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5年两会与中国经济 > 正文
 

审计学会会长翟熙贵:中央党校也要被审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 10:02 京华时报

审计学会会长翟熙贵:中央党校也要被审计

全国人大代表、审计学会会长、前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翟熙贵

  在过去的两年里,一份份审计报告引起亿万国民关注。动辄百万、千万甚至数以亿计的问题资金触目惊心。

  在今年的审计公告中我们注意到,除了保持对问题资金不留情面地揭露外,对涉案干部处理情况的篇幅也在增加。这一方面说明了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群众要求追究有关人员责
任的呼声,另一方面说明,民众的视点已从关注审计风暴本身,转移到如何让“风暴”转

  化为“阳光”。昨天,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审计学会会长、前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翟熙贵,他表示,在审计部门将要全面展开的“效益审计”中,邀请专家加入势在必行。

  中央党校也要被审计

  记者:我听到一个消息,说今年会加大对中央级单位的审计工作,这里所说的“中央级单位”包括哪些部门?

  翟熙贵:对,从今年开始,我们的确会增加对中央级单位的审计面。凡是在财政部有直接账户的单位,不管是党的中央机构,还是中办、国办,包括中央党校等,只要从财政部立户取钱,就要接受审计。我认为,今年审计面扩大完全正确,并且有法可依。《审计法》有明确规定,凡是走中央财政预算的,都要接受审计。

  记者:那么在以前,为什么没有对这些单位进行审计?

  翟熙贵:以前的确存在一些顾虑。当你对重要部门进行审计时,人家就会问,你怎么监督起权力机关来了?实际上呢,审计监督的仅仅是一部分,就是对财政拨款的使用情况———例如有没有合理地使用、有没有挪用浪费、有没有按照法律要求认真使用这些资金等等。在近几年,我们的顾虑打消了,他们的不理解也消失了。

  审计报告可分三部分

  记者:李金华审计长曾经说过,审计工作的目的一是要“抓问题”,一是要“防问题”,“抓问题”我们已经看得很多了,但“预防问题”如何能够得到体现?

  翟熙贵:实际上“抓问题”和“防问题”是有联系的。但是我们国家目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秩序不规范,所以我认为审计首先就要揭露问题,揭露出问题以后呢,就要开始找原因,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给问题单位“提出建议”。现在对外公布的审计公告中,由于篇幅原因,给每个单位提出的整改意见提到的不是很多。但实际上,每次审计出问题之后,我们都给该单位提出了建议,有时还会是比较正式的“建议书”。其实审计就是一方面抓问题,另一方面帮助你整改,帮助你建立制度。所以揭露问题和提出建设性建议是相结合的。

  记者:但是现在公众对审计署提出的建议都不是很了解。

  翟熙贵:这个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审计公告来解决,现在审计公告除了审计问题和整改情况两部分外,也在加大审计署整改意见的篇幅。所以,以后的审计公告可以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是发现问题,“某单位违反财政纪律”;第二是指出这个单位各种不规范使用资金的情况,最后审计署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第三部分才是整改意见。

  效益审计将成审计重点

  记者:怎么理解“效益审计”?

  翟熙贵:就是看你花国家的钱,用得怎么样,是否达到了效率、效果、效益。比如说你一个工程花了10个亿,工程建好了,审计部门就要看你这10个亿是不是花好了,你成本是否节约了,效率是否提高了,最后的结果是否达到了原来的计划目标。同时,项目的效益计算出来之后要进行对比,不单跟国内标准对比,还跟国外标准对比。近几年,审计署也进行了一些效益审计,对比后发现,我们的成本和浪费都是巨大的。

  记者:这个“效益审计”究竟是“事前论证”还是“事后找问题”呢?

