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明基史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14:55 《商界》杂志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一种人,他能通过自己的眼睛,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种种事物背后,看到人们从来没发现过的非凡价值和更深远的未来图景。而李焜耀,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景仰的“目标大师”,就是人们时常谈论的那个“伟大的冒险家”。他是如此杰出,以至今天台湾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当你不知下一步怎么走时,就去看看李焜耀。”

  如果一个企业能拥有这样一个人做老板,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展示出它精彩而壮阔的
历史画卷……

  □文/本刊记者 白 勇 谭 强

  李焜耀来去匆匆,从台湾专程飞到大陆,只是为了接受记者的采访。

  就在前不久,明基收购了德国西门子全球手机业务,一夜间成为业内爆炸性新闻。

  2005年6月17日至19日,古城苏州一如既往地沉浸在千年不变的静谧和闲适中。一大群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记者,突然把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搅得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他们每一个人都怀着好奇,试图挖掘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的内幕和李焜耀个人“不为人知的秘密”。李焜耀风尘仆仆赶来,在安排的采访地点一坐下,就被一拨又一拨记者轮番进攻。3天2夜的车轮战后,一直不停说话的李焜耀居然还精神十足,笑容可掬,耐心细致地回答每一个记者的问题。

  在李焜耀看来,这就是他的工作。他的态度,关系到明基品牌(BenQ)的形象。

  李焜耀很真诚,很坦荡,甚至“没有城府”。他有问必答,从不回避什么话题,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东西不可告人。直到第三天清晨,记者被告知“李焜耀已经嗓音嘶哑,是不是少问一点问题”时,记者才知道不能再折磨他了。

  ——这就是李焜耀吗?这就是那个掌管着近900亿人民币资产,

液晶显示屏做到全球第三,手机业务排全球第四的,闻名全球的明基董事长?

  他的身上没有一处标签显示他就是那个令人仰止的财神。相反,他更像一个邻居大哥,亲切、自然,穿着与车间工人毫无二致的工作服,偶尔相遇时会向你点头微笑,没有一点点内地富豪身上那种不可一世的派头。与同事们开会,他也只是以一个讨论者和最后拍板者的身份参与,丝毫不以权势压人。他还喜欢潜隐在苏州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江南一个宁静的古老小镇就可以把这个跨国公司的领袖安顿得很好。

  李焜耀活得很轻松、很坦然、很真实。

  1976年:生命是一把需要磨砺的刀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企业全面崛起。原因是台湾狭小的市场让所有梦想做大的企业都必须走向海外,同时全球IT行业刚刚兴起,而台湾劳动力成本低廉,做品牌又没有优势。几种因素一结合,大量的台湾企业就不约而同地给欧美跨国IT企业做起了代工。整个台湾岛热火朝天,欣欣向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焜耀从台北大学电机系毕业了。

  1976年6月,24岁的李焜耀站到了荣泰电子某部门经理施振荣的面前。施振荣望了望李焜耀,没说话,点了点头,算是同意李焜耀到公司上班。施振荣没太在意这个不算高大但看上去挺健壮的年轻人,李焜耀也没对施振荣留下特别的印象,“一份工作和一个上司而已”。

  不知惫倦的李焜耀热情地投入到了微处理器研发工作中。不久施振荣眼睛一亮,发现这个新来的年轻人不但精力充沛,有一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勇于担当的精神,而且展示出了不错的领导才能。但是当他注意到李焜耀之时,干了仅仅3个月的李已经决定辞职。原因是李设计的学习机因为资金不足而没法生产,非但如此,李所在的微处理器部门因为财务危机还要关掉!李焜耀忿忿然,他的兴趣只在微处理器,不能做,他就走。

  此时施振荣对李焜耀已是惺惺相惜。他挽留不住,只好对李说:“好吧,等境遇好的时候,你再回来。”

  时势造英雄,英雄心相惜。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对台湾人影响颇深,“士”的豪情、纯洁和高尚令人心仪,士所看重的是知己,为知己死。从此两人把对方装在了心里。

