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贸易壁垒内的中国盟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7日 11:29 《财经时报》 | |||||||||
在“敌方阵营”中,也有和中国利益一致的力量,如何让这些“利益共同体”变为“盟友”,将是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新课题 □ 本报见习记者 尹(女+原)婷 丹麦一家女式内衣连锁店的主管华特·杰森最近十分的烦恼,公司现已拥有4.5万条短
3天以后,由欧盟救济司司长维尼格带队的欧盟纺织品谈判团,开始在北京同中国进行磋商中。 25日、26日连续两天的艰苦谈判没有任何结果,谈判还将继续。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欧盟不能尽快解决中国纺织品配额限制问题,今年的圣诞,在圣诞树下,大家可能都不会找到装有衣服的礼品盒。 据欧盟配额监控系统统计,目前已约有成本在2亿到2.5亿欧元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因配额问题而积压在欧洲各港口无法入关。欧洲零售商在如此关键的秋冬交易季节中的损失,则可能达到总共8亿欧元。 在欧洲的阵营当中,也不乏与我们利益立场一致的“国际友人”。 最新的消息是,步欧盟后尘,中美关于纺织品贸易的第四轮磋商,也将于8月30日在北京举行。 欧美内部不是“铁板一块” 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欧洲一下失去了16.5万个纺织和制衣业的工作岗位。为了维护生产商们的利益,代表着欧洲17万家工厂和260万工人的“欧洲服装与纺织品组织”(Euratex)出面游说欧盟。他们表示,如果不采取相关行动,那么2005年,欧洲将有可能出现多达100万的失业工人。 今年年初,全球取消了纺织品配额。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欧盟新成员国的纺织品生产商们,于是加大了游说力度。他们通过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盟智库以及大量的游说团体,最终把抗议“传”到对外贸易总司。 他们提供的数据是,在取消纺织配额后,欧洲平均每天约有1000个工人失业。所以必须恢复对中国的纺织配额限制。 德国、英国、瑞典、挪威、丹麦、芬兰以及冰岛,是欧洲最早实现纺织产业结构性改革的国家。他们已成功转移了纺织产业的重心,实行海外分包制,把低端产品的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了生产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进口已成为他们满足市场需求的唯一方式。 在取消纺织品配额的情况之下,德英和北欧五国的进口商和批发商看到了滚滚财源。他们纷纷于今年上半年,在中国下了高额的订单。好景不长,7月12日,欧委会公布的《纺织品谅解备忘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在6月11日到7月20日期间,从中国运往欧洲的多数纺织品,由于今年配额已经用完,不得不滞留于欧洲各港口。 面临巨大商业损失的德英和北欧五国的各纺织销售协会,纷纷向欧盟发出了警告,称国内零售业可能面临失业和破产危机,欧盟应尽快采取措施,以保护该行业的正常运行。 配额问题已激化了欧盟南北成员国之间和纺织品行业内部的矛盾。 而在美国,其纺织品生产商会早间也曾指出,美国纺织业三年间(2002-2004)共失去了35万个工作机会,如果不采取措施,剩下的69.5万个工作岗位也将有可能“流向”中国的华南地区。 其实美国的纺织业也仅仅集中在南卡罗莱纳州、北卡罗莱纳州、佐治亚州、弗吉尼亚州等6个南方的州内。而其余45个州的纺织品需求还是主要依赖于进口。所以美国南北洲之间在纺织品问题上的矛盾,如欧盟如出一辙。只不过,还没有那么突出。 盟友现形 欧洲商业联合会是一个联合欧盟成员国零售、批发与进出口贸易企业的行业协会。该组织的国际贸易专家拉尔夫·卡姆弗纳指出:ATC协定(多种纤维协定)已经给了欧洲纺织品生产商10年的准备期,去做好应对纺织品竞争挑战的准备。那些此前没有做好准备的生产商,应无权指责别人的“入侵”。 英、德以及北欧五国的销售商认为,对纺织品的贸易限制实际上是保护了那些还没有对全球竞争做好准备的欧洲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纺织品贸易已经形成了一个链条,欧洲以生产中高端产品为主,而低端产品则应由发展中国家承担制造。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打断了这个链条,也打击了那些积极准备应对挑战、有战略眼光的企业。 