在下一代生根发芽。 这不禁让人想起两年前温世仁在电视上的几句话,主持人问他:“如果10年后你描述的美景没有出现的话,你那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温世仁坦然一笑:“只能说我尽量去做,如果这个美景没有实现的话,就把我自己埋葬在西部的草原吧。” (编辑 白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