  李焜耀走后没几天,施振荣这位今天的“华人IT业教父”、当时的职业经理人也仓促离开了荣泰。3个月之后,施振荣创立了后来光耀华人企业圈的宏碁电脑(Acer),力邀李焜耀加入。李焜耀闻讯,欣然放弃了当时台湾最强的IT公司1500元的月薪,乐颠颠地跑到只有6个人的宏碁去拿1000块的月薪。他觉得,施振荣必成大业。

  李焜耀来到宏碁,戴上了编号007的胸牌。

  从此,壮志激昂的李焜耀在台湾企业全面勃兴的时代洪流挟裹之下,身不由己地向前奔涌,他停不下来也不愿意停下来。他在宏碁快乐地施展才华,一口气做了10年研发,他领头设计了台湾第一台英文终端机,他参与了宏碁电脑所有产品线的设计,以最大的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干掉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也见证了宏碁电脑及其代工产品纵横全球的光辉岁月。这位台湾苗栗县碾米厂老板的儿子,吃红薯藤、背大米翻山越岭长大的李焜耀,从此追随施振荣25年。

  1984~1989年:明基诞生与遥远的怀想

  1984年,明基成立。

  明基诞生之初,并没有人对它寄予厚望。它只不过是宏碁随手种下的一棵小树苗而已,如今却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那一年,在台湾如日中天的宏碁集团接到美国ITT公司一个很大的电脑订单,订单大得宏碁没法生产。施振荣紧急抽调了包括李焜耀在内的6个人,到外面去新建一个工厂来协助完成。

  6个人很快在桃园县枫树村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租到一处很老旧的厂房。邻居们很奇怪,怎么还有人来租这个厂房?已经有好几个企业租这厂房做死了。李焜耀进去一看,原先的工厂主在里面搞了些神神道道的“风水”,有对着大门的镜子,有烟气流水。李呵呵一笑:“没有自信的人,才去做这些事情。”几个人三下五除二拆掉这些“风水”之后,李焜耀霸气十足地说:“事在人为。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人在做!”

  就这样,明基诞生了。之后3年,明基一直在做这个大单,并一跃成为台湾最大的个人电脑(PC)工厂。那时,在明基负责生产和技术的副总经理李焜耀,虽然把明基视为自己的儿子,但他从来没怀疑过自己是宏碁的人,更没料到自己最后的成功会是在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工厂里。他说:“没有一个人的成功可以靠蓝图画出来。”

  1986年,李焜耀被施振荣召回宏碁负责Acer电脑的产品规划。

  1987年,李又被施派往美国接管新收购的公司。

  但1988年李焜耀回到台北时,一切都变了,变得不能适应。短短1年间宏碁电脑已物是人非。其时宏碁刚刚上市,引进了相当多的管理人才,从IBM来的刘英武当上了Acer的总经理。这位新任总经理完全制度化、不尽人情近乎苛严的管理风格,让土生土长注重人性化管理的李焜耀实在不能认同。双方磨擦在所难免。

  25年后,退休后的施振荣在他的一本回忆录中如此评论李焜耀:“他是个性格坚强耿直的人,看见不对的人或者认为处理不当的事情,就一定要指出来。因此得罪了不少同事。”

  “得罪不了少人”的李焜耀觉得自己实在呆不下去了,便找到施振荣谈。他敲开了施振荣的办公室,称自己要休息一下:“我停薪,带家人去瑞士学习1年。”施不放。李说:“公司现在人多,也不在乎多我一个。”李焜耀知道他这样说,施振荣一定会心痛,但他认定自己必须这样说,因为施再心痛,也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让每一个人都高兴。平衡各种关系对一个大家长而言确实是件很困难的事。

  施振荣无言。

  1989年,瑞士洛桑管理学院。37岁的李焜耀一边读书,一边和妻小享受着天伦之乐,享受着美妙绝伦的瑞士风光,蓝天、雪峰、森林、草地、湖水。同时靠卖手中的Acer股票维生。

