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刘老根激情乌托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14:59 《商界》杂志 | |||||||||
孙启勤不懂什么商业的大道理,他只知道刘老根开办龙泉山庄只用了80万元,而自己手上握着150多万元的现金,想必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开办个“江南第一生态农庄”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文/本刊记者 鲁渝华
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天空,面前是一片葱绿的稻田,远处一排排芦苇迎风摇摆,塘边五六间瓦房,三四缕炊烟…… 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在江苏一带到处都有。但糟糕的是,这里条件闭塞,距离上海300多公里,距离省城南京200公里,甚至距离最近的镇上都还有15公里的泥巴小路。 不过每当有人来时,“说话如放炮”的孙启勤总是显得特别兴奋。他向人们侃侃而谈,力称这块面积不过30余亩、深不过5米的水塘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神话中白龙出没的“风水宝地”;同时,他还会向人们描绘他那天花乱坠的理想,要把这里打造成江南第一个生态旅游农庄,“在这片芦苇荡里挖掘出上亿的旅游资源”。 孙启勤是当地的“名人”。而且他是当地惟一中了500万元大奖的“暴发户”,是第一个立志将刘老根的山庄搬到现实中来的实践者。他的努力让他赢得了“水乡刘老根”的美誉,在江苏不大的海安县城成了万人仰慕的对象。 3年之后山庄建好,孙启勤又“出名”了,不过这次出名却是因为“500万元在3年内被他整干了”…… 中奖引出的生意经 在此之前,孙启勤是海安县墩头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孙平时为人豪爽洒脱,喜欢结交社会上的朋友。 上世纪90年代初,镇卫生院投了20多万元流动资金办了一个化工厂,需要一个承包人。院长召集员工开会,有“好事者”进言,孙启勤见过世面,加上能吹能侃,可堪大用。院长征求孙启勤的意见,对化工产品“两眼一抹黑”的孙启勤认为当厂长多少也是个“领导”,很有些面子。就这样,孙启勤就高高兴兴稀里糊涂地当上了厂长,兴致勃勃地要干一番“大事业”。 不过厂长没当几天,孙启勤就弄出了事。一次酒酣耳热之际,手下的一个兄弟非常大度地将十几万元的货赊给了在火车上认识的另一个“兄弟”。哪知“兄弟”不够义气,拿到货后就再也不见人了,导致小化工厂资金链断裂,生产难以为继。身为厂长兼“大哥”的孙启勤难逃干系,很快就稀里糊涂地“下了课”。 光“下课”还不行,损失惨重的医院随即开出罚单:负领导责任的孙启勤每个月只领200元的生活费,直到还清债务为止。孙启勤与商业的第一次接触就如此惨败收场。 随后孙启勤过上了一段“猪狗不如”的日子。那些日子,被债务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孙启勤惟一的愿望就是天上能够掉下馅饼来。为了奇迹早日出现,他把希望寄托在了买彩票上,有事无事都要买两张碰碰运气…… 事情有时就这么凑巧。2001年除夕,孙启勤做了一中午的饭,突然想起晚上就要开奖了,随后他骑着破自行车赶到附近的体彩销售点,掏尽了身上的30块钱买了15注彩票。 哪知一开奖,孙启勤懵了,自己居然中了500万元大奖!一家人哭哭笑笑一个上午,孙启勤窝在被窝里,哭哭笑笑七天七夜。七天过后,他赶赴南京,拿到了扣除20%个人税的大奖400万元。 一夜之间从最穷的人变成了“首富”,孙启勤总算扬眉吐气。有钱了,他决定过一段潇洒日子。这一潇洒,手头就有些失控,大把大把的钱“飞”出去了。先是拿出了20万元还掉债务,开始“干干净净做人”,随后给自己4个兄弟姐妹一人买了一套当地最高档的住房,再配上10万元一套的红木家具。这一下子钱就去了180多万,孙启勤仍然觉得不够,又捐款修建了当地第一个少儿图书馆。 几个月折腾下来,400万迅速缩水只剩下200万元,孙启勤觉得心疼了。但人们依然络绎不绝变着法子找上门来借钱,其中一人一开口就是20万元,称“跟了大哥这么多年,怎么也要扶持小弟把生意做上正轨……” 一语点醒了这“烦恼的有钱人”。与其这样,还不如把“搁置在家不能下蛋”的钱用来搞点实业。其后,孙启勤对借钱的兄弟们改变了方式:“借钱是不可能的,但我可以出钱大家一起搞项目。赚了算大家的,亏了算我的。” 项目倒是不少,不过孙启勤只看中了一个。“镇上西头有块芦苇塘,相传有白龙出没。以前这里搞了个花炮厂,生意红火得很。