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信息中心日前相继发表研究预测报告,这些权威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国内研究机构在报告中一致看好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走势。
对于今年中国GDP的增长率,相对于国内这两家研究机构7.4%--7.5%的预测值来说,国际经济组织的预测反而显得谨慎乐观。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为7.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测 为7.0%,比其2001年秋季报告的预测值调高了0.2个百分点。
对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
(1)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
亚洲开发银行:2002年--2003年中国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预计增长9%—10%。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1.8%,社会消费实际增长11%。
(2)贸易顺差减少
际货币基金组织:2002年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为负数,因为中国加入WTO带动进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因全球经济可能复苏而拉动的出口增长速度。
亚洲开发银行:2002年如果全球经济复苏,预计将促进中国的出口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增长6%、10%。由于加入世贸组织使得进口增长快于出口,贸易顺差将会逐渐下降,不过外资的流入还会弥补经常账户的顺差减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随着世界经济逐步恢复增长,预计中国2002年进口和出口速度将比上年有所上升,分别为10.2%和8.6%,进口仍快于出口,顺差将会继续减少,但对外贸易总格局仍将会有一定数量的顺差。
国家信息中心:受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进口将会加快,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增速将不稳定。
(3)物价水平保持在低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的压力已经重现。
亚洲开发银行:2002年—2003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仍保持在适宜的区间1%—1.5%。但与此同时,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稳健的经济增长也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年相比,2002年物价走势略有回升,但通货紧缩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缓解。预计2002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变动率将分别为—0.4%和1%。
(4)财政支出增长加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前中国的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仍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但未来几年政府用于支持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支出将会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亚洲开发银行:2002年--2003年中国财政赤字预计占GDP总额的2.8%—3%左右。政府财政支出将被用于减少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西部地区发展、消除贫困、环境治理和人力资源开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仍将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虽然二者增长速度的差距有所减小,但财政赤字的数额将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速度预计分别为17.1%和17.7%。
国家信息中心:从第二季度起,随着企业利润降幅缩小和进口量增加,财政收入增长将会逐步回升。
经济增长制约因素的分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能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关键取决于正在进行的结构改革,以及能否保持财政的可持续性。加入WTO是中国另一个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给农业、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改革增加了压力。尽管全球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实际上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即复苏的速度和增长的深度仍然不确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投资占GDP的比率明显攀升,消费下降,投资与消费比例保持适度平衡的问题不可忽视;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三是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四是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滞后。
国家信息中心:目前我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加大。
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建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伴随金融机构的改革,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改革重要目标的实现,将不得不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财政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要保持财政的可持续性,应当进一步减少财政赤字,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新的不良贷款流入金融系统,提高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运营效率,以便控制并减小国债规模。
亚洲开发银行:若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不能达到预期,中国政府应加强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几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增强了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是也加重了财政负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一步趋于严重,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也在降低。在2002年及以后的几年中,财政政策应有所调整,并应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以便更好发挥货币政策调控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应适度放松货币供应量,采取较为灵活的政策措施,以缓解通货紧缩趋势的压力。(赵军利)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