  李焜耀呼吸着欧洲没有一丝尘埃的空气,早出晚归。他很认真地读书,做笔记,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的。他满足于这种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尽量不去想宏碁的前尘往事。但宏碁的同事去欧洲出差,总是要绕到瑞士去看望他,和他谈宏碁的是是非非,在一些敏感话题上李焜耀总是笑而不答。他觉得,他在读书,宏碁的事情和他没有关系,即使有关系,他也管不着了。

  这时候,千里之外他一手创办的明基,正处于江河日下的窘迫之中。1986年李焜耀离开明基后,明基就开始下滑。由于明基始终是宏碁的一个工厂,宏碁接到的外单做不完的时候,才分给明基做。明基吃了上顿没下顿,生存艰难,不知何去何从。

  这一切,李焜耀仿佛知道,仿佛又不知道。

  1990~1991年:

  大刀阔斧开天辟地

  有时候,人要相信宿命。宿命就是你始终跳不出你所在的那个圈子,因为人会不知不觉地去重复自己生命的印迹,于是上下左右,睁眼看见的全是陪伴了自己多年的面孔。

  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他身边的人决定的。

  1990年李焜耀毕业后,施振荣亲自去了瑞士,请李焜耀复出。李焜耀问:“回去可做什么?”施振荣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去Acer电脑笔记本事业部;二是去掌管明基,但明基这座庙现在已经很小了。”

  选择明基合乎情理,他生命的一部分还留在那里。

  一上台,李焜耀就毫不客气地向施振荣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要求:“明基要做成一个独立的企业!明基再也不能靠吃宏碁的残汤剩水为生,要与宏碁划清界限,自谋出路。否则明基将是永远长不大的婴儿。”李焜耀很倔强,也很激动,他认定自己一定要这么做。作为台湾IT界的泰斗,施振荣的胸怀装得下高山大海,竟然同意明基与宏碁分灶吃饭。其时宏碁内部突发危机,刘英武失意而去,施振荣决定亲自出马再造宏碁,百事缠身,正好需要这样一个强势人物作为助手来独当一面。

  绿灯一亮,李焜耀朝着明基就是一番大刀阔斧劈了下去。个人电脑(PC)、电源供应器、工程工作站等业务统统砍掉,还给宏碁,自己只保留显示器、键盘等电脑外设。遇到宏碁也不要的,就干脆扔掉。

  1991年,那是一个人人眼睛都盯着“大”东西的年代,大家都一哄而上涌去做电脑。因为这是一条别人已经走出来的阳关大道,照着别人的模式复制下来就能成功。

  李焜耀却很另类,他的想法完全与众不同:“电脑主机不会直接与人的眼、手、耳等感官打交道,这决定了它将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它只是作为一个运算器而存在,它会越来越小,甚至最后就集成为很小的一块芯片,附着在显示屏上,其价值和利润空间也会因此越来越萎缩;而与人直接亲近的显示屏、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反而在这个人性张扬的时代会越做越精致,越做越满足人的感官舒适需求,这部分产业的价值和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大,最终将远远超过电脑主机。”

  基于这种判断,李焜耀果断地将明基定位于电脑外设这个清晰的坐标上。这就是李焜耀人本主义思想运用在商业上的一个例子。这种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力和把握能力,以及不盲目模仿他人的思维模式,成就了明基今天的辉煌。

  紧接着财务也与宏碁分开了;明基要独立上市,施振荣也同意了。

  但人员的划分却让李焜耀头痛。员工不分开,明基就没法真正跑起来。那时宏碁已是一个庞大的跨国公司,Acer是人人皆知的国际品牌。与宏碁相比,明基则不知渺小了多少,收入也少得多。如果员工拿着宏碁的薪水干着明基的事,哪里会艰苦奋斗激情创业?!李焜耀必须断了员工们“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念头。他对所有员工说:“如果你要在宏碁拿工资,那就回去,而且必须从明基辞职;宏碁的员工要过来,也请辞职以后再过来。”此语一出,全员皆惊。

