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5年两会与中国经济 > 正文
 

三农强则国家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 09:55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丁锡国、张旭东

  两会期间,听人大代表小组发言,发现“三农”问题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认为,现在,中央的政策措施对“稳农”非常重视,但对“强农”、“兴农”之策还要进一步加强。今天,会议结束了,愿这样的声音能够经常响在中国人的耳畔、心中。

  农业稳,天下安。回想中国经济上的几次起伏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基于对问题的清醒认识,中央从加强农业入手,进行新一轮宏观调控,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对稳定经济全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把粮食看得比天还重,这是中国人从饿肚子的经历中悟出的道理。粮食减产,供应紧张,人们心里发慌,会对社会秩序带来影响,对经济秩序造成冲击。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一切才能按部就班。

  但是,粮食不是人们生活的全部,解决了粮食问题也不能代表农业问题就全部解决了。跨过温饱线后,人们对收入增长的需求就上升到了首要位置,所以,政府免掉“皇粮国税”,让农民轻装上阵,寻找更多更好的增收渠道。

  农民富,全局活。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少,消费能力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不太明显。要把大量农村人口由潜在的消费人群变成现实的消费群体,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千方百计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讲,不通过提高最大多数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存状况,整个社会就不可能有更多的和谐。

  如何使农村经济振兴?人大代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路。有的代表提出,要实现种粮与增收、工业与农业、农民与工人、农村与城市的四个“对接”,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到实处;有的代表提出,为了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要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公共财政向“三农”进一步倾斜的机制和鼓励民众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这些建议都很有道理。

  农民增收的渠道有千条万条,助农增收的举措也可以多种多样,但这一切取决于对”三农“的作用是否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