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带头大搞无车日 减少污染发展交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 18:34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1998年,法国绿党领导人、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当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随后,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南美和亚洲不少城市竞相效仿,使9月22日成了“欧洲无车日”、“国际无车日”。
不过,从今年的情况看,“无车日”开始出现式微之象。今年巴黎市内划定无车区的面积比去年缩小了,当晚也少了交通监控机构例行公布的车流量减少情况的报告。从法国全国来看,前年有98个城市参加“无车日”,去年减少到72个,今年只剩下56个。从欧洲看,德国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今年都退出了“无车日”活动。从世界看,虽然今年有1125个城市参加“无车日”,数量与去年差不多,但与前年相比却减少了200多个,前年参加该活动的城市有1353个。法国一些环保人士批评政府动员不力,他们担心:照此发展下去,“无车日”将走向消亡! 法国生态部长塞日·勒佩尔蒂埃说,“无车日”里划定一些限制机动车的地区以后,造成其周边道路出现严重的堵车问题,许多人抱怨“无车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给他们的生活增添困难。因此,今年不得不将无车范围缩小,明年还打算把“无车日”安排在星期天举行。这番话应算是对“无车日”活动潮落趋向的一种解释。当初“无车日”活动勃然而兴,说明拥护者众;但刚过几年它就显现出走弱的迹象,说明责难声增多,这个现象隐藏着值得探究的问题。 首先,汽车异化和人的两难。汽车,这个钢铁、橡胶、塑料和玻璃的混合物脱胎于工业革命,降生于19世纪最后10年,可谓“人之巧与造化者同功”,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征,它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出现了一次腾飞。可是,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越来越广,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据统计,1/4以上的城市大气污染源于汽车尾气,它引发人类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臭氧含量过高,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使地球气候转向恶化;在城市里,80%的噪音由交通产生,汽车变成了祸害自然环境的杀手。不仅如此,汽车还直接伤害人类生命。在欧洲,每年在1000人里就有3人因车祸丧命或受伤。汽车本来是为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但它现在却在恶化人类生存条件。此外,世界汽车消耗80%以上的能源,它本来应该是一种快捷的工具,但由于车多拥挤、道路堵塞,它反而费时误事,造成经济损失。据统计,欧盟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就达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不过,如今在发达国家,人们无论上班、购物、休闲、度假甚至健身都离不开汽车,汽车已经造就了一种生活方式,怎么能为了革除它的弊端就放弃现存生活方式,而去过另一种日子呢? 其次,百姓意愿和政府职责。今年“无车日”这一天,法国媒体刊登了巴黎市民对未来20年巴黎市政建设规划的答问结果。对市内交通问题,82%的被调查者赞成限制私人汽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但是被问及限制汽车空间问题时,人们的观点就变了。规划中设想将来为市内两套住房留一个车位,有53%的答卷人嫌不够所以表示反对,在那些富人区反对者超过60%。看来人人都同意限制汽车,只不过是限制别人的汽车。百姓众生,人各有心。人们各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这正常。但是作为社会组织者的政府,则应在个人方便与社会环保、能源消耗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权衡利弊,恰当平衡,并通过各种政策、法规加以落实。只有政府才能担起这个重任。 “无车日”活动发起之初,就曾遭受一些批评。批评者认为,一年一次的“无车日”解决不了城市交通和环境污染问题。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无车日”是通过鼓励市民放弃私家车而改乘公交车、近距离出行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这种软方式来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告诫人们保护环境要从每个人的日常出行做起,它的精神意义大于物质效果。另一方面,为克服汽车带来的弊端,各国有多方面的努力。例如,英国伦敦征收进城税,使市内汽车流量减少了15%;欧盟对汽车尾气排放量、尾气二氧化碳及未燃尽碳氢化合物的含量有严格规定,否则不能进入销售市场,从2000年起禁止销售含铅汽油;法国正考虑把汽车的环保标准系数与售价和保险费挂钩;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开发燃料零污染的洁净车,等等。所以,即使“无车日”的形式有什么变化,人类为环保而斗争的本质依旧,因为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要求。 “无车日”是发达国家对汽车进行的一种反思,它提醒我们应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来降低中国社会前进的成本。别国按环保标准对汽车和燃料的生产、销售制定法规值得我们参考,除此以外还要有结合我们国情的法规和政策杠杆。世界银行认定的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已经很大。中国城市人口众多,如果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人车比例发展,肯定成灾。当然,要限制汽车数量,还要从城市规划方面着手。城市规模不能过大,公共交通要优先发展。另外,还有一个关于汽车的观念要转变。战国时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冯驩弹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史记·孟尝君列传》)很久以来,人们就把车与人的身份、地位联系在一起。似乎车越贵越豪华,人就越了不起。而在欧洲并不这样,人们青睐微型车。因为车小,好操作、好停车。加上其排放量小,所以省油,对空气的污染也相应小。汽车就是一种代步工具。不管怎么说,以环保为灵魂的“无车日”,一定要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