  尽管谁都知道李焜耀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没多少人愿意拿青春去同李焜耀赌明天。如日中天的宏碁对员工们的巨大诱惑实在难以抵抗,最后,一大半高级主管离开明基,回到了宏碁,下面的普通员工就更不用说了。李焜耀只好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一个强大的团队,必须要有一致的愿景、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甘心寄居在一个大公司,又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的人,也算不得人才。不足惜。”

  经过半年激烈动荡,该走的人走了,愿意留下来的人留下来了。留下来的人,大家戮力同心打天下。

  1991年开始,明基一边自己给全球企业做代工,一边生产和销售Acer品牌的电脑外设。这一年,明基营业额6.5亿元人民币。

  到199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0亿。

  1994~2001年:

  李焜耀如何异想天开

  全面掌控明基之后,李焜耀也开始为明基设计新的未来。

  显然他比别的台湾企业家站得更高:“全球电子通讯行业年营销过1000亿美元的产品,只有PC、手机、液晶显示器(LCD)。台湾无人敢与宏碁抢PC,但手机和LCD却是空白,明基没有理由放弃。”但他在涉足之初,却只能靠直觉、对未来的洞察力和冒险精神,来确定迷雾中的下一个座标——

  1994年,台北老是堵车。堵在路上的李焜耀,时常看见车上的老板们掏出砖头一样的移动电话,叽哩呱啦地指挥企业的工作,引来路人无数艳羡的目光。那时外国进口的移动电话极为罕见,李焜耀想,这东西如此管用,将来肯定会推广开来——然后会降价——然后会人手一个。天!那将是一个大得不可思议的市场。

  那么,明基可不可以做这个产品?李焜耀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他立刻躁动起来,毫不犹豫地将手机纳入了明基的投资项目。

  消息一传出去,台湾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在哂笑李焜耀,认为他完全是异想天开!“他们说的确实有道理。你想想,当时手机在全球尚属新兴行业,核心技术只掌握在摩托罗拉等极少数欧美企业手中,而且仍然处于研发初级阶段,此时其他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技术上跟进,无一不是‘两眼一抹黑’,何况明基这样的东亚小企业。”李焜耀向记者陈述了反对者的理由,接着哈哈一笑,说出了一句让人吃惊的话:“他们有道理,并不意味着我就没有道理啊!”

  李焜耀不理睬来自四面八方的聒噪,自己埋头弄。实在弄不明白,干脆就从传真机、传呼机、无绳电话开始研究,都是通讯产品,某些基础技术与手机是相通的。

  李焜耀开始在手机领域孤独前行。

  此时,做电脑外设的部门有意见了:我们在使劲挣钱,手机部门的人却在使劲烧钱;我们在“种稻”,他们在“吃米”!李焜耀急忙去解释说:“打个比方,种小麦、水稻,半年就可收回成本,但附加值低;种附加值很高的果树,非得三五年不能见成效。手机就是明基的果树!”李焜耀坚信这样的投资理念——大型企业不能一味只做“短平快”的短线项目,而应短期、中期、长期投资同时存在。

  喂了7年的“米”,手机部门终于在2001年开始“下蛋”,这一下就财源滚滚:明基不但成为台湾惟一以自有品牌行销的厂商,而且成为摩托罗拉等多家全球品牌的代工厂商。2001年,明基手机产量达700万只,专利100多项,2002年产量突破1000万只,2003年,中国人使用的手机,有1/3由明基生产。

  7年的忐忑,终于石头落地。李焜耀的“冒险家精神”,让当初的反对者全都傻了眼。李焜耀这才解释他的“道理”:“大企业不能做当下,而应做未来。”换句话说,“大企业应按未来而不是按现在的承受能力规划投资事业。”

  1996~2002年:液晶猛于虎

  李焜耀最喜欢的城市是俄国圣彼得堡。那是彼得大帝亲手建成的英雄城市。当年彼得大帝率领大军,从这里扬帆出海,四方征战建立俄罗斯大帝国的历史遗迹还历历在目。李焜耀每每看到这些,都会心潮难平,想到自己领导企业开疆拓土的艰难岁月。

  就在手机项目还陷在资金泥潭里不能自拔之时,1996年李焜耀又开始玩上了一个更为生死攸关的惊险游戏——“喂虎”。而且一玩就是6年!友达光电是明基旗下的一家生产液晶显示器的大公司,是一头吃钱的老虎,要么找钱喂饱它,要么明基最后以身饲虎……

  这是怎样疯狂的一个游戏?