  翟熙贵:是事后的审计。这两年深圳搞了一些大项目的效益审计,在人大常委会报告之后引起很大反响,效益审计是事后审计,建设过程的浪费只能追回很少,大部分都没有办法追回了。但是,不能因此得出“效益审计”作用不大的结论,因为效益审计最大的效果是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受审单位找问题,改善管理,挖掘潜力,支持这个单位长期发展。

  记者: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一大考验。

  翟熙贵:对,没错,所以现在审计署非常注重培训。但我们也考虑到,光靠培训也很难完全解决人才问题,必须引进人才。坦白地说,效益审计牵扯面太广了,很多领域我也不懂。比如对一个核电站进行审计,我们8万审计工作人员里面可能没一个人懂,怎么办?那就只有请核工业方面的专家、科学家参与审计过程。

  我对效益审计的前景非常乐观。效益审计还包括社会效益审计,比如环境审计。一些企业微观效益很好,能赚钱,但是宏观上该企业污染环境、耗水耗能巨大,这些问题就可以通过效益审计来发现,然后进行改正。

  严惩审出问题不报告

  记者:李金华审计长和您都对审计工作者的评价很高,但人们还是不免有疑问,8万审计工作者真的就是铜墙铁壁一块吗?

  翟熙贵:不可能,毕竟是8万人啊。我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工作者是好的,无论在工作作风上还是在道德、生活作风上。但这么大的队伍里难免有个别人作风不是很严谨,最后违反纪律,这种事情过去出现过。其实,虽然审计报告中动辄上亿资金,但在审计过程审计人员根本看不到钱。

  记者:对于外出审计的工作者呢?他们没有机会吗?

  翟熙贵:你说的是“内外勾结”问题,我们除了八不准、廉洁自律条例外,还有相互监督机制等工作纪律来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审计人员有意不把发现的问题报上来,我们会对此严厉惩罚———就是一旦发现,直接追究法律责任,决不留情。1998年,我们对贵阳财政局进行审计时,第一次审计就已经发现有问题苗头了,但是审计没有到位,没有及时深入地追下去,到第二年审计时发现,财政局那个干部就在当年把赃款转移出去了。最后,对负责第一次审计的那个处长给予撤职处分。

  审计是制度不是风暴

  记者:有人说审计报告给很多人带来了压力,这些压力具体是什么?

  翟熙贵:这个压力,首先是给地方级审计部门的。国家审计署报了这么多问题,地方人大就说了,为什么中央级单位能查出那么多问题,你们就查不出问题,是你能力不够呢,还是隐瞒不报?这样审计的正常工作就有压力了。

  所以我一直说,审计是一种制度,不是一种“风暴”。有问题审计署要审计,没有问题审计署也要审计。以后的审计公告是全面公告,不但只说有问题的单位,像监察部这样的连续三年都没有问题的单位,审计署也要公告,作为表扬。

  另一方面,那些问题单位也有压力。有这么一个例子,现在的《审计法》中说“可以公告审计结果”。某部门领导就去审计署说,别给我公告了。审计署回答,公告结果是《审计法》规定的啊,那个领导就说,《审计法》不是说“可以公告”吗,那也可以不公告嘛。他钻这个空子,你怎么办?所以今年9月份要修改《审计法》,我就建议把“可以公告”明确修改为“审计结果应该予以公告”。

  记者:您理解问题单位的这种怕曝光的思维吗?

  翟熙贵: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去年,已到人大部门工作的我,到地方去执法检查。下面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他还不知道我以前是审计署的,就对我谈起审计工作,说审计简直是给社会主义抹黑!我当时就劝他,公告如果能促进你整改问题就是好事。很多单位的领导还是需要转变思维,习惯就好了。

  干审计就不能怕得罪人

  记者:您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需要达到哪几方面要求?

  翟熙贵:作为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首先要有理想和信念。其次要有良好的作风,包括工作和生活上的,作风要正,要禁得起诱惑。第三还要有献身精神,审计工作者很辛苦,往往是无名英雄。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怕得罪人。就我个人来说,审计了这么多单位,抓出来这么多问题,当然要得罪人。 本报记者 郭鲲

  本报记者 赵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效益审计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