中国从欧美进口的产品主要包括机械电子设备,交通航空设备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对中国出口贸易的限制无疑也将会为国外的出口商们带来潜在的压力。 所以目前,欧美的一些高科技和重工业企业也并不赞成此次的设限。中国作为欧美的主要贸易伙伴,仅今年上半年的进口总量就已高达3027亿美元。这样不愉快的纺织品贸易争端不但加大了欧美的出口压力,也使得相关产业恐惧加剧:中国在未来可能会采取贸易“报复”。 同时,中国的纺织业其实早已摄入了大量的“欧美成份”,而这些“成份”包括纺织机械,高档纺织面料,染化料以及服装的设计。所以从中国出口的纺织产品也包含着欧美自己的出口贸易。 对“下游产品”的设限将会影响 “上游产品”的销售。这些纺织业的高端产品制造商们无疑也反对设限,希望保持正常的贸易秩序,以维护高端纺织产品的正常出口。 这场纺织业的争夺战导致了欧洲市场上服装的缺货现象,而其中最无辜的受害者就是消费者。多掏了腰包却还买不到更多款式的服装。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公布的数据,在欧美发达国家,每4口之家每年要为纺织品贸易保护措施多支付270欧元。 但公众的反应总是迟缓的。尽管消费者群体庞大,却难以凝聚。没有组织的零散抗议,是远远无法压过生产商们的庞大呼声的。 缺乏组织 力量分散 中国是纺织品配额制取消后“最大受益者”吗? 不。实际上,试图通过对中国出口限制而保护其本土产业的方法,只是权宜之计。因为欧美从中国进口的份额,只会逐渐被印度,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等国取代。 所以,中国的纺织业除了与欧盟和美国政府进行沟通之外,更应在欧美内部寻找利益的同盟,通过和这些集团们沟通,利用他们的力量,去游说他们的政府。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赵玉敏认为,中国政府并不需要干涉欧盟内部对设限问题的决策,而应给予我们在欧盟内部的盟友们“全力支持”。 但至少到现在,这种“支持”还是很有限。例如,目前中国统计的出货量与欧洲统计的到货量有相当大的出入,欧盟方面所统计的出口增长率偏高。 所以在中国方面以自己的数据为依据与欧盟对垒时,盟友们却不得不使用欧盟的统计数据,基于不同数据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同,这就让双方的声音缺乏说服力。 在赵玉敏看来,在现阶段,“加强贸易管理,理清基础信息依据”,是中国需要与“盟友们”进一步沟通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基础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健雄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还没有展开与盟友们有计划的沟通,所以作用“相对分散”。 [链接]中国的利益共同体 盟友之一:服装进口商 服装如同食品,一直囤积在仓库内就会“过期失鲜”。为此进口商不但要加付仓储的贮存费用,而且他们也即将要面对过了季或过了时的服装难以销售的事实。所以进口商们想要解决设限问题的焦急绝不亚于中国。 盟友之二:服装零售商 进口商拿不到已付款的商品,也使得零售商不得不面临着无货可卖的困境。利润的严重损失不可避免,同时各服装连锁店也将面对失去大量忠实客户的危机。因为今年的秋冬,他们将无法再一如既往地向消费者们提供价廉物美的中国进口服装。 盟友之三:消费者 尽管消费者在这场争端中也是间接的受害者,将无货可买,或者只能买“高价货”。 盟友之四:高端设备出口商 中国的纺织品无法出口了,欧美的纺织机械、高档纺织面料、染化料以及服装设计样本的销路也会受到影响。 而这种尴尬局面是具有扩散性质的。在出口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之下,中国将有可能对本国的进口量进行限制以求平衡,尤其是对那些从欧美大量进口的高科技和重工业产品。 盟友之五:欧盟的英、德及北欧诸国;美国北方诸州 这里没有多少纺织企业及从业人,在这里,贸易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的声音更可能成为主流。 盟友之六:贸易自由主义者(官员、专家) 他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是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天然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