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以市场化体制改革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10:34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杨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等日前提出,从本轮宏观调控的对象和效果以及发展趋势看,下一步应当重点进行市场化的体制改革,特别是针对导致此次宏观经济过热的体制性缺陷进行重点改革,从而巩固现有的宏观调控成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巴曙松、钟伟、赵晓在《上海证券报》发表的长文中表示,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0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表明,前一阶段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效果。之所以如此快捷地取得显著成效,行政型的调控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下一阶段如果始终依赖行政型调控措施,那么,不仅会形成对行政管制措施的依赖和对市场的扭曲,而且可能会在行政管制措施退出时形成新的过热因素。

  文章认为,本轮宏观经济的起伏波动,是一年来的政策效应,而非这两个月的立竿见影。调控的主线是“管住土地、管紧信贷”,以这两个管住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防止经济大起之后有可能大落的隐忧,使得经济运行在可持续的轨道上。

  文章指出,既然上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是避免“一刀切”的综合调控,那么就调控政策本身就应视政策效果进行适当微调。考虑到上半年GDP增速已经回落到9.7%,以CPI(消费价格指数)表示的通货膨胀仅仅为3.6%,文章建议,下一轮综合调控应通过市场化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减少政府对于行政措施的依赖:一、启动市场化的土地制度改革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二、认清投资过热行业的特征,推动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三、对资源短缺问题应当有市场化的战略眼光,不能主要依赖行政管制;四、主要依赖市场化的调控手段,避免激烈的行政措施,警惕经济“大落”和随之而来的滞胀威胁;五、从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着手,探寻理顺中央不同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关系的可能途径。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