  1996年的一天,李焜耀走进施振荣的办公室,告诉施:“明基要做液晶显示器。”施振荣大吃一惊,问李焜耀:“你有没有充分考虑做液显意味着什么?它是典型的技术和资本双密集型产业。你技术从哪里来?资金从哪里来?这是一只吃钱的老虎,搞不好,你老虎没喂大,反被虎吃掉。”

  施振荣是宽厚长者,一生很少说“不”,此时提出强烈质疑,可见这风险非同小可。

  李焜耀很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认准了目标,就不会放弃。他说,人们的进步往往都是延续以往成功的道路,而不敢尝试未知的领域。而这种谨慎,必然限制一个人或企业对未来的认知和把握能力,限制企业的跳跃式发展,“延续过去,没有未来”。

  施振荣见李焜耀态度坚决,只好支持,但言明,宏碁在这个项目上只能占5%的股份,足见施振荣疑虑重重。

  名为达基的液晶公司成立之后,李焜耀转身去日本寻求技术和人才。不料日本人兜头就是一盆冷水泼来:“我们搞了这么久,投入了庞大的资金,都还没见到效益,你们怎么搞得起来?”日本人说的是实话,当然也有技术保护的目的。李焜耀不信邪,越发觉得这事非做不可。第二次,李焜耀拉上施振荣一起去游说日本液晶显示器龙头企业夏普,希望日本人看在施先生的面子上,转让技术。结果,短短2个小时的拜会时间,日本人竟然花了一个半小时劝说李焜耀“一定要放弃这个疯狂的念头”!

  不能直达目的,那就采取做手机的策略迂回包抄。李焜耀首先搞起了

等离子显示器,逐步向液晶靠拢。

  庞大的研发机器果然是一个吸钱的黑洞。第一笔10亿元新台币投进去,泡都没冒一下就沉了。接着是20亿、30亿、40亿。李焜耀和他的财务长像逛庙会似的游走于国际投资人和股市,到处为这只“饿虎”找肉吃。

  1996年10月,台湾第一片自主研发的等离子显示器成功点亮,与日本人的技术转让谈判筹码也随之增加。恰巧IBM转向IT服务,无暇分心继续做液晶,却又不甘心日本商人独霸液晶显示器市场,李焜耀终于找到突破口,以很优惠的价格从IBM日本公司手里购得了液晶技术授权。

  1999年,李焜耀决定上大屏幕液晶,需再连续投资70亿~80亿元人民币。此时,上亿元的投资对这头“销金兽”而言仅仅只是一碟开胃小菜。李焜耀资金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稍不留神,弦一绷断,整个大厦将土崩瓦解,明基将被这只虎活活吞掉。明基的钱几亿元几亿元地投了进去,自有资金很快告罄,四处借贷,仍无济于事。董事会无奈之下决定冒险,用在国际市场已经小有声望的明基押注,在欧洲卢森堡发行可转换债券。

  明基生命的弦已绷到了极限。

  两次共发行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然后悄无声息喂了液晶老虎。这最后的赌注令明基命悬一线,如果债主到期后要求赎回现金,明基就彻底玩完!幸而之前李焜耀及时发现苏州,大力挖掘大陆制造和市场的优势,在营销大将曾文祺的率领下将大陆营业额做到了20亿元人民币,致使股价节节攀升,债券到期后如愿以偿地全部转为持股。

