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孙丽霞
近期,美国经济学家罗夫斯基(Rawski)发表文章称,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百分之七至八的高速增长存在很大的统计误差,中国官方高估了这个数值,真实水平应在百分之三至四左右。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司司长许宪春今天就此事接受了本社记者专访。他引述了世界银行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雷(LawrenceKlein)的观点进行了解释,二者都对中国GDP增长率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基本准确。
据悉,去年中国在统计工作执法检查过程中,共发现拒报、瞒报、虚报统计数据事件六万多起。许宪春说,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角度考虑,这毕竟还是少数,不能因此将中国的数据看得一塌糊涂。
许宪春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搞准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都是不容易的。中国经济体制正向市场经济转换,中国的统计体系也正在向适应新经济体制转换。
“中国GDP统计体系从建立开始只有十七年,统计基础还不是很完善。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不可能没有误差,但是这种误差也决不会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大,我们已经尽可能地使之接近现实。”许宪春肯定地说。
对于地方上报的统计数字存在不实的情况,许宪春认为,不能把某些地方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都归结到国家数据上。他说,国家统计局在最终数据确定的时候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并没有照搬地方上报地数据。
许宪春向记者介绍说,为提高数据统计质量,国家统计局一直不断调整核算方法,规范资料来源。九十年代以来,统计局开始组织人员直接去基层收集数据,在粮食、棉花产量、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价格调查等领域实行抽样统计,摒弃了传统依靠行政报表看数据的情况;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行企业上报,国家直接汇总,避免一些中间环节的干预;并对统计方法进行了改进,扩大了统计调查范围。
谈到国家统计局今后将如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许宪春说,国家统计局去年十月开始对传统的工业增加值不变价的计算方法进行试点改革,改为国际上通行的价格指数缩减的方法,预计今年可以正式推行。因为工业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这将对GDP数据统计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国家统计局还将逐步扩大直接汇总、抽样调查的领域。
单纯统计方法的改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许宪春恳切的呼吁,中国GDP数据正在接受国内、国际各方的检验,统计工作者一定要有责任感,要尽可能把数据搞准。
最后,许宪春对中国未来中长期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预期,他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将在二00五年超过法国,二00六年超过英国,但在本世纪内还赶不上美国。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