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中国经济减速刚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 18:1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单羽青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在最新发表的“驯服巨龙”全球经济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由白热化向较为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过渡的关键时刻。他深信,中国领导层将会成功地克服难关。因为“巨龙如走错方向,损失将非同小可”。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在报告中,罗奇着重对“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实现软着陆”、“固定投资增长”、“紧缩措施”、“中国对全球其他地方的经济活动的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调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经济减速才刚开始

  罗奇指出,中国经济的减速才刚刚开始。目前最新的一个说法是经济“软着陆”可能即将到来。这实在是“错得不能再错”。中国经济仍以强劲和不可能持续的速度继续扩张。政府当局对调控措施的执行不能掉以轻心。不然的话,过热的中国经济将带来足以破坏稳定的“硬着陆”风险。

  他认为,中国第二季的GDP增长(+9.6%)较预期为低是引起混淆的直接原因。表面看,9.6%的同比增长不仅比第一季度的9.8%轻微下降,更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10.5%至11.0%的水平。但不论是按什么标准,9.6%仍是一个极为快速的增长率,比中国最近20年平均GDP增长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其次,最新的GDP预测数据可能低估了实际的增长情况。这不单是计算质量令人怀疑,而且隐蔽了工业活动的影响。

  此外,近期一些工业的发展趋势也演绎了一个有别于GDP数据的故事:工业产值6月份16.2%的增长,比今年前两个月高峰期的19.4%稍有下降,但仍大幅高于过去10年的10%趋势增长水平。同时,能源发电增长仅轻微地从5月份的16.6%回落至6月份的14.3%。

  他强调说,工业产值比数需要下降至8%—10%的区间,然后停留在这一区间最少6个月,才可以正式宣布经济“软着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减速充其量只完成了约25%。”

  国内经济信号不一

  罗奇表示,其他一些数据也造成了对中国经济减速程度判断的模糊不清。例如,在固定投资方面,从今年1—2月份高峰期的53%增幅降至5月份令人惊讶的18.5%。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最有可能出现泡沫的方面,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紧缩投资的举措显然已经奏效。尽管如此,银行借贷增长——导致投资泡沫的主要“元凶”仅仅稍微下降;按年同比信贷增长,从3月份的20%回落至6月份的16.3%,仍远高于10—12%的趋势增长水平。同时,中国的通胀压力似乎有点缓和。尽管消费物价指数已上升至5%关口,大部分增长仍然集中在农业产品。在批发层面,价格增长的步伐也明显放缓: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企业物品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按年同比由5月份的9.4%进一步降至6月份的9.3%。工业产值增长6月份维持在16%水平,虽然比年初的19%有所回落,但仍高于“软着陆”所要求的8-10%目标水平。

  对世界的影响还未显现

  罗奇认为,中国没有对全球其他地方的经济活动产生多大影响,是中国经济减速不够的另一个证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进口增长(最能反映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持续有力的前进所致。输入中国的外国制造产品6月份大幅增加,按年同比增长达50.5%,高于2003年创下的40%纪录,对其他的全球主要工业活动指标产生相关影响。对工业商品价格而言,特别是对2003年中国在全球总消耗量增长中占25%—30%的金属价格来说影响重大。自7月中旬以来,商务日报的金属指数表现持平,虽下跌1%,但仍比2003年前半年的基本水平高出约50%。同样,受中国增长周期影响重大的全球船运业务是仍然相对稳定的另一个行业。虽然波罗的海干货指数(Baltic Dry Index)在2-6月间显著回落,7月大幅上扬,但该指标的最新指数仍相当于2003年初两倍的水平。

  他说,中国蓬勃的生产力已成为全球经济供应方的主要动力源头。目前,这股强大的动力仍然完好无损,商品价格和船运活跃程度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当中国的工业活动更果断地开始放缓时,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十分巨大。”

  紧缩措施将会继续

  根据各种公开言论,罗奇判断,中国政府不会过早宣布宏观调控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假如中国在行政主导的减速政策上有所退缩,金融和投资泡沫将肯定会导致悲剧收场。

  对于仍然过热的中国经济而言,目前是处于顺势下滑的关键时刻,仍存在的显著风险就是世界金融市场对中国可能“硬着陆”的估值。从近期H股的交易表现看,年初至现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H股表现比2004年1月份新高低出19%,便是对这种可能性的暗示,世界似乎总是认为中国正徘徊在“硬着陆”的边沿。

  罗奇认为,这是将问题夸大了。这次宏观调控是中国在最近的10年间第四次面对的宏观调整,正如头3次的最终实现“软着陆”那样,预期这一次的结果会相差无多。

  “我的结论是,白热化的中国经济才刚刚开始向较为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过渡。基于这一结论可以推断,世界还没有感觉到中国减速带来的任何严重影响。我认为,这些影响仍然很可能发生。但我们无需过分夸大这个过渡带来的影响。中国在过去25年取得的成就非同一般,是植根于对改革的坚定不移和日益精明的宏观经济管理团队。现在,中国正处于迈向繁荣的漫长道路上的另一个岔口。”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