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篇通讯驳斥少数西方国家人民币升值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24日 07:32 新闻晨报 | ||
晨报讯 本月初,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时重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斯诺离华后,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减弱。但近日又有个别国家再次指责中国的汇率制度。 昨日,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负责的大国郑重的承诺----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通信》,再次明确强调:中国在汇率问题上历来是既独立自主,又高度负责。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 同时文章还以雄辩的事实驳斥了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观点和理由,指出西方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和复苏乏力与人民币汇率并无必然联系。而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最近撰文认为,西方国家逼迫人民币升值表明他们不愿意为自身经济存在的问题承担责任,而是将中国当作当前西方经济复苏乏力的替罪羊。 西方观点一:低汇率使中国持续"双顺差" 中国理由 从1995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多数年份都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但形成这一状况原因复杂,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没有必然联系。目前中国平均工资只有美国、日本的3%左右,低工资造成中国产品成本低、价格低,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带动了出口增长,导致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而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较多,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较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下,发达国家加快了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因此,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重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西方观点二:中国低估人民币促进出口 中国理由 这一说法更是不符合事实。现阶段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国际需求、国内需求等,而不是汇率。1998年以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同比下降66.5%,而经济增长仍高达8.2%,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内需型经济增长特点。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出口市场。有测算表明,2002年中国外贸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量的5%,但对全球进口增长贡献达到17%。 西方观点三:中国经济发展威胁美国就业 中国理由 这种说法也缺乏客观依据。首先是中美贸易差额规模有所高估。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高达1030亿美元。而中国海关统计,当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只有427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2.4倍。这主要是美国商务部在统计美中贸易规模上一直实行双重标准,即把香港从中国大陆进口、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计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而把美国出口至香港、香港再出口至中国大陆的美国产品不计入中国从美国的进口,由此导致高估中国对美国出口,低估中国从美国的进口。 另一方面,美国限制部分产品对华出口加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美国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采取种种措施限制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设备,导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缓慢。反过来说,即使中国劳动力工资由于人民币升值而提高一倍,仍然不到美国劳动力工资的5%,因此,美国生产同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照样没有竞争优势。而限制或禁止从中国进口产品,美国消费者将增加支出。世界银行测算,如果美国不从中国进口每年需多支付15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