  虎仔一晃长大,李焜耀使出浑身解数,惊出一身冷汗。

  1999年,李焜耀深深感受到了当年施振荣做半导体失败以臂饲虎的恐惧,他现在想的是如何赶快把这只虎放到资本深山当中去,而这样做就意味着自己手中控股的绳索要加长。2001年9月,明基旗下达基一举吃掉台湾另一只差不多与自己等身的液晶老虎——台联电麾下的联友,更名为友达光电。超级恐龙终于横空出世,总资产超过300亿元新台币,直接与三星、LG等巨头抢食第五代液晶显示器市场,国际IT界为之震惊。

  友达光电一成立,李焜耀就率友达全力以赴冲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直到2002年5月23日正式挂牌,搭上了春季交易的最后一班车。回头一看,他们原来一直在与华尔街的萧条速度拼命地赛跑,如果拖到下半年,后果依然不堪设想。

  终究好事多磨,李焜耀在纽约证交所一次融到资金6.6亿美元,才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李焜耀上液晶显示器项目的疯狂游戏玩了整整6年,终于大功告成!

  此时,李焜耀的液晶显示器销售收入已经疯长到世界第三,市场占有率超过13%,仅次于韩国三星的16%和LG的15%。

  ——从此,李焜耀在全球华人企业圈内声威大振。他不光被誉为“伟大的冒险家”,更已成为人们仰视的“目标大师”,他是人们心目中的标竿和榜样,他是如此杰出,以至今天台湾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当你不知下一步怎么走时,就去看看李焜耀。”

  1993~1999年:发现苏州

  液晶一役,苏州拯救了明基。

  早在1993年,李焜耀就将目光移向了大陆。他进行了战略调整,打算先耕耘好大陆这块根据地,然后向全球辐射。

  其时大陆吸引外资最集中的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等华南地区,李焜耀看了一眼就将其排除了,理由很简单:早期工业地带,产业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规范性,工厂杂乱无章,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比较混乱。李焜耀将目光移向了正在轰轰烈烈搞建设的未来中国经济重心——上海。

  李焜耀去上海招商局谈投资意向,负责接待的人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大学生。李焜耀很奇怪:“你为什么不搞专业,却改行招商?”此人回答说,他的同学差不多都转行了,很少有人在写电脑程序,因为进

房地产这样的企业更赚钱。李焜耀由此知道:在上海工作的人,商业意识太浓,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不会埋头于自己的专业。如果在上海设厂,辛辛苦苦培养一个工程师,可能两个月后就会跳槽到房地产行业去了。

  李焜耀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商业大都市并不适合制造业建厂发展,制造业应以商业大都市为中心,布局在其周边100公里左右的卫星城。李焜耀的上海卫星城是哪里呢?

  一踏上苏州的土地,脚踩2500年古老石板街,倾听柔婉的吴侬软语,漫步精雅的园林,感受小河时光一样逝去,闲适的情调抚慰着残酷商业竞争带来的烦闷。入夜,古城门藤葛垂垂,寒山寺隐入夜空,一股彻底的休憩与宁静弥漫心间。

  李焜耀立即被苏州迷住了。

  1993年,施振荣带着太太来到苏州为明基新生产基地奠基,驱车3个多小时才从上海赶到苏州,明基的奠基石就在一大片荒芜的农田间。施振荣大跌眼镜,这位宽厚的大家长轻轻皱了皱眉头:“哇,有没有搞错!怎么来这样个地方?”

  其时苏州工业园区一片荒芜,李焜耀是第一家将生产基地选在苏州的台资企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和现代化市政建设快速到位,众多台资企业也追随到苏州。再后来,全球跨国企业也很快意识到,李焜耀发现的苏州,果然是块值得留连的“风水宝地”,遂掀起了一股苏州热。至今,全球500强企业一半以上已经落户苏州。李焜耀,也因为发现了苏州而被业界誉为“IT业的哥伦布”。

  李焜耀成就了苏州,苏州成就了明基。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到苏州后留了下来,在这里娶妻生子,他们寄情于山水,淡泊于名利,却把苏州明基做得出类拔萃。