现在花炮厂强行关闭了,我们可以租下来搞特种养殖。”孙启勤问养什么,对方说养一种进口的山羊,反正能赚钱就是了。有了兄弟这种“诚信”的承诺,即便还没有弄明白是什么山羊,孙启勤还是当即表示应允。 生态农庄梦 芦苇塘碧波荡漾,清风吹拂,很有些诗情画意。合作伙伴说,这地方清静,建个养殖场再合适不过。孙启勤觉得人家说的也有些道理,但他始终觉得这风水宝地只用来搞养殖有些可惜。 这期间,电视剧《刘老根》正在热播,从来对电视不感冒的孙启勤居然一口气地把几十集看完了。看着看着,孙启勤就有种升华的感觉,从中悟到了“商业的灵感”。剧中刘老根靠开办龙泉山庄大获成功,我孙启勤如果利用墩头镇的天然资源,也可以搞一个山庄。他刘老根能够做到的事情,我孙启勤为什么不能做到? 不过孙启勤的想法却遭到了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大家认为,这地方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即便建好,之后光是打广告就得几百万,你孙启勤手上这点钱开什么玩笑…… 孙启勤不服气,跑到南通市把专家请了过来。专家刚走到芦苇塘,就被“深深地吸引和震撼”了:“这地方三面环水,芦苇簇簇,风景如画,如果不开发其旅游价值,简直是太可惜了。” 专家这么一说,孙启勤顿时觉得有种“英雄所见略同”的快感,生态农庄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2002年7月,孙启勤的生态农庄开始投入修建。山庄命名为“虬泓山庄”,虬即小龙,虬泓寓意着蛟龙出水。 山庄定位为“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地”,其功能应有尽有,有狩猎场、宾馆、划船、垂钓、娱乐室。甚至在芦苇荡边上,还设计了几个“在荷兰流行的洋玩意儿”风车…… 孙启勤将目标客户瞄准了那些“不辨菽麦”的城里人。逢周末了,那些上海、南京过来的大老板带着小孩过来住上两天,既感受了正宗的乡村农家生活,又可参与种菜、喂猪、放鸭之类的农活体验,“玩一天便有几百元落进包包里”。 一期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孙启勤同时还在庄内建起了养殖场。养殖场通过自建与招商的方式,开始对外招纳养鸭、养鹅、养波尔山羊的农户,甚至还规划了养孔雀的地方。按照孙启勤的构想,山庄的二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养殖场建好了,等于自身具备了造血功能,到时就可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二期工程中。 农庄还在修建,看稀奇的人就跟着来了。作为庄主,孙启勤开始“主抓一些大事情”。这期间,他学着刘老根频频接受采访,“为山庄做起了免费的广告”。至于这里需要修个亭子、那里需要栽什么花,下面的人办了就是了,孙启勤甚至都懒得过问价格。 2003年5月,虬泓山庄总算顺利完成。镇政府为了表彰孙启勤的“贡献”,给他颁发了一张“为产业结构调整做出贡献”的奖状。孙启勤领取奖状时,面对台下千人,又大谈了一番山庄“深厚的文化底蕴”,台下欢声雷动。 开业困境 不过一期工程建好了,孙启勤却未能看到虬泓山庄“隆重而热烈的开幕式”。由于没有在电视或者媒体上做大的宣传,“上海或者南京的老板们”对这个几百公里外的山庄根本毫不知晓。倒是有一些怀揣好奇之心的本地人前来“旅游”,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熟人,反倒在山庄“骗吃骗喝”……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孙启勤的山庄还是未能等到一分钱的收入。这期间,维系20多人的工资开支以及不时地补充些花花草草,对本来就“小本经营”的孙启勤无疑是个巨大的压力,就此一项,30多万元又花了出去。 到了这个时候,原来的“500万富翁”孙启勤手中已经剩不了几个“子”了。孙启勤不懂什么预算,更不懂什么控制,今天这个人来“考查”了一下,说孙总,这里应该栽树,孙启勤就立马叫人栽树。过了两天,有人又说,这里应该栽花,孙启勤一想也有道理,然后又开始栽花。原本计划投入100万的一期工程结果修修补补花了150多万,加上开业两月没有收入,这几乎把为数不多的流动资金陷了进去。 事到如今,孙启勤真正感到心慌了。为了变现,他将希望寄托在了那批活泼可爱的波尔山羊上。这批波尔山羊“身价不菲”,个个都在万元以上。山庄修好了,山羊也长大了,兴许还能变现出几十万元来。 当初在引进这批波尔山羊的时候,有人提出过质疑:“那么小的羊羔犊子,一万元一只。这波尔山羊究竟是用来观赏的还是用来吃肉的?”