  尤其是明基中国营销总部,在大将曾文祺的带领下从1996年开始以苏州为圆心,短短数年之间将明基产品销遍了全中国,显示器、键盘、扫描仪数度卖到全国第一,销售额连续3年以300%的速度增长,1999年达到20亿元人民币。

  ——就在此时,整个明基因液晶显示器资金链即将断裂,就在这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恰巧苏州明基在大陆取得了出色业绩,遂力挽股价,使明基大厦不倒。

  2001~2005年:

  BenQ蝴蝶与全球西门子

  明基的公司遍布全球,李焜耀也走遍了全球。

  他在法国巴黎香榭里舍大街上,看到透过茂密的梧桐树叶漏到地上的斑驳朦胧的阳光,他会突然悟到,为什么印象画派会出现在法国。

  李焜耀就是这样一个很感性很单纯却又博古通今的人,他追求快乐,内心阳光,于是他把这种快乐至上的理念上升为企业文化,并通过BenQ这个品牌表现出来。

  2001年12月5日,施振荣和李焜耀在苏州共同宣布,明基彻底从宏碁集团脱离出来,并正式启用BenQ品牌。那一刻,这两位25年共患难同悲欢的老友故交,在来自全球各地200多位记者的闪光灯下,在壮丽的音乐声和全场欢呼声中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这一场面,令许多经历了明基坎坷历程的老员工们泪流满面。

  也在那一刻,人们看到李焜耀脸上也闪过了一丝想哭的表情。所有人都感动了,所有人都明白这一表情后面的含义,都深深理解他的内心。明基就是李焜耀的生命,从他17年前创办到现在,他所有的生命时光和生命力量都完全融铸在了这一瞬间。

  人们知道,从这一刻起,李焜耀开始了他生命中的品牌之路。

  BenQ品牌最初的标志,反应了李焜耀心中那份对宇宙自然“天人合一”的追求:一只紫色的蝴蝶翩翩飞来,轻轻停在一个并不漂亮的胖女孩的脸上,那一瞬间,小女孩惊喜地绽放出无比天真烂漫的笑容。画面在这一刻锁定,这份童真变成BenQ的标志。这意味着,明基将通过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通过自己人性化的、时尚的笔记本电脑、光驱、手机、MP3、数码相机、家用刻录机、液晶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等,将这份拨动心弦的纯真与愉悦,传递给了消费者,让消费者“享受快乐科技”。今天BenQ将那只紫蝴蝶的翅膀放大,简化成了现在的标志,演绎出科技与人文、理性与感性、工作与玩乐、年轻与成熟、传统与现代二元相容,和谐并存的理念。

  带着这份纯朴和童真,李焜耀带领他的管理团队登上了海拔3000多米的台湾第一高峰——玉山,去领略山登至极的壮阔雄心;而他的苏州员工们则从连云港花巨资买来细沙运到苏州明基,在公司内建起了沙滩排球场,让员工们在沙滩尽情释放生命力量;他们还爬山采茶炒茶,他们去河里荡舟,去寒山寺听夜半的钟声和苏州评弹……

  BenQ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成功。满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迈与大气。

  2005年6月7日,明基宣布收购德国西门子手机全球业务,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企业。在这次谈判中,明基以全球IT行业独家赞助“欧洲杯”足球赛的身份让西门子刮目相看,李焜耀以他“非买卖关系,而是战略合作伙伴”的高瞻远瞩赢得了德国人的敬佩。最后德国人不但不要一分彩礼钱把自己的这个“女儿”嫁给了明基,还把它所有最先进的手机3G专利技术拱手相送,而且德国人还为“女儿”准备了3.5亿欧元的嫁妆!

  德国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对员工、企业和品牌负责任的精神,与李焜耀和明基对员工、企业和品牌负责任的精神完全一致。

  不经意间,李焜耀带领明基跨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商业奇迹。

  他说,这是一种成就,也是一种享受,是生命的价值。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明基相关网页共约8,3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