孙启勤根本就不予理睬:“你懂什么,这叫特种养殖,简直是没见过世面。” 哪知“见过世面”的孙启勤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拉了一车山羊到徐州,按照合同约定等待经销商回购时,该公司早已人去楼空。旁边的烟贩冲着他们嘿嘿直笑:“咋又来一个卖山羊的?”孙启勤一打听,这家公司纯属一家骗人的公司,跟数年前的“海狸鼠闹剧”差不多。山羊没卖出,孙启勤倒还学到了一些“喂羊”知识:波尔山羊成长于南美洲的高寒地带,像江南的这些地带根本不适合生长;原先的虬泓山庄是一个花炮厂,土壤里面含有硝,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下,山羊不但不增肥反而还会瘦…… 上万元一只的波尔山羊最后处理成300元都无人问津。几十只处理下来,孙启勤又亏进去了40多万元。 没有钱,山庄的运作不得不停了下来,此时的孙启勤只好硬着头皮找人要账。哪知话刚出口,借钱的反倒成了大爷:“你说我借钱了,那你把借条拿给我看?”孙启勤恨不得抽自己一个耳光,妈的,只怪当初自己太相信人了,忘了。 看到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的孙启勤觉得“人人都披了一张狼皮”,随后他将借钱的“触角”伸向了自家的亲戚上。几个兄妹本来就反对他搞山庄,此时也都纷纷拒绝了,“连外人都不如”。房前屋后受了冷落的孙启勤随后带上了几个“朋友”到兄妹家“讲道理”。这一讲道理就将大哥家的房子砸了一个大洞,打伤了妹妹家的一只狗。钱没有“借到”,孙启勤倒被“请”进了派出所,兄妹之间的关系也算是彻底“了断”。 几天过后孙启勤从派出所放了出来,此时的山庄员工早已作鸟兽散。孙启勤一点数,还少了几根凳子。夜深人静,孙启勤一个人躺在床板上暗自流泪。 上帝扇了我一个耳光 山庄一开业就陷入了停顿,不过中间也曾迎来过惟一的一次转机。 这期间,中央电视台从各种渠道得知孙启勤的事迹后,邀请他到北京做了两期《小崔说事》、《实话实说》的节目。住在上档次的凯悦大酒店里,吃着200多块钱的自助早餐,孙启勤略略感到了“人间的温暖”。 有了中央电视台的“宣传”之后,陆陆续续地有一些外地人开始到虬泓山庄来看个究竟。不过所有人都是乘兴而来,愤然而去。“什么水乡山庄,完全是一派胡言,不过就是几个水凼凼,连个车都停不下”。来来往往的人过了不少,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呆上十分钟。 山庄没留住人,一些原来有意向合作的人也纷纷打来电话,表示“给你说一声,不来了”。 说不来了就不来了,孙启勤顿时恼羞成怒。想当初自己开发山庄的时候,这“养孔雀的”三天两头求自己要在山庄里面“共同发展”。就为了“筑巢引凤”,自己还花大价钱请本市的文人墨客题字。文人说,要喝酒之后才能写出狂草的状态,结果自己又掏钱买了两瓶茅台酒才让别人“找到了状态”。一个孔雀园前前后后花了2万多元。园修好了,孔雀却飞走了。 该来的项目最终一个都没有“进场”,孙启勤花巨资建好的养殖场也成了摆设。 两项主业均遭失败,孙启勤想了很久。他想,如果再有50万的流动资金,去做个广告,不就活了吗,孙启勤决定赌一把。他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同时在“写好了遗书并深情地回望了家乡”之后怀揣几十万元现金,跑到南京找媒体打广告去了。 不过孙启勤“最后的疯狂”还是给人拦了回来。这期间,有专家听说了孙启勤的事后随便过来看看。专家方方面面的考察后,最后下了结论:“很显然,虬泓山庄交通配套、主题卖点、接待能力等都不完善,光是修15公里的路都需要数千万元。倘若没有个把亿的资金,根本就不要想把山庄运作起来……”心理脆弱得犹如一根线的孙启勤彻底绝望。 山庄失败了,尔后孙启勤又查出了癌症。在医院躺了数月也冷静了数月,孙启勤总算琢磨出了一个道理:“上帝从来都不会给人一个完整的苹果,即便给你了,他总要想方设法再咬回去一口。” 2005年7月15日,记者在虬泓山庄见到了大病初愈的孙启勤。“已经超脱了人间恩怨”的孙启勤告诉记者,“自己名气还是有的”,只不过现在想过几天清静的日子,山庄已经租给了别人养苍蝇,有个几十万的转让费也就足够了…… 记者顿时大为折服。当问及现阶段有何打算时,孙启勤从口袋里摸出了厚厚的一叠彩票:当初的山庄要是有钱继续投入的话,就不会是今天这个“熊样”。现在自己还在坚持买彩票:“以前一次只花二三十元买十多注,现在请教了专家,一次买1000多元!” 末了,孙启勤无不得意地告诉记者:“我敢说,离我中下一次500万元的时间已经不远了,因为我现在有这种强烈的预感……”记者哑然,不知如何回答。 是呀,这的确是一个戏剧的世界,但是却少有人参透这戏剧中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